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47607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伟胜博士20090805下午讲座——班级建设教材(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李伟胜 liweisheng 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 建设“民主型班级”的 教育理念 和 方法系统 提 纲 一、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教育理念:怎么思考 ? (一)5层工作境界 (二)3条立论依据 二、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方法系统:怎么行动 ? (一)3项基本策略 (二)3条主要措施 (三)系列常见技法 附录: 1.班级系列活动:怎么设计? 2.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整体思路:怎么策划? 一、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教育理念 (一)5层工作境界 1、面对班级的第一天:常规工作项目 2、超越琐碎的事务工作:区分领域、选择 重点 (1)班主任工作领域的区分 (2)班主任工作重点的选

2、择 3、班级教育境界的区分 第一层:维持班级生活秩序 (规规矩 矩) 第二层:形成好的集体学习氛围 (相互督 促) 第三层:使班级产生凝聚力 (乐于奉 献) 第四层: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 (做事能干) 第五层: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 (做人高尚) 场景判断这可能出现在哪些情形中? 课间操的时候,L老师没有象往常那样站到 乙班队伍旁边监督,她选择了一个较远的角落 ,恰好能观察到学生队伍,又不易被学生看见 。结果令L有些失望。值日的班干在散开的广播 操队伍还没有完全集中整队、宣布今天的出操 情况时就宣布了解散。当学生们象密密麻麻四 散的小麻雀一样奔回教室时 L已经候在门前的走廊上。她首先叫住了

3、那个值日班干。“怎么还没集中完就解散?你 以为我没看见是吗?今天我就是想看看你们的 自觉性。你平常都不错,但是老师不在的时候 应该跟老师在的时候一个样呀?”做错事的班 干低着头不答话。有其他的学生走到L后边时冲 那个班干吐了吐舌头。“以后要注意了。你先 回去把某某叫来。”班干终于获了大赦,答应 着急急地跑回教室。 资料来源:耿涓涓(1999):教师个人教育信条:一位初中语文女教师的 个案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场景判断 这可能出现在哪些情形中? 从班级工作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学生个体 成长的需要出发),老师们不仅要求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和班级活动中配合教师、俨然教师才是班 级的

4、主人,而且通过确立和培养班干部训练出一 套得心应手的助手班子。 于是,有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长期担 任“领导”、成为“年轻的老干部”,而有的则 “一世为民”。作为“群众”的学生,很少有机 会参与班级活动的计划和组织,主要是听从老师 和班干部的安排在指令性、行政性的小组(而非 自主活动小组)中扮演预定的角色。 我是一个女孩,本来我不善于和同学打交道 。可是,到高年级后,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一 直都积极地协助老师管班上的纪律,老师也很肯 定。后来在同学们选举班干部时,我得票最多, 老师就让我当了班长。 我管纪律特别严,只要谁做了违纪的事,我 就把这些人的名字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就批评他 们。那时

5、我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可是到头来我却 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敌人。 后来重新分班,我又一次当班干部,就不再 管班上的工作了,我不想再一次受伤。直到现在 同学们和我的关系还是不好。您说我该怎么办? 资料来源:马老师信箱:当班长怎么成了同学的敌人, 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5日第6版。 一次主题班会 教师的说明 同学们选定了“寻找雷锋的足迹”这一题目 作为主题班会的内容,目的是想通过对雷锋事迹的 追忆,再次去更明确地了解雷锋,认识他对本职工 作的热爱、严谨的工作态度,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 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学生通过对比、查摆,找 出自身的不足,从而能提高认识,以雷锋精神来作 为学生们行动的指南。 从班会

6、题目的选定,到整个班会过程的构思 ,包括主持人的发言内容,都是由班委会和中队委 的同学们自己动手准备的。我放手让学生们去做, 是想让学生有他们自己发挥能力、表达情感和参与 欲望的机会。 一次主题班会 主持人的讲稿 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又为什么要来学习雷 锋精神呢?这是一个我们青少年必须明白的问题,也是一个全 社会关注的问题。 “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雷锋活动,我知道了这样 做是很不对的,今后我一定会努力改正,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 样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几位同学发言)稿子旁边已注上几位同学的名字。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这次“寻找雷锋的足迹 ”主题班会,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刻苦学习、严守

7、纪律的 精神,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正。 资料来源:实录于某校在2002年3月初一年级的一次班会课。 场景判断可能出现在哪些情形中? 点题活动验收法 一般都在学生没有准备和班主任 不得参与指导的情况下,由评估人员 随意出题,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按题 目组织活动。 例如,有一次在某小学二年级出 了一个题目“拿到压岁钱以后”。 40分钟后,一台围绕着主题包括朗诵 、三句半、讲故事、舞蹈等等的班会 活动便拿出来表演了。 调查报告(1) 在班级生活的设计方面: 程式化地执行上级安排和由班主任个 人决定班级生活内容和方式,在班主任的 管理决策方法中仍较为普遍。 在调查中,超过半数的班主任没有研 究过

8、班级内部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93%的班主任不结合本班实际、而只是根 据长官意志安排制订班级发展目标,92% 的班主任很少或从不进行家访。 调查报告(2) 在班级教育方法方面: 批评教育乃至惩罚被视为显性效果最 明显的教育方法,为多数班主任所采用, 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 但其负面影响被忽视,一些本属心理 方面的问题被升格为道德问题,导致师生 关系疏远、学校功能萎缩。 调查报告(3) 在班级活动的实施方面: 322名被调查的学生(占提交有效问卷学生 的100%)没有一人参与过制订班务计划或总结 工作, 67%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说过或见到过计划 或总结, 58%的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这项工作没有

