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32516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拖延问题研究案例一、个案描述杨某,女,12岁,独生女,某校七年级学生。父母均是大学生。她的母亲是公司高管。她的奶奶是退休教师。2岁半时,她父亲外出创业,一去十年,每一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她与母亲、奶奶、爷爷共同生活。由于母亲工作较忙,早出晚归,爷爷奶奶照顾她的时间更多,对她比较溺爱。(一)拖延行为的主要表现1.日常生活自理行为的拖延,几乎是每天早晨要妈妈把他从被窝里拽起来,然后就等着奶奶做好早餐,催促她匆匆吃完,还要送到车站才离开。2.学校学习生活行为的拖延。不管是写课堂作业还是平时单元测试,她的动作都比较慢。比如,课堂练习的时候,别人上台做完练习了,她也许连题都没有抄完。在

2、家里学习时,她常常玩笔、画画,甚至发呆,也不愿意抓紧时间动手写作业。每晚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通常在3个小时左右。(二)拖延行为的程度从个案描述和老师反映的情况,首先可以看到个案的拖延行为是泛化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拖延行为。其次个案的拖延行为在程度上是比较重的。二、成因分析和评估(一)成因分析1.幼时不良成长环境年幼的时候,杨某动作缓慢不利索,母亲和奶奶很心急,常常是一遍一遍的催促,于是杨某就学会了等待,帮她完成任务。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她锻炼的机会,惰性因此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没有责任心。其二,随着她渐渐长大,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担任了管理任务,工作更加繁忙,把她更多的事情

3、托付给了奶奶,这更养成了个案拖延的习惯。其三,学业成绩一般,尽管一度比较努力,但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更严重的是父母都是大学生,奶奶是退休教师,对她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生活上养成的拖延习惯,也自然影响到他学业的拖延。2.极度担心失败的非理性信念由于奶奶是教师,与她的老师也比较熟悉,她担心与害怕通常的结果是造成逃避行为。比如作业怕得不了A,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爷爷奶奶的唠叨,同学的嘲笑。十分担心自己失败,总有一些非理性信念困扰,像“我很不行,我不太可能顺利完成任务”、“我动作本来就比别人慢,我只能这样了”等等。3.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学业的自挫感以及非理性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个

4、案带来了很强的焦虑情绪,越觉得自己做不好,越是担心,越是担心,越是着急,越是焦虑,越是拖延。4.不善于时间管理杨某这孩子时间观念淡薄,时间管理意识薄弱,做事情缺乏紧迫感,计划性差,任你着急催促,依然我行我素。(二)评估个案是学业拖延与日常生活拖延同在的泛化性拖延行为。前者是个案面对学校学业等刺激所显现的拖延行为,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后者是每天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行为,没有强制时间限制。但两者是相关的,所谓的习惯成自然。三、干预策略策略1.强化时间观念首先是因为不正确的时间观念,而造成对没有完成计划中的任务会习以为常,如:明天是星期天,再做还来得及;还没有放学,完成作业还行;早晨闹钟还没有

5、响,上学不会迟到等等。对个案进行“一分种专项训练“:内容是难度不大的计算、背诵、写字等,让个案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成绩。每次完成了任务,就及时表扬“真不错”“又长大了”“进步很大哦”“很厉害”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个案反应:在简单训练的初始,表现出积极的回应,兴致也很高,但随后则锐减,学业上,生活上的表现也依然如故。我们的理解是效度不是低,而是需要策略完善与巩固,进一步了解个案。策略2,改变非理性观念在与个案中的学校教师,父母、爷爷、奶奶以及同伴的交流中,都能明显感受到有许多非理性观念在困扰着个案。如:问:你觉得你动作慢的原因会是什么?答:我快不起来。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6、感觉?答:他们都说我动作慢!问:谁?答:妈妈、奶奶、爷爷、同学这与当初的分析判断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个案主要是受哪些非理性观念影响?在随后的几次咨询中,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拖延的行为没有人会喜欢我,他们都不喜欢我;我没有妈妈、爸爸那么能干;我根本没有与同学一样的本事,没有能力,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其他人好,我成绩一直很差,也好不了在行为层面上,积极鼓励个案寻找替代信念:我感觉自己英语水平很差;我不可能迅速记住单词;我很难一下子完成数学难题,但我要是去做,我可以完成一部分。我老是完不成作业;我没有认真听课,作业有难度;我认真听也许就能很好完成,不看电视会完成得好些。我是想用心点,但感觉都做不好

