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845985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稳态与环境 第28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必修3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 1(2010安徽)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 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 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 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 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 果如表(单位:个):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 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C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种丰富度、 种群

2、密度的判断和比较。甲、乙两类群 丰富度大小的判断依据是物种数的多少 ,甲类群有7个物种,乙类群有9个物种 ,即乙类群丰富度大,A、D错;某物种 的种群密度是3个样本的平均数,物种4 是乙类群的种群密度大,物种7是甲类群 的种群密度大,C正确。 2(2010海南)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 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由上表 中的信息可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

3、演替。 3.(2009江苏)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 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 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 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 (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 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 述,正确的有(多选)( ) 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 物 种 数 个 体 总 数 物 种 数 个 体 总 数 物 种 数 个 体 总 数 物 种 数 个 体 总 数 物 种 数 个 体 总 数 裸露 泥 滩 518114212110214 米草 群 落 31229001100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 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

4、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 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 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 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 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数为6种,所 以A选项正确;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和 招潮蟹外,其他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 泥滩高。所以B错;只要是常规底泥 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 ,所以C错;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 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 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 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D正确 。 一、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内,占据一定空间 . 的相互之间有 . 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

5、是由一定的 . 种群组成 生物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 直接或间接联 系 动物、植物 和微生物 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 现象。植 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 的分布 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 同层次的食物和 不同 遮光苔藓 透光灌木、草本层 森林 上层乔木、雀鸟 中层灌木、煤山雀、黄腰柳莺 下层草本层、雉鸡 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 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森林 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分层 光 环境 定义:随着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 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二、生物群落的演替 初生

6、演替 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 物生长但已被 的地方上 发生的生物演替 过程:裸岩阶段地衣、苔藓阶段 . 灌木阶段 . 次生演替 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 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 础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时间另一个群 落 彻底消灭 草 本植物阶段 森林阶段 定义:指在原有植物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 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 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 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 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

7、农田 引起次生 演替的外 界因素 次生演替 土壤 条件种 子 一、群落结构 群落是一个有机的、有规律的系统 ,它具一定结构。其空间结构明显地表现在 垂直分层上,称为垂直结构:森林群落分为 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各种动物 也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森 林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在镶嵌性上,即组成 群落的植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和斑块 性。一般来说,群落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 类也越丰富。 群落结构亦随时间而改变。夏天 ,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林木茂盛,动物 种类和数量也多;冬季,树叶脱落, 草被枯黄,某些鸟迁飞,一些动物则 冬眠,这就是群落时间结构的表现。 物种多样性结构在不同群落中也有差

8、 异:热带雨林中物种十分丰富,没有 明显的优势种。北方针叶林中冷杉和 云杉等占优势,动物种类相对贫乏。 二、种间关系的比较 1.生物种间关系的比较分析 关系 名 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互利 共 生 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数 量上两种生 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 化 地衣内 的真 菌和 单细 胞藻 类; 大豆 与根 瘤菌 关系 名 称 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寄生无 对宿主有害 ,对寄生 生物有利 。如果分 开,则寄 生生物难 以单独生 存,而宿 主会生活 得更好 蛔虫与 人; 菟丝 子与 大豆 ;噬 菌体 与被 侵染 的细 菌 A寄生物 B

9、宿主 关系 名 称 数量坐标 图 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的“ 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 存能力不同, 如图a;生 存能力相近, 则如图b一般 生态需求越接 近的不同物种 间竞争越激烈 牛与羊 ;农 作物 与杂 草; 大草 履虫 与小 核草 履虫 关系 名 称 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捕食 一种生物以 另一种生 物为食, 数量上呈 现出“先 增加者先 减少,后 增加者后 减少”的 不同步性 变化 羊和草 ;狼 与兔 ;青 蛙与 昆虫 2.捕食与竞争的鉴别 捕食与竞争关系曲线比较容易混 淆,分析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一个关键 问题:看结局捕食不会使二者中 的任何一方

