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24199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半定量分析方法信息分析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分析信息分析 查 先 进 4 半定量分析方法 4.1 德尔菲法 4.2 交叉影响分析法 4.3 层次分析法 4.4 内容分析法 4.1 德尔菲法 匿名性 反馈性 统计性 4.1.1 德尔菲法的特点 4.1.2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n成立预测领导小组 对预测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n明确预测目标 选择和规划预测课题,明确预测项 目 4.1.2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n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 专家的代表面应广泛 专家的权威程度要高 专家应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填写调查表 专家的范围应有所限制 专家的人数一般控制在15-50人 应事先约请专家不要向外透露参与征询调查这 件事,以免相互商量,答案雷同 4

2、.1.2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n编制调查表 目标手段调查表 由专家简要回答的调查表 由专家详细回答的调查表 n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总、统计分析与预测 第一轮调查 第二轮调查 第三轮调查 第四轮调查 n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 4.1.3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对方案相对重要性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算术平均值 满分频率 评价等级和 4.1.2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对方案相对重要性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反映专家意见的收敛情况,通常用变异系数来表示 1)计算全部专家对j方案评价的均方差 2)计算全部专家对j方案评价的标准差 4.1.2

3、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对方案相对重要性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3)计算全部专家对j方案评价的变异系数 专家积极性系数 4.1.2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预测结果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的确定 杨奇(E.Jantsch)总结出了中位数与上、下四分点之间近似的数学关 系。即如果设x是中位数时间与进行预测的时间之间的距离,则下四分点 位于进行预测的时间加2x/3处,上四分点位于进行预测的时间加5x/3处。 设t1t2tn-1tn,则中位数 下四分点 上四分点 4.1.2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对某方案在总体方案中所占最佳比重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

4、 与表达 这类预测结果一般为百分制形式。 可用直方图表示。直方图横坐标表示专家对该方案应占最佳 比重的评价值,横坐标分成若干个间距相等的区段;纵坐标表 示作出属于某一区段的最佳比重预测结果的专家数与参加预测 的专家总数的比值。 在计算专家数及其与参加预测的专家总数的比值时,如果要 考虑专家的权威程度,则应进行加权处理。 4.1.2 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n从若干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表达 这类预测结果也可用直方图来表示。 在计算选择某方案的专家与参与预测的专家总数的比值 时,如果要考虑专家的权威程度,亦应进行进行加权处理 。 4.1.4 派生的德尔菲法 n保持德尔菲法基本特

5、点的派生的德尔菲法 列出预测事件一览表 向专家提供背景材料 减少应答轮数 对预测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给出事件的多个可能实现时间的日期 4.1.4 派生的德尔菲法 n部分地改变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部分取消匿名性 部分取消反馈 4.2 交叉影响分析法 4.2.1 交叉影响分析法的概念 911、民航 非典、餐饮业、消毒业 高铁、民航、铁路、高速公路 大气污染、无污染燃料的研制 廉价的电力供应、海水淡化 居民货币收入、公共文化娱乐生活 所谓交叉影响分析法,就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 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 其他事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何种形式变化的一 种方法。 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

6、响关系通常分为有影 响和无影响。对于有影响,又可进一步分为正 影响(促进影响)和负影响(阻碍影响)。 4.2.2 交叉影响分析法的作用 n对历史事件进行验证 n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 n方案(技术、产品等)评价 4.3.3 交叉影响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程序 n确定影响关系 D1用煤炭代替石油; D2降低石油价格; D3控制空气和水源的质量标准。 交叉影响矩阵表 制定影响程度分档表 影响程度调查 影响程度汇总 4.2.3 交叉影响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程序 n评定影响的程度 影响程度分档表 影响程度调查表 影响程度汇总表 n计算影响值 n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 D1对D2、D3的影响值 D2对D1、D3的影响值

7、D3对D1、D2的影响值 4.3 层次分析法 简 称 A H P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4.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是否 通过 目 标 概念化 构造层次 结构模型 建立判 断矩阵 单层排序计 算相对权重 单层一致 性 检 验 是否 通过 总排序计算 合成权重 总判断一 致性检验 评 估 总结果 Y Y NN n 实施程序 n层次分析法的独特性 递阶层次结构 判断矩阵的构成 一致性检验 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 准 则 层 指 标 层 判断矩阵的构成 一般分析评估中判断矩阵的构成 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决策问题的主要困难在 于,这些因素复杂多样

8、,几乎找不到可以用以统一度量的尺 度,因而不易定量地量测。而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 行判断,当因素较多时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 。 萨蒂改进了传统的做法:一是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 较,而是两两相互对比;二是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 能地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准确度。 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充分利用人类善于进行分析比较的优 势,将各种因素之间的成对比较值作为判断矩阵的元素。显 然,这对分析目前尚无统一度量尺度的经济、科技、人的行 为以及科学管理等复杂问题显得直观明了。 其中,ak表示A层次中 的第k个因素,B1,B2 ,Bn表示与ak因素 有关的下一层次因素 ,

