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7262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手工编程说课稿综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控手工编程数控手工编程 专业课程说课专业课程说课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岗位职能要求:岗位职能要求: 能够从事中等复杂程度工件的生产加 工,独立设计、完成工装夹具并组织协调 生产,主动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足,并能 与相关人员沟通和加以改进。 数控技术专 业就业岗位 数控工艺员数控工艺员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编程员数控编程员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数控行业岗 位群典型工 作任务分析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零件加工零

2、件加工 程序编制程序编制 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中级工、高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手工编程数控手工编程 数控自动编程数控自动编程 数控手工编程数控手工编程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 门理论、实践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门理论、实践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 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的一门集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的一门集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数控切削加

3、工数控切削加工 数控编程与 操作 数控工艺 数控加工 复合技术 会分析图纸 能编制程序 能操作机床 会设计工艺路线 能合理选用刀具 能合理选用夹具 会编写工艺规程 能设计专用夹具 会CAD/CAM软件 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掌握数控机床的概念、组成、分类、工作特点等基 础知识,懂得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护。 掌握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加工的基本工 艺知识,能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正确合理地编 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

4、数控加工工艺。 掌握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编程的基本概 念和常用编程指令的意义,能编写出中等复杂程度零件 的数控加工程序。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具有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具有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程序编制、程序调 试的能力; 具有工件装夹、刀具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操作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热爱本专业技术工

5、作,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心态; 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规守纪 ; 能较快适应生产,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承担责任; 具备一定的自修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公差与配合 机械制图 数控中 级工强 化训练 数控高 级工强 化训练 金属材料 金属刀具 数控加工 工艺 金工实训 CAD/CAM 软件 数控手 工编程 突出“三性”实现“五化”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职业性 以学生为主体

6、,对接机械制造行业数控技术岗位。 实践性 按企业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按照6S管理模 式进行管理,仿真练习与操作实训相结合,使学生 毕业后更好的适应企业。 开放性 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以企业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任 务。 突出“三性”实现“五化”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课程内容结构化 基于工作对象、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相关联的原则将 课程内容进行归类 认知环境具体化 校内实训室尽量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实践体认过程化 遵从由抽象到形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曲线 目标要求操作化 科学的安排教、学、做环节,以达到教

7、学目标要求 课程研发动态化 建立动态的课程研发机制,紧跟行业需求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孔铣削 键槽铣削 平面铣削 轮廓铣削 简单 复杂 螺纹车削 车削综合加工 孔车削 外成形面车削 型腔铣削 铣削综合 加工 外圆柱、 圆锥与端 面车削 车槽与切断加工 以实际产品为载体 加工中心 加工 数控手工编程数控手工编程课程教学任务课程教学任务 单一 综合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数控手工编程课程教学载体 载体1载体2载体3载体4

8、16学时14学时20学时10学时 调整板仪表壳锁刀座导弹翼片 载体5载体6载体7载体8 10学时12学时14学时8学时 定位锥轴连接轴喷管手柄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教学内容的序化 模块1 30学时 数控铣削加工 模块2 30学时 加工中心加工 模块3 44学时 数控车削加工 自动换刀功能 刀具长度补偿功能 加工中心综合加工 外圆圆柱、圆锥圆锥 与 端面车车削 车槽与切断 外成形面车削 孔车削 螺纹车削 综合车削加工 平面铣削 轮廓铣削 孔铣削 键槽铣削 型腔铣削 综合铣削加工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9、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以仿真任 务和真实 任务设计 教学目标 按工作过 程组织教 学实施 在教学过 程中始终 贯穿教学 做合一的 模式 实训教学 聘请企业 专家现场 指导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教、学、做”交替进行 教 做 学 练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为“教、学、做”构建真实场 景 集讲解、操作、作品展示、废品分析等教学训练一体化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

10、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数控车削加工定位锥轴加工程序的编制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资讯 计划 决策 实施 检查 评估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数控车削加工 定位锥轴加工程序的编制 单元设计单元设计 通过引导,让学生 明白应该做什么, 并主动获取完成任 务的相关资讯 总结在接下来的练 习中哪些方面应做 得更好? 资讯 评估 计划 决策 检查 实施 教师与 学生 根据要求制 定工作计划 动手操作,完 成任务 对操作进 行检查 确定实施方案 完成实施之

11、前 的准备工作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考核模式:考核模式: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注重学生的态度、行为、努力程度和能力的考核。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课程考核与评价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采取学生自评、学生团队 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团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手段:考核手段: 通过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全面地 衡量教学质量。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过程考核 结果考核 课程定

12、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个个 人人 考考 核核 量量 化化 表表 考核项目主要考核点评价主体分值 评价方法得分 项目 比重 优良及格 方法能力 团队分工 小 组 自 评 100 分 20% 资讯收集 社会能力 合作精神 小 组 互 评 100 分 20% 积极主动性 纪律观念 责任心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考 核标准 教 师 100 分 60% 个人得分 总计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序号 考核点 评价 主体 考核标准 成绩比例 (%

13、) 优良及格 1加工工艺的确定 教师 10 2刀具及切削参数的选择5 3 走刀路线的确定 基点坐标的计算 15 4数控程序的编制30 5产品的加工40 合计100 专专 业业 能能 力力 考考 核核 标标 准准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学生情况学生情况 高职学生特征: 文化基础普遍偏低,形象思维能力较差 独立意识增强,但思辨能力较差 心理素质不强,自信心相对不足 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动手能力普遍较弱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

14、条件 课程特色 在硬件上,采用与企 业同步的“真设备” 在软件上,对真设 备负载以“真项目 ” 在管理上,全面加强制度 建设,将企业所需职业素 养6S等要求融入实训教学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情景模拟法 问题引导法 分组讨论法 示范教学法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 现场观摩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校企合作数控技术精品专业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精

15、品课程 数控技术专业 已于2007年立项为湖 南省精品专业,是湖 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 项目。 数控编程与加工 技术为湖南省精品 课程,已通过验收。 合作 共建 引企 入校 引入 企业 产品 校 企 合 作 服 务 于 课 程 建 设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教学条件 课程特色 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四项 能力”提升: 教学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 科研能力 职业素养 一份协议 双向互聘 根据企业作息时间 灵活安排兼职教师教 学时间 兼职教师承担学生 实训的现场指导工作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衔接 设计理念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学情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