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6779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综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节 金属的变形特性和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第五节 金属的热加工 第四节 回复与再结晶 第三节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铸态组织: 晶粒粗大、组织不均匀、成分偏析及组织疏松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压力加工(塑性变形): 1、得到预期外形的工件 2、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和韧性 3 三个阶段: 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断裂 第一节 金属的变形特性 4 1、强度指标 (1) 比例极限(P)与弹性极限(e) (2) 屈服强度(s与0.2)机械设计指标 (3) 抗拉强度(b) (4) 疲劳强度(-1)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5 第一节 常用力学

2、性能指标 2、塑性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L0试样原标距长度 L1拉断后试样的标距长度 F0试样原来截面积 F1试样断后细颈处的截面积 6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2) 断裂韧度(Kc):工程上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指标 3、韧性指标 (1) 冲击韧度(k):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表示。 J/cm2 W为冲击破坏所消耗的功;F为标准试样断口截面积; c引起脆断的临界应力(断裂强度) a裂纹深度 7 4、硬度指标 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试验方法:压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弹性回跳法(肖氏

3、硬度(HS)) 划痕法(莫氏硬度)三种。 常用来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法和洛氏硬度试验法。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8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布氏硬度试验法 如图所示采用直径为D的硬质合金球,在规定载荷F的作用下,压入 被测金属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定压痕直径,求出压痕球 形的表面积,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F/A)即为布氏硬 度值,用HBW表示。例如450HBW。 布氏硬度计 9 布氏硬度HB 符号HBW之前的数字表示硬度值, 符号后面的数字按顺序 分别表示球体直径、载荷及载荷保持时间。如 120HBW10/1000/30 表示直径为10mm的硬质合金球 在1

4、000kgf(9.807kN)载荷作用下保持30s测得的布氏 硬度值为120。 10 布氏硬度的优点:测量误差小,数据稳定。 缺点:压痕大,不能用于太薄件、成品件及比压头还硬的材 料。 适于测量退火、正火、调质钢, 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 材料的b与HB之间的经验关系: 对于低碳钢: b(MPa)3.6HB 对于高碳钢:b(MPa)3.4HB 对于铸铁: b(MPa)1HB 或 b(MPa) 0.6(HB-40) HB b(MPa) 钢 黄铜 球墨铸铁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1 h1-h0 洛氏硬度测试示意图 洛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试验法 洛氏硬度用符号HR表示,HR=k-(h1-h0)/

5、0.002 根据压头类型和主载荷不同,分为九个标尺,常用的 标尺为A、B、C。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2 符号HR前面的数字为硬度值,后面 为使用的标尺。 lHRA用于测量高硬度材料, 如硬质 合金、表淬层和渗碳层。 lHRB用于测量低硬度材料, 如有色 金属和退火、正火钢等。 lHRC用于测量中等硬度材料,如调 质钢、淬火钢等。 l洛氏硬度的优点:操作简便,压痕 小,适用范围广。 l缺点:测量结果分散度大。 钢球压头与 金刚石压头 洛氏硬度压痕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3 维氏硬度试验法 维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维氏硬度压痕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4 维氏硬度用符号HV表示

6、,符号前的数字为硬度值,后面的数 字按顺序分别表示载荷值及载荷保持时间。 根据载荷范围不同,规定了三种测定方法维氏硬度试验 、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显微维氏硬度试验。 维氏硬度保留了布氏硬度和 洛氏硬度的优点。 小负荷维氏硬度计 显微维氏硬度计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5 第一节 常用力学性能指标 16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滑移主要变形方式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和晶 向(滑移方向)发生相对位移。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孪生 单晶体滑移示意图 锌单晶的拉伸照片 17 (1) 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 n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称临界 切应力. 外力分解: 切应力

7、:平行于滑移面 。使晶格在发生弹性歪扭之 后进一步造成滑移。 正应力:垂直于滑移面 ,使晶格弹性伸长,甚至进 一步把晶体拉断(正断)。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18 (2) 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发生 因为最密排晶面之间的面间距和最密排晶向之间的原子列间 距最大,因而原子结合力最弱,所以在最小的切应力下便能引起 它们之间的相对滑动。 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 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面是110,具有 最

