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乐意做_第十名_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09755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0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乐意做_第十名_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乐意做_第十名_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乐意做_第十名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乐意做_第十名_(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乐意做“第十名” ?张千帆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 ) 我很惭愧, 从小学到高中, 我好像从来就没让我的老师、 父母因为我而 骄傲过。无论在我走过的哪个地方、 哪所学校, 也无论是在什么年段, 我的 成绩基本处在班级? 第十名?左右。可是, 我自己并不气馁, 因为我知道第 十名并不代表没有出息, 说不定将来还会有大出息。 早就听说教育上有个?第十名现象?。因为自己总是考个八九十来名, 所以就格外关注这个现象。到网上一考证得知, 这个? 第十名现象?是杭州 上城区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发现的。这位从教近 20年的老师, 有意识地对 1990年前后毕业的 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

2、多数当年被老 师、 家长引以为豪的尖子生, 长大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流于平庸, 有的甚至 力不从心, 真的应验了?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这句话。而不少在校时并不 起眼的学生, 甚至是调皮捣蛋的学生, 后来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绩。进 一步跟踪发现, 成年后? 成绩出众?并成长为? 栋梁型?人才的, 都是小学班 级里成绩处在前三名之后、 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其实, ? 第十名现象?的? 十?是个约数。宽泛地说, 应该指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实质就是一个中不溜求的群体, 说好不是很好, 说差也轮不上他 们, 我们姑且叫它? 第十名群体?吧。我观察过班级中的? 第十名群体?, 发 现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因为考试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受老师和父母的 关注、 期望不像尖子生那么多, 约束也没有后进生那么严, 所以普遍心理压 力较小, 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成绩不是最优秀, 但学习心态健康, 大都 比较活泼, 灵活, 有探索、 追求的欲望, 处理问题的思考理解力、 独立自主性 较强; 兴趣爱好广泛, 会合理地支配充裕的业余时间, 知识面宽, 后劲充足, 心理放松, 学得快活。 因为读高中, 所以我看了一些关于如何参加高考的资料。一份资料中 这样说: 影响高考的因素, 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 第二 位是考生考前的心理状态, 第三位是学习方法, 第四位是学习基础, 而备受 关注的记

4、忆力仅排在第 17位。这个研究结果说明, 心态好是首要的。? 第 十名群体?因为不处在风尖浪口, 也没有争什么第一、 第二的奢望, 所以学 得就比较轻松, 也不一定把注意力都放在成绩上, 知识面就会更广, 兴趣就 会更多, 基础就会更扎实。我想, 这样一种健康的心态, 正是奠定? 第十名 群体?日后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多元智能?的作者霍华德? 加德纳教授是哈佛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 他说人身上至少有 8种智能: 语言、 数理逻辑、 音乐、 视觉空间、 身体运动、 自省、 人际交流和自然观察等。他认为, 人能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 聪明才智。我想想, 这个美国人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有些人善于写

5、作, 有 些人擅长演奏, 有些人对数字特别敏感, 有些人在视觉艺术上有天分, 有些 人有体育潜能?但你想想, 这些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会不会总是弄个 第一、 第二呢? 人的潜能和特质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的数 学不错, 对物理和生物感兴趣, 经济学、 心理学也略通一二, 其他方面就只 能马马虎虎。这样一个结构和状态, 决定了我再 (下转第 162页 ) 让背诵积累成为课堂的主体环节 ?褚 琳 (山东省枣庄市舜耕中学 ) 站在讲台上,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他们的理解, 想援引一下史 实、 名句名篇时, 却忽然出不了口了, 那谁谁姓啥名啥呢? 那句怎么说的 呢? 提

6、笔想写些什么, 为了将心中那份美丽的感动传达出来, 我绞尽脑汁, 搜肠刮肚, 可为何话不听我的使唤呢? 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变了味呢? 真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怪只怪我背诵积累的东西太少了, 知道的倒不少, 可只存留些影像 而已。 没有平日里积累的坚实深厚, 怎会有运用时的得心应手? 语言能力的形成, ? 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的经验的一种模仿; 且基本是一 种?不求甚解? 的模范?。中国古代学习文章素来以强调? 背诵?为主。? 读 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胸藏万卷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 ? 熟读唐诗 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从士子经验到民间谚语 无不都强

7、调了诵读积累这一点。 纵观古今文学大家们, 哪个不是博览群书, 胸藏万卷? 司马迁、 杜甫、 苏轼、 顾炎武、 鲁迅、 巴金、 冰心? 而一些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以加强诵读的。据说白居易 在求学读书的时候, 诵读得口舌生疮, 苏东坡更把每天花两个时辰诵读?汉 书?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曹雪芹词汇量达 8000多个, 英国的剧作家莎 士比亚的词汇量竟达 12000多个, 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里的 200余篇古 文, 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以占有丰富的词汇量 为创作前提的。丰富的词汇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妙笔生花的可能。 由此, 我想到我们学生们的语文学习, 一个学期