7、;那次扩展题,我很用心,差点完成;我喜欢的题目我是能够做好的。个案反应:沟通之后她会发现,很多事情本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也没有那么糟糕,树立自信是那么重要。在信念替代训练中,我分明能感受到的向上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策略3,设立弹性要求长久的家庭经历,痕迹应该不可能很快抹去。给予一定的弹性要求,是必须与及时的,主要是在学科渗透中予以关注。适当增加男性教师与之交流。杨某由于父爱的长期缺失,母亲、奶奶等女性亲属的教育在其学习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恰当安排异性长者的教育引导,会令其感受到与往昔不一样的阳刚与果断。注重群体活动设计与关注。个案拖延的直接结果将导致群体的任务失败。因为反馈及时,促使个案没有办

8、法拖延。杨某自小在合唱队练习,参与集体项目的时候多。此时更多举行分小组竞赛表演、展示等活动,促使其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感受自己的作用。降低要求,给她机会。拖延的课堂表现常常是不睬你要求,我行我素。杨某偏爱语文与历史课,任课教师施于故意性表扬(其实不怎么样),给她机会,让她愿意展示自己,就是一个进步。个案反应:在这期间个案参与是积极主动与有效的,在老师家长那里,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与体悟。策略4,同伴的积极影响以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者则指出,在儿童人际关系网络中,同伴关系占重要位置,是决定性因素。因而发挥积极同伴影响,是有效改善个案拖延行为的途径之一。(1)班会主题引领,促进交流。

9、开展了如主题是:说说你“眼中的好朋友”班会。全班同学互相评价、互赠赞美,她从活动中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很欣然的接受。(2)寻找闪光点,同伴互助,促进发展。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同桌苏静文(平时的好朋友)帮助杨某制定“寻找闪光点“计划,制作了每日闪光表。杨某在集体中不知不觉进步,甚至有影响同伴的良好倾向。个案反应:发现其逐步融入集体,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多的要求,也从同伴的回应中感受到自己的自信与责任以及同伴的认可,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策略5,订立行为契约为了强化行为改变的效果,与个案订立了行为契约。在与个案及其家长的访谈中了解到,个案喜欢唱歌,因此,与家长商定选择一套个案喜欢的新歌碟作为强

10、化物。在与个案和家长商定后确定行为契约。为了增强其母亲对孩子加以更多的关注,与之也订立行为契约。每日要求其母完成与孩子的沟通、帮扶任务,完成任务则及时表扬。未完成则明确提出批评意见。身为知识分子的杨母,自尊心比较强,自然知道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在完成此行为契约时也坚持得比较好。个案反应:适合个案心理与年龄特点的强化物,在行为契约的辅导技术实施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上其母亲的紧密配合,个案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目标,知道需要实施的行为与立足点,并不断积累良好的正向经验。四效果分析为观察训练辅导对个案的持续性效果,研究者对个案训练辅导后二个月的拖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在辅导结束后两周,虽然发现个案拖拉行为有所回升,同时还发现个案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仍有较明显的拖延。但个案持续效能得到加强,巩固效果显著,学业成绩得到提高。五思考与讨论1.有的学生作业,生活很拖拉,那么他也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换个角度看,则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并产生积极的期望,收获意外。2.拖延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任性与拖拉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层面。3.表现得拖拉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隐藏有敌意说明父母对孩子的过多干涉,有待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