8、大原子密度的晶向是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面是111,具有 最大原子密度的晶向是 19 滑 移 系: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系数:滑移面数滑移面上的滑移方向数 滑移系数(滑移系相同时滑移方向),塑性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晶体结结构材料滑移面滑移方向 面心立方Al、Cu、Ni1 1 1 体心立方-Fe1 1 01 1 21 2 3 Mo、Nb、Ta1 1 0 密排六方Be、Co、Mg、Zn、Cd0 0 0 1 -Ti1 0 1 0 20 bcc: 110 6 2 = 12 fcc: 111 4 3 = 12 第二节

9、金属的塑性变形 bccfcc 21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hcp hcp: 0001 1 3 = 3 22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110111 110 111 晶格 滑移面 滑移 方向 滑移系 三种典型金属晶格的滑移系 bcc: 110 6 2 = 12 fcc: 111 4 3 = 12 hcp: 0001 1 3 = 3 23 滑移系数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也越好, 其中滑移方向对塑性的贡献比滑移面更大。 因而金属的塑性,面心立方晶格好于体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 晶格好于密排六方晶格。 第二节 金属的塑

10、性变形 24 (3) 滑移是由于滑移面上的位错运动造成的 滑移线: 因位错滑移导致大量的位错线不断 移出而在晶体表面形成的滑移台阶。 位错运动方向 额外半原子面 额外半原子面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额外半原子面 25 l晶体通过位错运动产生滑移时,只在位错中心的少数 原子发生移动,它们移动的距离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因而所需临界切应力小,这种现象称作位错的易动 性。 l当一根位错移动到晶体表面时,便产生一个原子间距 的滑移量,同一滑移面上,若有大量位错移出,则在 晶体表面形成一条滑移线。 滑移带:多根滑移线构成一条滑移带。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

11、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26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开始滑移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设:一圆柱形单晶体受到轴向拉力F的 作用,晶体的横截面积为A,F与滑移方 向的夹角为,那么滑移面的面积为 A/cos,F在滑移方向上的分力为Fcos 。 外力F在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为: 当外力F增加,使某一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 滑移就会在该滑移系上进行,此时,F/A=s(屈服极限)。 27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 ( k k ) )开始滑移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软位向:=45, =45. 当滑移面法线、滑移方向、外力轴处于 同

12、一平面,且=45、=45,取向因子 =0.5,分切应力最大,最有利于滑移。 硬位向: =900或=900 外力滑移面(=900)或垂直 (=900)时,取向因子=0,s=,滑移无法进行。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28 (4)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外力作用在单晶体上,它在某晶面 上所分解的切应力使晶体发生滑移 ,而正应力则组成一力偶,使晶体 滑移面向外力方向转动,滑移方向 向最大切应力方向转动。 A 0 A 1 F F 滑移时晶体转动示意图 转动的原因:晶体滑移后 使正应力分量和切应力分 量组成了力

13、偶。 29 (4)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因晶体的转动使滑移面法向 与外力轴的夹角越来越远离45 ,滑移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称 为“几何硬化”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A 0 A 1 F F 滑移时晶体转动示意图 (5) 滑移前后晶体点阵类型不变, 晶体位向也不变。 30 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 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作均匀切变。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孪生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孪生变形示意图 31 在切变区域内,与孪晶面平行的每层原子的切变量与它距孪 晶面的距离成正比,并且不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这种切变不会

14、改变晶体的点阵类型,但可使变形部分的位向 发生变化。 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的晶体以孪晶面为分界面构成镜面对 称的位向关系。通常把对称的两部分晶体称为孪晶或双晶。 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孪生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32 与滑移相比: 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 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 变形速度极快, 接近声速; 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 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 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 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

15、 退火孪晶。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孪生 33 基本形式:滑移、孪生 不同点:晶界、位向差 特点: (1) 不同时性逐批进行 (2) 相互协调性变形抗力比单晶体高 (3) 不均匀性造成内应力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立体图前视图 一、单晶体的两种塑性变形比较 34 晶粒大小的影响 晶粒细而均匀: (1) b: 晶界,塑变抗力,强度 晶界强化 细晶强化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强化方法; (2) 塑性、韧性:变形分散、均匀,变形量塑性、 韧性; (3) 内应力。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35 (1)纤维组织: 金属经塑性变形后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压扁,当变形 量时, 成细条状或纤维状 性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第三节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晶粒变形 全部新晶粒新形成的小晶粒 残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