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城奇峰绽放如莲

千****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0KB
约14页
文档ID:118454141
古城奇峰绽放如莲_第1页
1/14

古城奇峰 绽放如莲五莲峰  漫将五老说仙踪,  涌地莲花结嶂重;  翠拔千寻排玉笋,  浓添几朵簇芙蓉;  云连靉靆蓬莱顶,  香满苕荛太华峰;  一片岚光青未了,  何须微雨洗山容  一路秘境  从昭通市区向县城方向出发,可先在茂林的永安湿地观看高原精灵黑颈鹤;再走进彝乡伍寨,感受彝家的豪放洒脱;然后登五莲奇峰,领略古县城的人文风情;到码口观世界之最的码口溶洞群,听山高吓死你,谷深惊死你,溶洞美死你,姑娘迷死你仅是这歌谣就能留住你的脚步这里还是月琴的故乡,千把梧桐月琴、万根良丝妙弦,倾听古朴乡音;马楠的云海,草地羊群,一个不染世尘的神秘世界;黄华的僰人悬棺神秘莫测,剿匪七勇士跳云岚嘴的故事堪比“狼牙山五壮士”;再到永善县城观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二、中国第三的溪洛渡电站……  一路走来,皆是美景奇观、人间仙境坐落在古县城的五莲峰,随季节不同景致各异,被誉为永善八景之首 通讯员 吴禄兵 摄莲峰老街虽然老去,但韵味不减莲峰小学内的城隍庙是莲峰老县城仅存的庙宇寺庙主建筑内的精美壁画已模糊不清  莲峰,现在是昭通市永善县的一个小镇,曾经,市区到县城的主干道从这里通过,公路边的车站一度热闹非凡自2007年,主干道改从大关县方向后,这里便成了偏僻之地,喧嚣和她曾经的古县城身份一起,渐行渐远……  乾隆初年,莲峰曾是铜运要道与沿江大道的联姻之地,雍正八年(1730年),县城从黄华米贴改建莲峰,有东、南、西、北四门,纵横近三里;  道光十六年(1836年),莲峰书院传来琅琅书声,遗憾咸丰年间毁于兵火;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数十万,沿金沙江进入永善,攻占副官村。

同年冬月进驻莲峰县城,长达两个月次年正月离开时,竟一把火烧毁了县城传说石达开的爱妾死在莲峰,埋在五莲峰山下  莲峰老街静谧悠长,滑亮的石板街,两旁不规整的老木房一间紧挨一间,虽已古旧,但仍彰显着往日的繁华、古朴典雅的气息站在这里,思绪轻挥,老街互相掩映的旗幡招牌,鳞次栉比的酒家客栈,恍若穿越历史置于眼前……  2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的遗迹已为数不多,只有被誉为永善八景之首的五莲奇峰静静地在这个小镇屹立千年  主峰似五朵莲花初绽  莲峰镇位处昭通市和永善县中段,距昭通市107公里,距永善县97公里在2007年之前,从市区到县城的主干道从这里经过,车站就在公路边, 那时,公路两边的饭馆、商铺生意火爆,特别让乘客青睐的是路边小摊上的洋芋连渣落,莲峰洋芋因个大味好而小有名气,路边一个火炉放上大锅,煮上一锅削了皮的洋芋,一个个煮得开花裂绽,打一碗连渣落泡上洋芋,再放点自制的豆瓣酱,这个风味小吃让路过的乘客都要慕名来上一碗,路边的洋芋小摊成为车站一景2007年以后,从市区到县城的主干道改从大关县经过,莲峰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只有少数几个乡镇的客车从这里经过热闹的路边小摊也消失不见  现在从市区和县城到达莲峰的交通工具大多都是面包车,公路虽是柏油路,但路面最窄的地方不到3米,加之都是绕山而行,有些险峻,不过一路景致可人, 云海、树林、草地、羊群,一路赏心悦目,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

