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494281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1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

2、和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水乳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

3、情感变化的过程!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2本课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文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比

4、较容易理解。针对这些特点,我在教学思路设计上主要把重点放在和学生一起积累四字词组和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这两方面。下面就教学中的败笔谈几点感受。一、虽然抛开细节,想突破重点,但是却在指导中不能很好地深入,有蜻蜓点水之嫌。尤其是在对学生自主学习后同学生一起体验课文人物的言行举止所反映的内心活动时,只做笼统的朗读指导,采用齐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限制了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机会。二、虽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效果差强人意。在解决“我为什么要放弃买木雕?”这个问题时,我是在提出自读要求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可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大多学生更倾向于自我学习,不擅交流。但好在学生

5、基本上还能初步理解“我为什么放弃买木雕”。总得来说,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虽然我们能接受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也尽可能地适时地运用到教学中,但主要还是自身学习不够,教学能力不强。有待努力钻研,逐步提升。27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反思3本课词语非常丰富,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我主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

6、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理解时我不是不让学生记词语注释,也不是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而是引导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3)运用词语。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本课的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

7、?”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我在指导前,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按照教学进度,本来还不到这篇课文,但恰值国内发生特大灾情四川里氏8.0级的大地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谁也始料未及。对于这样大的灾难,国人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场景:那一幕幕抗震救灾,万众一心的画面;那一个个感人至深,互助团结的事例;那一张张充满疲惫却又坚持不懈的脸无不让人热泪盈眶。而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5年前的阿尔及利亚,那时中国救援队派出30名救援队员,赶赴受灾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8、进行救援工作。课文中展示的地震后的悲惨情景,充满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了让学生对于自己国内发生的灾情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感受,我就将这篇课文提上来,与之同时,举国上下正进行哀悼活动,以表达对灾区逝者的悲痛,对生者的祈祷祝愿。走入课堂时,我的心有些沉重,当课文中的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人民受灾后的惨状,队员救援时的细致认真,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但却见到让人颇为痛心的状况:有的孩子嬉皮笑脸,居然象谈论一件有趣的新闻一样情绪兴奋:还有的孩子对此却知之甚少,显得那样木然。我既有些失望,对于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又有些不解:是孩子们年龄太小,缺乏一定的认识,感受不到这种伤痛;还是孩子们不懂得灾难是什么,对于连日来的媒体

9、报道所知太少。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孩子们就像是在倾听一则遥远的故事,那份淡漠让人有些锥心的痛,也许,该停下几节课,让学生们看看哪些实实在自的报道画面,听听那微弱的生命跳动声,他们才会有更真切的感受,也远比茫然的捐助有意义多。由心的感动才付诸行动的捐助,如果仅仅是一种任务式的捐助,孩子们又能有什么心灵上的收获呢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今天,我教学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课,当时我的设计是这样的:这几天我们都在关注着汶川大地震,全国各地都派出了好多救援队员参与到救援中,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派出了国际救援队,台湾、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都参与到这次汶川的抗震救灾中,其中有

10、很多感人的故事,这种超越语言、跨越国际的爱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以此来引出课题。当时很紧张,感觉到自己有点语无伦次。还好,不一会我就慢慢的镇定下来,接着说到,中国国际救援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再用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随后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自领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风采。当学生读课文时,有个别学生没有预习好,结果,耽误了很长时间,我当时也很急躁,在这里,充分说明了预习落实得很不到位,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个醒。学生在找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时,基本能找到,并能把自

11、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部分学生说的还是不错,当也有很多地方没有提到,经我的点拨,也都对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棒有所了解,感悟也很到位。这一句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我渗透的比较多,从这句话中,更能看出救援队员的不怕困难、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所以我让学生对这句话做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让学生说说,除了这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再通过看图片,再次领略救援队员的风采,学生对这些救援队员也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是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呀,中国国际救援队不顾旅途的辛劳,在余震还在不断继续的危险

12、时刻,在救援任务困难重重面前,立即投入了救援。在救援过程中,表现出了救援队员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以他们顽强的、执着的精神救助着一条条生命,即使这里不属于自己的救助范围,他们也毫无怨言的投入到救援中,就出了被困三天的孩子。(看图片)所以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送别的时侯,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通过欣赏图片,更加深了学生对救援队员的敬意。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

13、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然后结合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救援队以他们顽强的毅力、高超的救援技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的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在这次救灾中一些感人的画面吧!看过视频,每个孩子心情都非常沉重,我想此时此刻学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让学生把这些画面深深的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回去用自己的笔,把对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的真诚的祝愿记录下来,作为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虽然设计得很好,但由于自己经验少,又紧张,还是问题多多,还需要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我知道,前面的路很难走,困难也很多,但我会坚定地走下去了。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

14、棒! 教学反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表现中非两国友好的文章。因为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时给了他们帮助。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说从他们速度很快中体会出来,有的人说在那样危险,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救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知道。我让他们想象当时可能会发生怎么样的事,当时的环境可能有恶劣。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但在理解技术高超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由于也快下课,我并没有让学生多说。所以感觉这点上做的不够到位。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 “读读背背”中的八个字组成的成语,由于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成语的含义,所以总是背不熟。习作有很多的同学所写的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力丰富。但是仍有许多学生,不能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还有的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文,故事交待的不清楚。错别字较多是普遍现象,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故事写得单调乏味。今后要多训练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积累好词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