9、bij表示与ak因素有 关的下一层次因素i和 j 的两两对比值。bij 值由专家依据萨蒂专 门设计的19标度法 从表104中选取。 判断矩阵尺度及其含义 在萨蒂设计的19尺度法中,bij的取值范围是1,2,9及其 互反数。萨蒂这样做的理由是: 1)在进行定性成对比较时,人们头脑中通常有5种明显的等级。 2)心理学家认为,进行成对比较的因素太多,将超出人的判断 能力,最多大致在72范围。如以9个为限,用19尺度表示它 们之间的差别正合适。 3)萨蒂曾用13,15,117,(d0.1)(d 0.9)(d=1,2,3,4),1p9p(p=2,3,4,5)等共27种比 较尺度,对在不同距离处判断某光源

10、的亮度等实例构造成对比较 阵,并算出权向量。把这些权向量与按照光强定律等物理知识得 到的实际的权向量进行对比发现,19尺度不仅在较简单的尺度 中最好,而且结果并不劣于较复杂的尺度。 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构成具有独特性,任何一个专家 在对复杂系统按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成进行逐对判断 时,其结果原则上应满足式4-11。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在对 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差错,若 差错很小并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则可以考虑接受所得到的 结论;但是,如果差错太大,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则所得到 的结论不能被接受,专家的判断

11、是无效的。为了保证利用层 次分析法得到的结论基本合理,必须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 性分析判断进行严格的“是否一致”的定量检验。 一致性检验 计算最大特征根max的近似值 表示一致性偏差:CI=( max-n)/(n- 1) 查表求阶数为n的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 CR0.10 Y N 满意的一致性再调整判断矩阵元素 RI取值表 4.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n层次单排序 方根法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计算Mi的n次方根 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一致性检验 4.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n层次单排序 方根法

12、 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一致性检验 n层次总排序 4.4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对文献内容 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专门方法,其目的一般是弄清 或测度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 4.4.1 内容分析法及其特征 对大量样本进行特征识别的系统方法,具有 统计性。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大量样本进行特征识别 的系统方法。 内容分析法强调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4.1 内容分析法及其特征 n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n内容分析法局限 1)文献需具备两个条件:形式化原则,即能从文献中抽出

13、便于 可靠统计的、具有语义特征的分析单元;统计原则,即要有一 定数量的文献。 2)方法的背景是归纳法。即不可能超越和脱离所分析的文献。 不是一种发挥想象的开放式方法。 3)方法实施的工作量大,投入时间较长。特别是长期跟踪或大 范围扫描的内容分析工作,对人力和时间的要求更加突出,需 要计算机辅助分析。 确定目的 选择样本 定义分析单元 制定分析框架 频数统计 结论汇总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 内 容 分 析 步 骤 框 图 确定目的必须首先明确。 选择样本力求样本信息量大,有 连续性,便于统计分析并尽可能是分 析人员所熟悉的。 分析单元是内容的“指示器”。一般先依据目的确 定分析范畴,即确定符合目的

14、要求的最一般的关键性 概念。确定范畴时应避免两个极端:过大的范畴可能 使分析结果表面化和简单化;过细的范畴造成几乎重 复原文。范畴选择之后,再明确相对应的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不再细分析测度单位。对文字对象,词是 最小的分析单元。此外,意义独立的词组、简单句、 段和意群甚至独立的篇也可视作分析单元。在复杂的 内容分析中,可同时采用几种分析单元。 制定分析框架体现分析思路和保证系统性的 核心步骤。要求分析人员对问题本身和分析对象 二者都有深透的认识。其基本出发点是使分析单 元的测度结果能反映和说明实质性的问题。例如 ,用图书馆中通用的主题词表作词频分析有时意 义不大,原因在于通用的主题词表并不是

15、为分析 专门问题而设计的。 频数统计一种规范性的操作,包括计数 和数据处理,需要通过大数量的统计反映统 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在内容分析中,最常用 的是词频统计。 结论汇总在综合统计结果和定性分析的 基础上,得出某些结论性的看法,同时指出 所作的内容分析的适用范围或边界。 20世纪初,人们提出在一般性阅读文献获得理解之外,采用 半定量的统计方法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二战中,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等在进行战时军事情报研究 中,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 的报纸为分析对象,分析获取法西斯政权重要军政机密情报, 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实际效果。 n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选择前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和14个加 盟共和国的16位地方党的领导人为分析对象,通过从这些政界人 物在公开演说或著作中对领袖的称呼和提法中抽取指示词,借助 词频统计和分析来推测地方领导人对勃列日涅夫的支持程度。并 结合前苏联问题专家的意见,对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 进一步的判定。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