  峰回路转看见莲峰小镇时,蜿蜒起伏的群山就出现在眼前其中从低到高的五峰并峙,从东南方远观,似五朵莲花初绽,从正面看,五峰中的三峰又酷似一只骆驼,堪称奇观这就是被誉为永善八景之首的五莲峰主峰,2003年5月被列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莲峰车站现在难见洋芋连渣落小摊,偶有几家冷清清的餐馆和小卖铺  从车站到五莲峰山脚下还有1.5公里,公路可以通到山脚,登山需要3小时左右,在海拔2561米的峰顶有天然水源古今文人官员游此吟诗作记,尤以“五峰排比插云中”、“荷花不裂四时风”著称据传杨慎流放云南时,也曾在此吟诗作赋  传说:玉带缠缚五莲峰  从不同的角度,五莲峰有不同的景观,四季景观也各有千秋,最为奇特的是,五莲峰的半山腰会现出一圈白色,远远看去,如一条玉带环绕于腰间,尤其在农历八九月份最为明显  五莲峰的气势有诗云:  海上奇称五指山,五台五笏尽灵岩;  分明大士怜尘劫,现出莲峰镇百蛮  民间有传说,因五莲峰气势雄伟,近邻四川认为这种气势会压住四川,故请法师做法法师抛出玉带缠绕住峰腰,震住了五莲峰的气势求得了四川的安宁  这玉带到底是怎样形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半山腰长了一种白色的草,也有人说是因为季节变换,刚好山腰中间的树叶颜色变成了白色,也有人说山腰的土质、树种不同……不管怎样,这种白色刚好一圈缠绕腰间,确实是一大奇观。

  米贴暴乱 县城迁址莲峰  200多年的古镇现在已经变了模样,砖瓦楼宇林立,已难觅古迹,仅存的几处遗址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埋首故纸堆,历史浮出尘面……  永善县城始建于清朝雍正六年(1727年)雍正五年,当时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乌蒙(今昭通),改隶云南,设昭通府六年二月又于米贴(今属黄华)设一知县、教谕、典史,分驻昭通镇标右营游击,抚驭乌西一带当时,米贴土目禄永忠死,其妻禄氏掌管辖地,这妇人对抗政府不愿意接受调整同年二月初一,鄂尔泰遣援剿左协副将郭寿域领兵300人往谕,初五到达米贴禄氏表面归服,暗地谋反,于二月十二夜半,率四川沙马、黄琅土司和吞 德昌土司、彝目毛脸乌基等聚集1000余人发动叛乱,寿域被害,兵三百仅一甘姓幸存奏报鄂尔泰,鄂尔泰大怒,派大将张耀祖、哈元生、卜万年率三路大军平之鄂尔泰上奏在米贴置县治,朝廷钦定县名“永善”(意为永远善良)雍正六年,米贴为最初的永善县城因县城米贴地势狭陷、易攻难守、屡遭兵患,于雍正八年迁于莲峰  定县府于莲峰在民间还有一种趣传:当时有三个选址,莲峰、米贴(现为黄华镇的一个村)、万和(现为莲峰镇下辖的一个村),选址之人用相同的器皿盛装了相同体积的泥土,用秤来称量,结果莲峰的泥土要重一些,故曰此地风水甚佳,县府选址自然就花落莲峰。

  老城墙 仅剩不足10米  迁县城于莲峰后,在知县杜思贤的部署下,开始筑城墙,最初筑建的是土城墙,无池,方圆二里六分,高一丈二尺,盖瓦,呈四方直角形,四 门设有炮楼,东门“日华”,西门“金川”,南门“崇礼”,北门“拱宸”内设知县署、教谕署、典史署、右营游击署,置咸宁仓、盈宁仓、安丰仓等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筑石城墙据民间流传,当时从距城5公里处的苗寨石场开凿青石筑城墙,当时用牛车拉石,累死了300多头牛,筑城规模可见一斑  后来城墙几经复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知县邵伦清捐款修建南北城楼,嘉庆十年(1806),知县吴进堂捐款复修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入城,离开时一把火烧掉了老城,民国初再度修葺,四城门改名为:东“莲峰”,南“迎熏”,西“挹爽”,北“承恩”  城墙遗址一直保留到上世纪50年代,遗憾的是,1958年时,城墙被拆了用于修建水库、公路,现在城墙仅剩下不足10米,围于一农户的菜园边,隐藏在一堆杂乱的大石头中  城隍庙 从庙宇到学堂  关于这段历史,已经87岁的老人殷恒畅还能清晰讲述,老人出身于书香之家,16岁考取西南师范学校初中部,22岁从该校中专部毕业,一直从事教学工作。

