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8520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延安的新闻事业 (一)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闻事业从初期的小型报发展到大型报,从单一的报刊扩大到拥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兼备的粗具规模的新闻事业,成为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它们宣传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加强延安原有的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工作。懈放周刊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西安、上海。武汉等地一度设有分销处,翻印发行。1941年8月停刊,共出134期。新中华

2、报1937年9月由抗战开始时的油印改为铅印出版,并由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从1939年到1940年,延安报刊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新中华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仍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这改变了当时延安没有党中央机关报的状况,加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力量。该报一周年时,毛泽东为它写了纪念文章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指明坚持团结、抗战、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针就是该报的政治方向。新中华报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高潮中,它和新华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八路军军政杂志(月刊),1939年1月15日创刊,八路军总政治部出

3、版。毛泽东写发刊词,指出它出版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抗战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材料”。1942年3月停刊,共出39期。中国青年(半月刊),1939年4月16日创刊,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主办。毛泽东的论文五四运动和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发表在该刊的第2、3期上。1941年3月停刊,共出3卷。中国妇女(月刊),1939年6月1日创刊,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为它的出版题了词。1941年3月停刊,共出2卷10期。共产党人(月刊),1939年10月20日创刊,中共中央出版的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写了 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

4、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对中共18年来革命经验的系统总结。1941年8月停刊,共出19期。中国工人(月刊),1940年2月7日创刊,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为它写了 中国工人)发刊词,提出办好一个报纸,“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要“多载些生动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希望它“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1941年3月停刊,共出13期。中国文化(月刊),1940年2月15日创刊,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毛泽东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重要论著新民主主义论。其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

5、和号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想,这可以算作中国文化出版的态度。”这是办好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该刊1941年8月停刊,共出15期,第3卷2、3期合刊为终刊号。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刊,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1941年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初为4开2版石印旬刊,后改为4开4版铅印周报。读者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是群众欢迎的通俗小报。新华通讯社出版有刊载新闻电讯稿的参考消息性小报今日新闻。边区政府教育厅出版有推广拉丁化文字的新

6、文字报。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有前线周刊、红星杂志,等等。(二)解放日报的创办和新华通讯社的发展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这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的报纸。解放日报是在民族斗争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创刊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人了极端困难的时期,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了侵华的大部分兵力,对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另一方面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高潮,用大量兵力包围、进攻、八路军,封锁陕甘宁边区。由此,导致延安经济困难,物资短缺。皖南事变后,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

7、区出版的新华日报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迫害,宣传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抗日根据地,有的宣传竟反中共中央的政策与指示,对党的政治、军事斗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严重复杂的形势下,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的宣传力量,加强对各抗日根据地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调整新闻宣传工作,以便更有力地进行政治宣传斗争,并更有力地指导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建设工作。当时,中共中央的新中华报是周出两期的4开小型报,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 解放日报的通知,对创办 解放日报,改进新华社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台,都作了指示和安排

8、。强调今后“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各地应注意接收延安的广播”。为了集中力量办好解放日报,在它创刊前后,中国青年、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文化。共产党人、懈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等都先后停办。解放日报创刊初期,日出对开2版,同年9月第124期起扩充为日出对开4版。报社社址设在延安城东,延河之滨的清凉山上。清凉山是当时中共中央新闻出版机关的集中住地。除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外,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科、中央出版发行部和中央印刷厂等都在这里。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以后是廖承志,历任总编辑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许多优秀的新闻文化工作者参加过它的工作。毛泽

9、东为解放日报题写报头和撰写发刊词。发刊词宣告:“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 毛泽东经常指导解放日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审改重要的社论、新闻和文章。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为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作出了重大成绩。特别是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改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丰富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报的工作人员和延安其他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一样,都在延安这个革命的圣地里锻炼成长,他们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大大发扬了

10、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华通讯社独立发展。抗战开始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中共中央宣言、声明。决议、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评论都经新华社传播。当时各抗日根据地被敌人封锁,中共中央方针政策的及时传播,各根据地情况的交流在极大程度上要靠新华社。1938年起,新华社逐渐在几个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分社,但仍与地方党报一体。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新华社脱离新中华报成立独立的编辑部,与新中华报一样,共同接受中央党报委员会的领导,同时,新华社内部机构也作了较大的充实,设立了编辑科、通讯科、译电科、油印科、广播科。从此新华社开始了独立发展的阶段。1941年5月,党中央发出关于统一各根据地

11、内对外宣传的指示后,各地方报纸附设的通讯社都改为新华社的某地分社,接受新华社总社的直接领导。1944年8月成立了英文广播部。9月1日,对外播发了英文电讯稿。这是新华社对外广播的开始,到1945年,新华社每天发稿从抗战初期的三四千字逐步增加到近万字;工作人员由抗战开始的20多人,发展到仅总社就有110多人;在各抗日根据地组建有9个总分社,40多个分社,成为统一的独立的通讯社。这样既增强了中央宣传力量,也加强了党对整个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当

12、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延安时,带回一部共产国际援助的广播发射机。随即中共中央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负责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5月,周恩来去重庆后,由朱德主持筹建。中央军委三局(通讯局)抽调一批无线电技术人员组成九分队,负责安装电台。那部发射机是拆卸装箱,经火车、飞机、汽车才运到延安的。长途转运颠簸,受到损坏,经多次改装。调试,才使它适合广播电台使用,实际发射功率约300瓦。当时,延安没有发电厂,便把破汽车上的引擎改装成发动机,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没有汽油,就利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代替。没有钢材,就用几根木头连接成十几米高的“木塔”,

13、代替“铁塔”来架设发射天线。广播电台的台址,设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在半山腰中开凿出两孔石窑洞作为发射机房和动力间,播音室设在河对岸村子的土窑洞内,只有一张木桌、一个话筒、一本字典、一台老旧的手摇唱机。门上墙上钉着延安生产的灰色羊毛毡,用来隔音。当时,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即口语广播的部分,广播稿由新华社的广播科提供。最初每天晚上播音一次,1941年4月以后,每天又增加了两次,每次一小时。广播内容主要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国内外新闻、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1941年12月3日开办以侵华日军为主要对象的日语广播节目,由一位日本女同志每星期五用日语广播一次,

14、这是延安台创办外语广播节目的开始。也有简单的文艺节目,一般是播音员自己在话筒前演唱抗日的、革命的歌曲或吹口琴。延安台艰苦创业的历程是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共中央对延安台广播十分关心和重视,多次指示各根据地党组织按时收听。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中提出:“各地应经常接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应不惜代价设立之。” 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电台广播工作的指示中强调:“电台广播是各抗日根据地前对外宣传最有力的武器。” 同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又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强调了在中国交通工具困难的情况下发展广播事业的重要意义。延安新华广播电

15、台不仅加强了中央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而且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封锁。1941年新华日报在报道皖南事变真相上受到国民党的刁难和阻拦时,刚刚建起的延安广播电台及时播出毛泽东写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及有关报道,在全国人民面前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反人民的行径。延安台广播,使国民党当局非常惊恐,1941年3月至7月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曾密令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等监测延安台播音,要求“每日指定专员收听,逐日具报”,并且布置河南广播电台“就近干扰”,甚至利用特务侦察台址,企图破坏。国统区听众来信,称赞延安台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由于环境艰苦,无线电器来源困难,延安台设备时出故障,断续坚持两年多后,1943年春天,因电子管损毁停止广播。直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才恢复播音。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3年版,第 54页。 1985年,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在这里成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批抗日、进步报刊。1938年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要在敌前和敌后创办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