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45806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2:新文化运动(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基础闯关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 【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故选C。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A陈独秀 B胡适 C梁启超 D鲁迅 【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

2、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故选C。3.在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先进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建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两个最重要的阵地是()中外纪闻 清华大学 新青年 北京大学A B C D 【答案】C【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鲁迅同时参与运动的还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故选C。4.“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民丛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答案】C【解析】据“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其主要阵地是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

4、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故选C。5.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专制复活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答案】B【解析】据材料“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可知,李大钊认为孔

5、子的儒家学说是封建专制的保护伞,与自由格格不入,表达了他反对专制复活的观点。故选B。6.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背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思想界出现尊孔复古的逆流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鸿章,张骞等A背景 B开始标志 C阵地 D代表人物【答案】D【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代表人物“陈独秀,李鸿章,

6、张骞等”。故选D。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意义7.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份,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篇小说()A作者是陈独秀 B是新文学的典范 C是长篇文言小说 D发表在民报上 【答案】B【解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故选B。8.新文化运动期间写成的,深

7、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的新文学作品是()A文学改良刍议 B新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革命论【答案】C【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的新文学作品。故选C。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是新青年 B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等 C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是全面客观的 【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D说法错误。

8、故选D。10.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后来这两位先生才将西方从黑暗中救出来。”这里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A民主、法治 B法治、科学 C民主、科学 D文化、民主 【答案】C【解析】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后来这两位先生才将西方从黑暗中救出来。”这里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故选C。

9、11.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君主立宪 B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民主共和 C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自强求富 D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民主与科学 【答案】D【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故选D。12.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10、()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开始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正确,故A符合题意;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3.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11、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当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答案】C【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来,新青年迁到北京,主要撰稿人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那时候,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1917年,

12、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选项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1.在新文化运动前,胡适宣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因此,新文化运动主张()A改造国民性 B传播马

13、克思主义 C推广白话文 D全盘照搬西方 【答案】A【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百事不如人”,以胡适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他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猛烈进攻尊孔复古的逆流。故选A。2.“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材料中的“他们”包括()A洪秀全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D【解析】根据

14、所学可知,“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故选D。3.胡适去世后,蒋介石给胡适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称胡适为“新思想的师表”主要是因为是()A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以新的文学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C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宣传新文化 D主张文学革命,积极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答案】D【解析】胡适去世后,蒋介石给胡适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称胡适为“新思想的师表”主要是因为是主张文学革命,积极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