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23610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分类号 注一: 密级注二: U D C 注三: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 吕燕玲 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孔令伟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考古与博物馆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1-5-31 论文答辩日期 2011-6-8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2、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 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

3、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从金石图看石刻材料的保存、复制与传播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1 目目录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一 金石图出现之前后金石学研究概述 / 5 金石图谱著作的发展及研究概述/5 金石图的创新之举/7 1 传拓的发展及其优势/7 2金石图采用拓片形式的优点/9 二 牛运震、褚峻与金石图/11 金石图的诞生/11 牛运震/14 1 牛运震的相关研究/14 2 牛运震其人/1

4、5 3 牛运震在金石方面的作为/18 三 金石图/20 金石图的结构、内容/20 金石图所收碑帖研究/21 1 牛运震作说之碑帖分类/21 2 简说石刻文/26 3 石刻文的分类/27 4 牛运震补说碑帖分析/29 四 清代的缩刻摹图及其他/33 缩刻之法在清代的应用之缩刻砚石/33 相类图书之秦汉瓦当文字/35 金石图与金石索/37 总结/41 附录一 牛运震年谱/42 附录二 滋陽縣誌卷之八师儒之二十一牛运震/45 附录三 空山堂文集序/45 附录四 金石图序 聚学轩刘氏藏本/46 附录五 金石图序 乾隆八年 清刻本/46 附录六 牛运震序乾隆八年 清刻本/47 附录七 金石经眼録序,此欽

5、定四庫全書金石經眼録為癸亥補鈔乾隆四十九年/47 附录八 牛运震补说金石文字/48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2 摘要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了解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的金石图产生的时代背景、原 因,以及金石图本身的体例和它所产生的影响,去发现古人在摄影术未发明 之前是如何保存、复制和传播石刻材料。古人采用椎拓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再现石 刻材料的本来面貌,但是拓片的尺寸与原碑相同,要用于出版成书几乎不可能, 随着金石学的发展,从事金石学的学者和金石类的书籍越来越多,书籍出版的体 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摹图也成为著録金石的一种方式,但是什么方式能更好的 再现碑刻材料,拉近读者

6、与石刻的距离成为一个难题。而金石图首先采用微 缩拓片的方式,并佐以详尽的文字说明,在再现碑刻材料上前进了一大步。缩刻 的方式也逐渐碑后来人运用, 图文并茂的方式让金石类书籍更加形象的诠释了金 石类古器物。继金石图之后,类似的书籍不断出现,虽然在具体实施上与她 有很大差别。总之, 金石图开创了一个先例。 关键字: 牛运震 褚峻 传拓 金石图 缩刻 摹图 金石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3 Abstract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tudy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 of Jinshi Tu

7、(The pictures of Inscriptions) as well as its style and influence, to discover how the ancient people preserve, reproduce and disseminate stone materials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photography. The ancient rubbing way could be a very good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stone materials. However, because o

8、f the same size of rubbing and the original monument,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for the publ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pigraphy,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nd studies in epigraph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yle of book publishing had been changing. Copying from rubbings had become a new

9、way of cataloging inscriptions, but how to reproduce the inscriptions material better, to clos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stone inscriptions became a huge problem. Jinshi Tu was the first use of miniature rubbings accompanied by detailed captions, which was a big step forward in the r

10、eproduction of inscription materials. This miniature way was gradually used by posterity, the illustrated image books made the interpretation much more vivid. Following Jinshi Tu, the similar books continued to appear, although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was very different with it. In short, Jinshi T

11、u set a precedent. Keywords: Niu Yunzhen, Chu Jun, Jinshi Tu, miniature, rubbing, jinshi suo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4 前言前言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求的是知行合一,这是古人的一种求知的 模式,一是自我修养的一种途径。在博览群书之后亲历亲见,在追群前人足迹的 同时,先人的遗迹也散落于名山大川、之古迹庙宇间,让后人膜拜。例如涵括了 整个中国书法史的泰山石刻、曲阜孔庙里保存的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石刻等等, 这些只是存在于我国广袤厚土中无数碑刻石刻中的沧海一粟。 可以说就

12、是这些石 刻与其他的钟鼎等物承载了中华灿烂的文明, 维系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 千年以上,也渐渐延伸出了一门学问金石学。金石学是以中国夏、商、周以 来的所有古器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历代金石的名义、形式、制度、沿革以及该 器物上所刻的文字、图像的体例、作风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上自经史考订、 文章义例,下至艺术鉴赏之学,都是金石学的范畴。朱剑心先生的金石学中 就有解释,他认为金石学就是研究中国三代以来的古器物文字的一门学问。 由此 看来,金石学是一门博大的学问,其涉猎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它涵盖了古器物 的绝大部分。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5 金石图出现之金石图出现

13、之前前后后金石学研究概述金石学研究概述 金石图谱著作的发展及研究概述金石图谱著作的发展及研究概述 最初以宋代的刘原父、欧阳修为首的学者,对金石进行搜集考证,著录为 书, 使金石学以独立的面貌出现于世人面前。伺候陆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金石学 者如:吕大林、王黼、薛尚功、赵明诚、洪适、王象之等,在宋代出现了金石著 录得及盛时期。历经元明两朝的低谷,到了清代金石学重新焕发。随着搜集、整 理并研究金石学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金石的著作也越来越多。众多的研究著作 类型也各不相同,有存目类,如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 ;录文类,如宋代洪适 的隶释 ;图像类,如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 ;摹字类,如宋代薛尚功的钟 鼎款识

14、;纂自类,如宋代刘球的隶韵等等。也还有以地区未分类标准的, 如吴郡金石志 ,还有以自家收藏的为准的,如西清古鉴之类。以上各种 类型书籍的编辑都是对中国金石文化的整理与研究, 只是方式及切入角度有所不 同。 笔者个人认为图谱类的著述更能直观的再现古器物的面貌, 弥合读者与古器 物之间的鸿沟,图像的魅力正在于此。在宋代就有学者以摹图的的方式对金石研 究进行著述,比较具代表性的有吕大临考古图十卷,接着,王俅作了啸堂 集古录二卷,王黼作宣和博古图三十卷。这三部书都是摹画了器物的图像、 文饰,考释其文字,到清代被列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谱录类。可以说, 这三部书是金石类研究著作图文并存的最初阶段,随着金石学研究的发展,以图 入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并且加以变革。这三部著作都出自宋代,如果给中 国古代金石的发展做一个分期,那么宋代应该是金石学发达的时代。中国的金石 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周秦为金石发明之时代;两汉及南北朝为金石改制 之时代;唐为石刻极盛之时代;宋为金器复古时代即金石学发达时代;辽元金为 金石芜杂之时代;清至现代为金石发掘时间及金石学继盛时代。 清代确实是金石 学研究的盛时,单纯从金石学家的数量,就可见一斑,据民国陆和九中国金石 学正编中记载的各朝金石学家,笔者对其数量做了的大致的统计: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吕燕玲牛运震和他的金石图 6 朝代 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