因中途受到磨难,同为教师的妻子病故后,他没再娶,一直寡居  拜访殷恒畅老人那天,正逢莲峰的赶集天,从砖房楼宇间穿过后右转到一个幽深的小巷,这里便是莲峰老街,集镇的喧嚣在这里戛然而止,两旁老房子屋檐上挂着一串串已经风干的玉米在一位老大娘的指引下,我叩响了一间低矮的房门,见到了殷恒畅老人,老人因腰扭伤还未痊愈,起坐有些不方便,但精神尚好,只是讲话时需要一字一句大声跟他说,他才能听得见他的讲述很流畅,记忆力也很惊人,至今他还记得城隍庙上的对联,老人慢慢念道:  上联:民风刁 盗风直 差风更横 便打难周 问有司从何下手  下联:国法穷 官法窘 民法无奈 刑法也谬 原吾皇大显神通  老人说,首任县长杜思贤很有才能,上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县城迁至莲峰后,他亲自督造城池,建学宫、坛庙、衙署,并亲自捐资造船,寻水手,到金沙江试探水性有史料记载,共试探3次,船只均被礁石撞坏杜思贤决心开通金沙江,力请鄂尔泰开通航道,致使兵米、京铜能够水运只可惜他只在任了4年,在任期间,他还大兴庙宇,莲峰城内建了文庙、武庙、城隍庙、财神庙、神龙庙等庙宇,现仅存城隍庙  城隍庙遗址在今莲峰小学内,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进入莲峰小学,球场边的数棵古杉高耸入云,最大的一棵需三个小朋友牵手才能围抱。

这些古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既是国家的航空标志,又是莲峰独特的景致  从球场边拾级而上,即可进入到城隍庙遗址,该建筑为瓦木结构据说,原来的城隍庙系两重两进,主体建筑两边为厢房,总体建筑框架像一个“日”字,但现在仅剩下部分主体建筑,虽然几经修葺,但难修岁月痕迹,上楼的脚步都不得不放轻,生怕一脚踏去,木板就会裂开内部房顶凹陷处刻有很多壁画,但已经模糊据看过的人说,壁画精美,上面的人物都栩栩如生  新中国成立后,因没有更恰当的地方,城隍庙一度成为戏楼,用来搞一些文艺活动  莲峰小学也有悠久的历史了,道光十六年(1836)在这里首创了五莲书院,可惜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首创了单级初、高等两级小学,成为莲峰小学的前身  这里有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在殷恒畅老人的记忆里,城隍庙的二楼曾经是他们的课堂,那时候,楼内的壁画、雕刻都还很清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二楼加上了窗户,门上了锁再不能随意进入  被毁的石狮 价值连城  据考证,县衙的位置在现在的镇派出所处,古老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现在已经被现代化建筑所替代在很多老莲峰人的记忆里,都忘不了县衙门前的那一对活灵活现的石狮子。

很多老人都称,石狮高2米左右,雕工精美,轮廓分明,惟妙惟肖小时候,他们还爬到石狮背上高高坐起,伸手摸石狮口中的宝珠,宝珠光滑圆润,可以转动,但不能取出传说建县之时,官府从外省请来了师徒二人,欲打造一对石狮置于县衙门前这师徒二人打造石狮时,还唱着歌谣,歌谣唱到结尾,两人工具一扔,惟妙惟肖的一对石狮就出现在眼前  一位老人说,这对石狮子后来被人以“破四旧”为由,毁在铁锤下我见过很多地方的石狮子,像这对这么工艺精湛的还很少见,如果保存到现在,不说无价之宝,至少也是价值连城啊!”  莲峰  位于昭通市永善县城南部,面积200余平方公里,位于昭永公路中点线上,距昭通市区107公里,距县城永善97公里莲峰城后五莲峰山峰兀立,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雍正八年(1730)至1951年3月为永善县城,故有“老永善”之称建县之初就兴建的城隍庙还静立在莲峰小学内,数棵百年古香杉苍翠挺拔,还是国家的航空标志境内生活着汉、回、苗、彝等民族,有清真寺三座,其中莲峰清真寺已有200多年历史,还有一座在2010年才新修的教堂,其规模在昭通范围内都屈指可数五莲峰山脚下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因解放永善剿匪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43师129团团参谋长曹瑜瑛同志及7位战士。

  夏天好避暑旧城故事多  去莲峰,建议夏天前往到处烈日炎炎之时,这里凉爽宜人,山清水秀登五莲奇峰需要3小时左右,海拔2561米峰顶还有水源,登山探幽时,可就地啜饮自然山泉曾有人在峰顶埋下一瓶竹叶青,5年后故地重游,挖出竹叶青,当宝贝一样带回家,请来亲朋好友品尝“奇峰老酒”  到此,不能不观莲峰小学内的城隍庙、古香杉,如果你“罪孽”太多,不妨也学习葛优,到这里很有盛名的三一圣堂忏悔,教堂周边景致优美,这个教堂的年轻传教员也很平和,相信他也能给你好几小时的忏悔时间  莲峰的传奇故事很多,五莲峰玉带传说、太平军放火烧城、剿匪激战……如果你恰逢能侃之人,还可以听上一场古今评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