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491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对称负载联结参数测量-尹峰教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港市第三职中 尹峰 欢迎各位专家、老师莅临指导!欢迎各位专家、老师莅临指导! 高教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八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中线) (火线) (火线) (火线) U X Y W V ZN 三相四线 制供电 火线(相线): U V W 中线(零线):N 复习巩固 三相电源的概念 C A B N 复习巩固 相 电 压 线 电 压 注意规定的正方向 常用的电压(有效值)等级为: 三相电源的概念 新课引入 实验原理图 1、A、B、C为三只普通灯泡 2、 为毫安表 表中电流及两线 间电压怎样来 测量呢? 任务驱动 1、实验目的: 探究三相灯泡负载星形联结方法; 探究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

2、项; 总结中线的作用。 2、实验方式: 全班33人,分11小组(每3人一组) 3、实验器材: 实验柜内有型号规格齐全的器材。 一.制定方案 器材介绍 1、实验台: (1) U、V、W、N及“地”接线 孔的作用 (2)电源开关如何控制; (3)仪表的使用。 二. 准备过程 2、实验台面板: (1) 每四个小孔组成一个模 块,四个小孔间是导通的 (2)模块相当于导线,起到 连接各实验元件的作用。 器材介绍 二. 准备过程 3、灯泡: (1) 卡口灯泡,装到相应 的灯座上; (2)根据灯泡的额定值 “220V,15W”,估算灯泡的 额定电流。 器材介绍 二. 准备过程 4、万用表: (1) 测量前注

3、意档位及量 程的选择; (2)测量不同档位电阻时每 次都要调零。 器材介绍 二. 准备过程 软件模拟 5、毫安表: (1) 根据灯泡参数选择 合适量程的毫安表; (2)四个管脚中连接电 路只用两个,另两个起固 定作用。 器材介绍 二. 准备过程 实验探究 想一想: 1、电流表的量程为多少呢?怎么估算呢? 2、电路怎样连接呢,该注意什么呢? 3、电压和电流怎样来测量呢? 4、中线有什么作用呢? 三.问题探究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1、电路接完先用万用表电阻挡分段检测,无短路、开 路等现象; 2、检测结束向老师举手示意,得到老师同意方可接通 电源; 3、必须要注意用电安全,手和身 体不能接触任何金

4、属带电体。 四.动手操作 一定要记住哦!一定要记住哦! 实验探究 5. 实验结论 三相对对称星形负载负载 的电压电压 、电电流测测量值汇总值汇总 表 项目 分类 线电压/V相电压/V线电流/A UUVUVWUWUUUNUVNUWNIUIVIW 负载 对称 有中 性线 无中 性线 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A C B N A C B 相电流(负载上的电流): 线电流(火线上的电流): 星形联结特点 学生总结 A C B N Z Z Z 相电流=线电流 * : 中线电流 N 星形联结特点 学生总结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通用关系表达式: 学生总结 星形联结特点 -为相电压 -为线电压 负载对称时 问题及

5、讨论 中线是否可 以取消? 答:三相负载完全对称时,中线可以取消。 供电方式为三相三线制。 星形联结特点 学生总结 应用实例 A C B . . . 一层楼 二层楼 三层楼 N 三层楼接三相 电源正确接法: 每层楼的灯相互 并联,然后分别接 至各相电压上。 设电源电压为: 则每盏灯上都可得到额定的工作电压220V。 小组讨论 讨论 照明电路能否采用三相三线制 供电方式? A C B . . . 一层楼 二层楼 三层楼 N 不加零线 会不会出 现问题? 应用实例 小组讨论 关于零线的结论 负载不对称而又没有中线时,负载上可能得到大小 不等的电压,有的超过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有的达 不到额定电压,都不能正常工作。比如,照明电路中 各相负载不能保证完全对称,所以绝对不能采用三相 三相制供电,而且必须保证零线可靠接通。 中线的作用:使星形连接的不对称负载得到相等 的相电压。为了确保零线在运行中不断开,零线上不 允许接保险丝也不允许接刀闸。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探究出了一种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万用表交流电压档与电阻档的使用以及毫安表的使用 2、寻找到一种学习途径: 观察现象实验检测总结规律 3、感受了一次认知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谢谢各位专家 、老师和同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