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7354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盘存储管理技术教程 1 教学提示:由于磁盘是计算机系统中文件的主要载体,因此本 章介绍的内容与文件管理章节中的内容密切相关,我们在学习 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两部分内容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了磁盘存储器的概念、驱动调度算法 及磁盘空间管理等内容。 2 7.1 磁盘存储器概述 磁盘存储器是最常用的一种辅助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 不需要立即使用的信息,一旦需要,再和主机成批交 换数据,它是主存储器的后备。磁盘存储器的最大特 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 磁盘存储器是将磁性材料涂敷在很薄的塑胶片或非磁性 金属物质表面而形成的。磁层的厚度为15m。该 磁层就是记录数据的介质,它是存储信

2、息的基础,通 过磁头将电脉冲表示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磁记录介质 上的不同剩磁状态来实现信息的写入。而介质上的磁 化单元信息又可通过磁头转换成电脉冲,以实现信息 的读出。磁盘分为软盘和硬盘两种。 3 磁盘的存储容量分为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两种。非格式化 容量取决于盘片本身磁介质所允许的记录密度,格式化容量取 决于操作系统如何为磁盘划分磁道和扇区。我们一般所说的存 储容量指的是格式化容量,它一般低于非格式化容量。 磁盘的非格式化容量为Cn=w3.14dmn,其中w为位密度,d为 最内圈直径(200mm),m为记录面数,n为每面磁道数。 磁盘格式化后的存储容量=ntsb,其中n为保存数据的总盘面

3、数,t为每面磁道数,s为每道的扇区数,b为每个扇区存储的字 节数。 7.1.1 软盘的组织结构 4 磁盘的存取时间(访问时间)=寻道时间 + 等待时间。 寻道时间为磁头移动到目标磁道所需的时间,我们 可以通过降低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来降低访问时间 ;等待时间(又称旋转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旋转 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磁盘的存取时间一般选用 磁道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作为平均等待时间。 磁盘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磁头找到地址后,单位时间 写入或读出的字节数(即 TB/T,TB为一个磁道上记 录的字节数,T为磁道每转一圈所需的时间)。 7.1.1 软盘的组织结构 5 7.1.2 硬盘 硬盘是将若干盘片叠

4、起来固定在一起,绕着同一个轴 旋转。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名为“温彻斯特 (Winchester)”的技术,“温彻斯特”技术的精髓是“ 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 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 盘片直接接触”。这就是现代硬盘的原型。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IBM 公司又相继研发了 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磁头和GMR(巨磁阻)磁 头,使得盘片的存储密度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了 整块硬盘容量的增大。 6 7.2 驱动调度算法 由于辅存设备都包含速度相对较慢的机械 设备,频繁地机械访问操作将会影响操作系 统的执行性能。就磁盘而言,

5、追求的就是有 较短的存取时间(访问时间)和较高的数据传输 速率,而磁盘调度是降低磁盘平均访问时间 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磁盘调度 ,是操作系统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下 面介绍几种驱动调度算法。 7 7.2.1 循环排序 对旋转型的外设,记录具有循环的特点。当某一请求序列来到 时,进行某种排序具有非常的意义。 【例】 有一磁盘转速为20ms/转,每一个磁道保存5个记录,如 果收到以下4个I/O请求,并且在一条到该设备的可用通路,请 分析请求序列为4321时,采用下列哪一些响应序列速度最快?( 假设定位时间为10ms,读出记录时间为5ms,且当前记录为3) (1) 4 3 2 1。 (2

6、) 1 2 3 4。 (3) 4 1 2 3。 实现这种算法需要一个位置测定装置,然后再安排合适的响应 序列,才能达到较快的速度。 8 7.2.2 优化分布 信息在存储空间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存取等待。 【例】 假设有10个逻辑记录A、B、C、D、J被存于旋 转型设备上,每道存放10个记录,如果经常顺序处理这些 记录,旋转速度为 20ms,处理程序读出每个记录后花 4ms 进行处理,试分析下列两种排序下处理完10个记录的总时 间。 (1) A B C D E F G H I J (2) A H E B I F C J G D 9 7.2.3 交替地址 把每一个记录重复记录在这台设备的多个区域,可