10、灭绝,而竞争可以将弱者 淘汰。 三、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 替。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基本观点:演替 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 、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 是能预见的或可预测的;演替是生物和 环境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 可逆变化;任何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 阶段时,就形成与当地气候、土壤、生物 等条件相适应和协调的群落,此时为生态 演替的最终阶段。 2.原因: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 身不断进行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群 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种内和种间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的干扰。 3.过程可人

11、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 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创造有利 条件。 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 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生存竞争过程中共存 下来的物种,在资源利用上达到相对平衡。 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进入协调 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 杂、层次多。 演替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概念 指先前没有生态系 统的一些地区发 生的一系列变化 指生态系统在 遭受破坏后 发生的一系 列变化 4.类型: (1)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 件。 (2)两种类型的比较表 演替

12、 类 型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实例 在火山喷发后 的地面上只有 火山灰和岩石 ;最早出现 的生物是地衣 和苔藓;各 种草类在薄薄 的土壤中扎根 生长;最后 ,树木幼苗和 灌木开始发芽 生长 如砍伐森林改做农田,当 农田荒废后,森林又会慢 慢恢复。2年后,野花野 草长满了整片田野;5年 后,松树幼苗和其他树木 在田野里开始生长;30 年后松树已经成林;100 年后松树、橡树、山核桃 树等混合林在这片田野里 茁壮成长 演替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区别 初生演替的进展速度极其缓慢; 次生演替所发生的地区先前已 经有生态系统存在,进展速度 较快 四、植物群落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 一般对次生演替的描述,都是采

13、用从 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地开始的 水生演替。这是因为岩面和水底代表了两类 生境的极端类型,一个极干,一个却为水生 环境。在这两类生境上分别开始的群落演替 ,其各自早期阶段的群落中,植物生活型组 成几乎到处都是非常近似的。因此可以把它 们作为两种模式来加以描述。 1.旱生演替系列:一块光秃的岩 石表面,对于植物的生长来说,生境 是非常严酷的。没有土壤,而且极为 干燥,温度的变化幅度也极大。 (1)最先在岩面出现的是地衣植物 群落。在这个演替阶段中,依顺序出 现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 衣。它们凭借所分泌的有机酸以腐蚀 岩面。其残体也参加到土壤的聚集和 水分的涵蓄中去。岩面的生境开始改

14、变。 (2)苔藓植物群落阶段。在上一阶段 地衣植物聚集的少量土壤上,能耐干旱 的苔藓植物开始生长,形成群落。它们 具有丛生性,成片密集生长,聚集土壤 的能力更强。土壤、水分条件进一步改 善。 (3)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在土壤稍多 的情况下,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如蕨 类和一年生短命植物相继出现,代替苔 藓植物群落。接着是多年草本植物定居 和形成群落。到了这个阶段,原有岩面 的环境已经大大改变:土壤增厚,有了 遮阴,减少了蒸发,调节了温度、湿度 变化,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小动物的活 动也增加,生境再也不那么严酷了。于 是创造了木本植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在 森林分布的地区,演替继续向前进行。 (4)木本植

15、物群落阶段。在木本植物群 落中,首先是一些喜光的阳性灌木出现, 以后形成灌木群落。继而,乔木树种生长 形成森林。林下的荫蔽环境,使其他耐阴 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得以定居,原有 的阳性灌木逐渐从森林下消失。 在这个演替系列中,地衣和苔藓植物 群落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 阶段,演替的速度相对最快。而后,木本 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这是由 于木本植物生长时期较长所致。 2.水生演替:从湖泊开始的初生 演替又称为水生演替,其过程为:自 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 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 物阶段。整个水生演替系列实际上是 湖沼填平的过程,通常是按从湖沼周 围向湖沼的中心顺序发生的。 五、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过程 人类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影响并加以控制,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