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ll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455775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ll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建筑力学-ll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建筑力学-ll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建筑力学-ll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建筑力学-ll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ll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ll教材(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师:肖梅玲 建筑力学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力学建筑工程专业 ,工程管理 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 它包含理论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 料力学和结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通过过本课课程的学习习,培养学生具有 初步对对工程问题问题 的简简化能力,一定的分 析与计计算能力,是学习习有关后继课继课 程和 从事专业专业 技术术工作的基础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 练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应用;(1,2章 ) 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刚度和稳稳定性 问题问题 的分析和计计算; (39章) 掌握平面杆件结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计算 方法;(1016章) 二建筑力学任

2、务务 (1)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 (2)承受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和构 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 结结构和构件 1) 建筑结构 承受荷载起骨架作用 分类 :杆件、薄壁、实体结构 2)平面杆件:梁、拱、刚架、桁架、组合 结构 2、刚体和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定义:是在任何情况下大小和形状不 变的物体。 目的: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可以使研究问题大为简化。 对于工程结构中的固体构件都可视为 刚体 2、刚体 定义:是在任何情况下大小和形状不 变的物体。 目的: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可以使研究问题大为简化。 对于工程结构中的固体构件都可视为 刚体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变形固体

3、及其基本假设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 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 均匀性假设 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 连续性假设 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假设 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杆件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将发生不同的变形。 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弯曲变形 扭转变形 剪切变形 变形的基本形式 变形:指构件的形状、尺寸的改变或构件内各点相对位置的改变。 弹性变形:构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撤除时随之消失的 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构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撤除时不随之

4、消失 而残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杆 块 板 壳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弹性变形:构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撤除时随之消失的 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构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撤除时不随之消失 而残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受力特点:外力或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轴向拉伸与压缩 变形特点:杆件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PP PP 轴向拉伸 轴向压缩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受力特点:外力垂直于杆轴线,或一对力偶

5、。 弯曲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弯成曲线。 弯曲变形 MM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受力特点: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距很近、垂直于轴线。 剪切 变形特点:横截面发生相对错动变形。 剪切变形 F F F F 变形固体基本概念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杆件变形 受力特点:外力偶在横截面内作用。 扭转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绕轴线作相对的转动。 扭转变形 MM 5 5 荷荷 载载 的的 概概 念念 集集 中中 荷荷 载载 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 分分 布布 荷荷 载载 桥面板作用在钢梁的力桥面板作用在钢梁的力 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同学多作练习。 2

6、、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重点复习。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学习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及工程管理专业 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堂只能讲解重 点内容,并布置一些重点习题。同学 们应在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 作较多习题,才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 知识。 希望同学们应 以学习教材为主, 作简单简单 笔记记,在学习习理论论、概念的同 时时,一定要作相当数量的习题习题 ,通过 手算的方法和技巧来掌握力学的概念 以及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参考书: 王平:工程力学 刘鸿文:材料力学 朱慈勉:结构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确定力的必要因素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作用点 1、力: 力的效应 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

7、应 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力的表示法 力是一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 记号来表示,如图。 F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1N= 1公斤米/秒2 (kg m/s2 )。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2、力系与平衡 1)力系 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 内的力系。 否则为空间力系。 共点力系各力均作用于同一点的力系 。 力 偶作用线平行、指向相反而大小 相等的两个力。 力 偶 系若干个力偶组成的力系。 2)平衡 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平衡力系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 基本概念 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8、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的一个力。 12 静力学公理 A 公理一 (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F1 F2 R 矢量表达式:R= F1+F2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二 (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必须也只须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 同一直线作用。 公理三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可以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 或去掉几个互成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 刚体

9、的作用。 12 静力学公理 推论一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 体的作用 = F A F2 F1 F A B F1 A B 12 静力学公理 推论二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 作用线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 这个点。 F1 F3 R1 F2 A = 证明: A3 F1 F2 F3 A3 A A2 A1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 ,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这 两个物体上。 12 静力学公理

10、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自由体: 2、非自由体: 3、约束: 4、约束反力: 5、主动力: 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不可能产生某方向的位移的物体。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 位移的条件。 约束力以外的力。 基本概念: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自由体: 2、非自由体: 3、约束: 4、约束反力: 5、主动力: 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不可能产生某方向的位移的物体。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 位移的条件。 约束力以外的力。 基本概念: 1、绳索、链条或胶带约束(拉力) 2、理想光滑接触面约束

11、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实例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A B N A B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Ny Nx (1) 固定铰链支座: N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用光滑圆柱铰链将物体与固定的支承物上,称为固定 铰支座。因此,固定铰支座约束与圆柱铰链约束一样,区 别只是其中一个物体是否固定。 固定铰支座 约束力:通过销 钉中心,方向未 知,用F表示。 A A 固定铰支座 (物A固定) 圆柱铰链( 物A不固定) 固定铰支座 FAy FAx FA A A 计算简图 A A A A A

12、受力图 A (2) 活动铰链支座: N N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在固定铰支座的底部安装几个辊轴(圆柱形滚轮), 支承于支承面上,这种约束称为可动铰支座,又称为活动 铰支座。 可动铰支座 约束力:垂直于 支承面,指向待 定,用F表示 只能限制物体在 垂直于支承面方 向的运动 可动铰 支 座 固定铰 支 座 可动铰支座 FA 计算简图 A A 受力图 A A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实例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4、光滑球铰链约束: A B N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A B NA NB A C B

13、 5、双铰链刚杆约束: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C B 两端用光滑圆柱铰链(即铰)与物体相连且中间不受 力的直杆,称为链杆。 链杆约束 只能限制物体沿链杆 中心线趋向或离开链 杆的运动 约束力:沿链杆中心线 ,箭头指向或背离物体 ,用F表示。 A C B F 链杆约束 FC FB AB F FAy FAx FB 链杆是二力 杆,即链杆 受压(压杆)或 受拉(拉杆) 问题1:AB杆是不是链杆?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6、插入端约束: 固定端支座 A B FAy F F AxAx mA A B 1.4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14、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即研究对象)受到的全部主动 力和约束反力。 分离体:分离体:就是解除所有约束后得到的物体,又称为隔离体 或脱离体。 受力图:受力图:在分离体上画出其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1.4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体操运动员做十字支撑 1.4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选择研究对象 取分离体 画受力图 画受力图的步骤 1.4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注意点 u分析约束的类型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约束力。 u既不要漏力,也不要多画力。 u不同的力,应当用不同的字母标注,不能用相同的字

15、母 表示两个不同的力。 u当出现二力平衡、三力平衡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 ,应符合二力平衡公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或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公理,并在受力图上正确画出。 u要正确判断二力杆。 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画受力图的方法与步骤: 1、取分离体(研究对象) 2、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主动力(使物体产生 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 3、在存在约束的地方,按约束类型逐一画出约束 反力(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的连接关系) A P NF TE C G B E P A F D 解: (1) 物体B 受两个力作用: (2) 球A 受三个力作用: (3) 作用于滑轮C 的力: C NG TG TG 14 受力分析和受力 图 TD Q B 例题1-4-1 在图示的平面系统中,匀质球A重为P,借本身重量 和摩擦不计的理想滑轮C 和柔绳维持在仰角是 的光滑斜面上, 绳的一端挂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