9、 必要让学生参与。 42%的学生只能说出教师关心学生的一两 件具体事例,而28%的学生竟连一件也说不出 。 4、我们的选择: 建设“民主型班 级” 不仅是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更是班级文化,尤 其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 有待创建的“民主型班级” (1)班级目标 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充分敞现自己的精神 世界,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交往中,创造 一个互相欣赏并共同开拓精神世界、提高生 命质量的精神家园, 使之成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 。 班级建设的新目标 不应满足于维持秩序(这是正常开展教育活 动的起码条件), 不应满足于形成集体学习氛围(这只是学生 在校所

10、获教育的一个方面), 不应满足于形成团结精神和统一意志(尽管 必要的团结是班级具有凝聚力的标志), 也不应满足于形式上的民主、即共同参与和 平等交往的形式(尽管形式上的民主曾标志着一 种重大进步), 而应该追求让每一位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尽 可能被充分地关注,使他能在这个复杂变化的世 界中掌握他自己的命运,并在主动参与创建更合 理的集体的过程中最有利地发展他自己的潜力。 (2)班级情形:“民主型班级” 班级级 形态态 发发展目 标标 师师生关系学生发发展 民主 型 班级级 班级级成 为为提升个 体生命质质 量的集体 发现发现 者 敞现现者 促成者 参与者 点拨拨者 探索者 个体形成主动动 发发展

11、的动动力和能 力,在民主参与集 体生活的过过程中提 升生命意义义 (3)民主型班级的教育思路: 敞现、交流、辨析、提升 将学生真实的生活内容作为教育资源, 用来提升学生个体和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 实例:学生有早恋倾向? 一位班主任的反思: 在病床上听说:X女生喜欢X男生 很敏感地发现:问题与机遇 试探性地敞现:真的吗?为什么喜欢? 投入式地交流:这样好的男孩,谁不喜欢? 引导中的辨析:好男孩、好女孩的标准 进一步的提升:争做新时代的俊男淑女 案例:早恋美丽的错误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危害,学会理智地对 待感情问题,把拒绝早恋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成 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2

12、.让学生领悟早恋不是错在“恋”上,而是错 在“早”上。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敢于明确地拒 绝,并学会把爱慕化为纯沽的友谊;帮助学生增强贵 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 (作者:张志贤。班主任2009年第2期。 ) 案例:早恋美丽的错误主题班会 ( 播放梁祝MTV导人,为班会创设一个良 好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进人预期的心理状态并揭示 主题,为下面的主题活动做好铺垫。 ) 第一部分 品经典,感悟爱的崇高与美好 第二部分 拒早恋,思辨中了解其危害 第三部分 细思量,理智地对待自己及他人的 感情 第四部分 明技巧,珍藏爱的幸福与美好 (作者:张志贤。班主任2009年第2期。 ) 可以思考的问题 学生

13、生命发展的关键领域有哪些? 学科学习,班级生活 实例:班级建设提升学生发展质量 起 点:教师抱怨,学生调皮 (行为规范问题不少) 第一年:改变精神面貌、活动方式 (行为规范明显好转) 第二年:思想活跃,成绩开始提升 (日常行为追求更高品位) 第三年: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挑战教 师极限 成绩显著高于相同起点的平行班 (自觉承担发展责任) 见 该班6个学期的基本描述 (1)培养自信,建立规范,试图走出迷茫 ; (2)民主管理,开展活动,关注精神生活 ; (3)内化规范,激发动力,关注精神品位 ; (4)主动交往,小组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 (5)教师合作,聚焦学习,提高学科成绩 ; (6)调整心态

14、,完善方法,提升发展境界 。 见 多层境界的关系:一种理解 5 4 3 2 1 多层境界的关系:另一种理解 5 1 4 5 3 2 1 3 2 1 4 1、当代青少年的发展需要 信息敏感,探索多方面时尚 压力虽多,乐观面对未来 主见独特,要求平等交往 重视自我,强调个性 一、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3条立论依据 其中,随着学生一天天长大 (1)思维与个性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独立性增强 ;个性发展渐趋稳定 (2)认识水平 由于思维水平、知识水平的提高, 逐步学会比较客观地、深刻地认识世界,有了 一定的原则性、批判性 (3)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判性都有所增强, 初步形成了一

15、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意识逐步 清晰,学生更强调反思能力、元认知能力。 (4)需要与动机 尊重的需要(他们需要人们对他们的理解 ,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更多自由,更多信赖, 让他们能自信、独立地步入人生); 创造的需要(他们不再只满足于模仿他人 ,而是有了创造的需要,他们热情、好奇地探索,利 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当代学生需要的发展方式(理想的状态) (1)突出强调个体主动性,包括对学习方法的 主动反思、对知识结构的主动整理 (2)以清晰的自我意识、较高的元认知为基础 ,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聚焦到两点:动力、能力 2、学校教育的新价值 成为社会更新性再生系统, 而不满足于复制、延续人类文明成果 一、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3条立论依据 3、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呼唤主动发展、清醒地掌握 自己命运的人 个体获得更多自由, 也通过更丰富的联系融入社会 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