8、就学那么一两本薄薄 的教科书还仅是停留在? 了解?的表层上。除此之外, 他们又阅读了什么? 而所学的教科书上的文章, 又有几个能熟练的背上几篇精美的现代文? 背 上几篇完整的古典名篇?尽管新教材精选又精选。 因此, 我强烈的感受到, 与其一节课一节课的赶着讲解赏析, 还不如一 节课一节课的检查学生的背诵。 按照我们目前的课改状况, 尽管我们的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已较课改 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生们不再一节课一节课地被动地接受 (那种结 果更苍白 ), 然而我们形式各样的? 操作?中, 留给学生自己背诵、 涵咏、 积 累、 内化的时间有多少? 课下是铺天盖地的各科演练, 学生又有多少时间 阅

9、读背诵积累? 因此, 我想我们能否把课堂的主体内容调节一下, 把背诵掌握、 提炼复 述当作主体, 而把理解赏析当作?穿插? 而不是之前那样做得相反。 因为没有扎实的? 背诵积累?, 理解赏析得再多, 那 ? 运用 ?也只是? 空 中楼阁?; 就像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 做了那么多选择题, 拥有着甚至超 过英语本土人的做题能力, 可是我们有几个会流利地说、 顺畅地写的呢? 反思一下我们有几个能背上百十篇经典英文的? 综上所述, 我们不妨将课堂的主体时间留给学生, 回归语言学科学习 的根本: 熟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 积累, 在积累的基础上创新运用。 166 肋骨运动模型的创新研究 ?孟庆

10、平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 ) 运动模型创新研究 一、 研究动机 在呼吸运动中, 由于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这一生 理过程, 在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 尤其是胸廓的横向扩大和缩小, 更是教学 的一大难点。 二、 研究过程 1 . 第一次制作 利用四根木板条、 铁钉、 松紧带等材料制作肋骨运动模型。进行演示, 使学生看到肋间外肌的收缩与舒张, 带动肋骨和胸骨移动, 使胸廓的前后 径扩大和缩小。 不足之处: 没有名称标注, 难以分清各部分; 拉动肋间外肌时, 中间收 缩两端舒张, 产生错觉; 没有肋间内肌; 遮挡较大。 2 . 改进过程 3 . 最终模型的制作过程 (图 4): ( 1

11、)背板制作, 选一块高 100cm、 宽 70cm 的铝塑板, 四围镶上铝合金 框, 在背面按好支架, 制成背板。 ( 2)肋间肌的制作。剪取两根白色松紧带, 长均为 50 cm; 用红色彩笔 在松紧带上每隔 9 cm画一条线段, 并注明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将塑料管 剪成 6 cm长的小段, 每隔 3cm缝在松紧带的背面; 在塑料管内穿上拉绳。 ( 3)胸廓制作。将白色线槽锯成 4根, 长度分别为 43cm(两根 )、 40cm (一根 )、 29c m (一根 ), 贴上名称; 沿每根线槽的中间缝隙分开, 按图中相交 部位各钻出一个小孔, 并将肋间肌的末端和拉绳的起点置于脊柱与肋骨、 脊柱

12、与胸骨的重合部位中间, 再用螺丝钉从孔中穿过拧紧固定好, 最后将 各线槽的另一面扣好。 ( 4)组装。用螺丝钉将胸廓的脊柱上下两端固定在背板的左侧, 在两 根肋骨与脊柱相交部位附近的背板上钻两个孔, 把拉绳从孔中穿过, 肋骨 运动模型即做好。 三、 使用验证 使用时, 先向学生介绍清楚各部分所代表人体的哪个结构。然后, 拉 动肋间外肌背面的拉绳, 肋间外肌上的红线间距变短, 肋间内肌上的红线 间距变长, 表示肋间外肌收缩, 肋间内肌舒张,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并带动 胸骨前移, 使胸廓前后径增大; 接着将拉绳的手松开, 观察到的现象正好与 上述相反。通过几轮教学, 这一模型很直观地反映出肋间肌

13、的收缩与舒张 引起胸廓横向大小的变化,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效 果好。 四、 创新点 肋间肌的正面有红线, 背面有短塑料管、 下拉绳, 演示时, 肋间肌均匀 的收缩, 整个模型完全展现给学生, 不被遮挡, 观察清晰, 效果很好。肋间 外肌和肋间内肌的收缩与舒张是同时交替进行的, 能够带动胸骨和肋骨同 时移动。 五、 应用前景 该教具制作简单, 材料易得, 携带和使用方便, 观察效果明显, 经久耐 用, 易保存, 同行和学生易于制作和使用。 (上接第 166页 )怎么努力, 考试总分也只能弄个? 第十名?左右。要强迫自 己挤进? 前几名?, 等于是拉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但我的想法

14、, 只要把感兴 趣的这几门课学好了, 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如果我要追求? 第一名?, 做个全才, 说不定就会葬身于这个美梦中。事实上, 天底下没有全才, 你也 不可能看到全才, 一个人如果能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 那就值得庆幸了。 像我这样, 日后能弄个数学家或者经济学家当当, 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一些学生学业优秀, 我不眼红; 一些学生成绩第一, 我不嫉妒。如果总 考第一、 第二, 却是个? 高分低能?才可悲呢! 据说日本的松下公司就有一 种很特别的择才标准: ?寻求 70分人才?。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 人 才的雇佣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 人才学业程度过高, 不见得一定有用。 对照一下, ? 第十名群体?其实就是? 70分人才 ?, 想去松下公司应聘应该不 成问题。 今天, 我写下这篇短文很快乐, 因为今天老师告诉我, 在上周的考试 中, 我又乐意地做了一次? 第十名?。 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