7、以显著减少存 取时间,这样读相同的数据记录,就有几个交替地址,这种方法 也被称为多重副本或折迭。 【例】 若每道有8个记录,旋转速度20ms,如果记录A存于1道 ,记录1,则存取记录A平均时间为半周,即10ms;如果记录A 的副本存于1道,记录1和1道,记录5,则存取记录A平均时间降 为5ms (存取时间拆半)。 这种技术要耗用较多的存储空间。适用于反复读取,不需修改的 数据。 10 7.2.4 搜索定序 对于磁盘设备,除了旋转位置外,还有搜查定位的问题。输 入输出请求需要3部分地址:柱面号、道号和记录号。 11 7.2.5 算法选择 在众多的磁盘调度算法中,要选择一个最适合系统的算法 相当困

8、难。先来先服务算法确实能够给予相当的公平性, 但却无法获得较佳的效果。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算是一 般且普遍的算法。双向扫描算法和单向扫描算法适合负载 较大的情况,但实际上在大多数的操作系统中并未被实现 ,因为需要硬件的支持。 此外,磁盘服务的要求也会受文件分配方式的影响。连续 分配将会产生许多邻近块的磁盘要求,而减少磁头的移动 ;而链表或索引结构,则可能会访问包含几个散布于磁盘 各处的块,这将会产生较多的磁头移动。由此可见,由于 涉及诸多因素,使得我们很难评估各种算法的优劣。 12 7.3 磁盘存储空间管理 为了实现能对外存空间的有效利用,并提高对文件的访问效率 ,需要系统对外存中的空闲块资源

9、妥善管理。在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利用磁盘来存放文件。因此本节就基于磁盘文件介绍几 种常用的磁盘空闲块管理技术:空闲空间表法、空闲块链接法 、成组链接法及位示图法。 13 7.3.1 空闲空间表法 2. 空闲块分配 在建立新文件时,要为它分配空间,为此,系统检索空闲空间 表,寻找合适的表项。如果对应空闲区的大小恰好等于所申请 值,就把该项从表中清除。如果该区大于所需数量,则把分配 后剩余的部分记录在表中。常用的分配算法有以下几种。 (1) 优先适应算法。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未分配表,找 到第一个能满足长度要求的空闲块为止。 (2) 最佳适应算法。从空闲区中挑选出一个能满足作业要求的 最小分区

10、。容易造成剩下空闲区太小以致无法使用。 (3) 最坏适应算法。总是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分割给作业使 用。这种做法能保证剩下的空闲区不至于太小,对小作业有利 。 14 3. 空闲块回收 当用户删除一个文件时,系统就回收该文件占用的块,并把相 应的空闲块信息填回到空闲空间表中。如果释放的块和原有空 闲块相邻,则把它们合并成一个大的空闲区,记在一个表项中 。 随着文件不断地被创建和被删除,如同内存动态分配一样会产 生碎片,这些碎片可以采用紧缩法进行处理。 15 7.3.2 空闲块链接法 把所有的空闲块连接在一起,系统保持有一个指针指向第一 个自由块,每一个自由块包含指向下一个自由块的指针。申 请一块

11、时,从链头取一块并修改系统指针。删除时释放占用 块使其成为空闲并将它挂到空闲链头上 16 7.3.3 空闲块成组链接法 这种方法是对空闲块链接法的改进。办法是:把所有空闲盘块按 固定数量分组,组与组之间形成链接关系。每组第一块登记下一 组空闲块的物理块号和空闲块总数,最后不足规定数量那一部分 的物理块号及总数记入专用块中。 17 7.3.4 字位映象表法(位示图法) 用若干个字节构成一张表,每一位对应一个物理块。“1”表 示该块已占用,“0”表示该块空闲。二进制的位数完全由磁 盘的总块号决定。 由于该方法占用的空间小,因而可以将表复制到内存中,使得 盘块的分配与回收都可以高速进行。当关机或文件信息转储时 ,位示图信息需要完整地在盘上保留下来。 空闲空间表法适于连续文件,有碎片。 空闲块链接法效率较低,链较长。 空闲块成组链接法UNIX系统中常用。 位示图法常用于微机和小型机中。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