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432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民大-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2012年教学成果奖答辩20121120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 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 雷福厚 夏 璐 姚兴东 刘祖广 谭学才 袁爱群 黄忠京 李 媚 完成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提 纲 项目立项的背景 一 教学改革的成果三 成果的推广应用四 教学改革的内容 二 成果的创新点五 2008年国家正式批 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 济区发展规划,提出 优先重点发展14+4产 业。工业产值达2700亿 元的钦州石化产业园等 一批特大型企业相继开 工建设。 1 一立项背景 1 一立项背景 至此,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瓶 颈。与此同时,广西民族大学设立的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 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培

2、养目标模糊、专业基础 薄弱、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方面问题日益 突出, 原有的大化学、大化工的传统大一统的课程体系已 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思考化学 化工类专业与“14+4产业”中的石化产业、林浆纸产业、钢铁 和铝加工产业对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实践,设立特色 鲜明的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 1 一立项背景 该项目于2009年获得自治区 教改工程立项,2012年6月完成结 题,并于2012年获得了广西民族 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1 一 问题的提出 (1)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以专业对接产业为策略,构建并优化了新的面向北部 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化学化

3、工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化学专业 设立三个方向: l 化学教育 l 工业分析检验 l 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 设立两个方向: l林产化工 l冶金工程 l目标模糊 化学工程与工艺 设立三个方向: l 石油化工 l 精细化工(有 机化工) l 无机化工 1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 1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 1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 1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 化学化工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文件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 基地建设 将最新科研成果 融入到课程内容 专业对接产业 为策略 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研发 能力的应用型化学化工人才 (2)建立健全了“化学化工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施的 保障体

4、系,新增了特色鲜明的理论与实验课程内容。 1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1)制定了新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2)项目组成员公开发表的相关教改论文19篇: 1.雷福厚,夏 璐,姚兴东,刘祖广,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化学 化工类专业特色课 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高教论坛, 2012(9): 16-19. 2.夏璐, 韦贻春,姚兴东,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高教论坛, 2010(12): 33-36. 3.袁爱群, 雷福厚, 黄奇良,谭学才, 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化学基础课程结构体系的 设计.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0): 95-97. 4.黄忠京

5、, 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教论坛, 2011(04): 第17- 19+27. 5.黄忠京,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101-104. 6.申利群,夏璐,许海棠,杨立芳,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 教论坛,2011年,5(5):37-39 7.余会成, 谭学才,韩燕燕, 探究与互动式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运用. 高教论 坛, 2011(03): 39-41.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改革的理论成果) 8.余会成, 谭学才, 韦冬萍,韩燕

6、燕, 化工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广西民 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109-112. 9.李媚,吴如春,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实践的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103-105. 10.刘绍刚, 周泽广, 谭学才, 韦晓明, 黄在银与夏璐, 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大众科技, 2011(08): 174-175+169. 11.卢彦越, 刘绍刚, 胡玉平,夏璐, 环境工程专业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大众 科技, 2012(02): 140-143. 12.陈婷, 夏璐,姚兴东, 基于ASP.net网络技术的化工原

7、理课程设计教学软件开发. 高教 论坛, 2011(10): 71-74. 13.袁爱群, 马少妹, 白丽娟,黄奇良, 结合广西有色金属资源开设无机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 大 众科技, 2011(09): 195-196. 14.刘祖广,雷福厚, 理工融合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124-126+129.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15.刁开盛, 黄忠京,张卫民, 逻辑思维方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03): 101-105+108. 16.黄忠京, 刁开盛,尹显洪, 民族院校有

8、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科技信息, 2010(26): 24-25. 17.刘祖广, 试论哲学基本原理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9): 171-173. 18.马少妹, 袁爱群, 白丽娟, 罗伟强,覃勇军, 无机化学实验室开放模式及管理的设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89-92+100. 19.卢彦越,夏璐, 最优化方法在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2008(04): 94-97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3)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实验室和及实习基地: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专业实验室:面积由8

9、000m2增加到20000m2,获得自治区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 所有专业方向均有稳定的实 习基地: 茂名石化集团 南宁化工集团 柳州化工集团 广西强强碳素有限公司 梧州日成林产化工有限公司 桂西制药厂 广西梧松林化集团 广西化工研究院 中亚石化 南宁环境监测站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4)通过改革,师资队伍得到充实和提高: 教授25人,博士35人;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 广西高校八桂学者1人; 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 八桂名师1人; 广西教学名师1人;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 4 % 5 % 68 % 15 % 高级职称 初级职称 管理人员中级职称 50岁以上

10、 35岁以下 队伍 35岁以下 高级职称 50岁以下 12 %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5)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科研平台: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6)获得了2个自治区优质、特色专业: l 应用化学专业确立为自治区优质专业; l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得自治区特色专业及 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 (7)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 l 有机化学 l 分析化学 l 化工原理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8)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获得省部级各类专业奖项80 余项: 近几年我院化学化工类学生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广 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评选中,共获一等奖26 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7项;在自治区教育厅组

11、织的化学 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2010年获得华南地区化工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 最佳工程制图奖1项,2011年获得瑞泰杯化工创业大赛银奖 1项,铜奖1项,三井杯化工大赛中获得华南赛区二等奖1项 (同时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 合计奖项80余项。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9)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30余篇 1.刘祖广,吕施贤,闫晓雪,张太顺. 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吸附,中国造 纸学报, 2011(26): 53-57. 2.李小燕,李梅,陈其锋,韦升艳,罗予,仝海娟,固相萃

12、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葡萄酒中 罗丹明B. 食品科学, 2011(32): 238-243. 3.王春平, 雷福厚, 李浩,李鹏飞,唐丽娟,李占黎, 环保增塑剂马来海松酸三正辛酯的 合成及表征. 精细化工, 2011(28): 384-96. 4.蓝虹云,刘祖广,雷福厚,黄道战,韩金华,聚马来松香乙二醇酯Cu(II)配合物固定化漆 树漆酶的研究.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7(23): 415-420. 5.雷福厚,段文贵,张晓丽,韦举良,安鑫南,聚松香丙烯醇酯及其氧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大孔网状聚松香丙烯醇酯氧化物的合成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27): 33- 37. 6.白丽娟,雷

13、福厚,莫丽君,罗 影,黄永忠.歧化松香胺 Schiff碱-铜配合物催化苯乙烯 氧化反应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年,10(27):99-104 7.刘祖广,刘登,李美繁,朱华龙,歧化松香胺 2木质素乳化剂的合成及其表面物化性能. 中国造 纸学报, 2009(24): 88-92.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8.夏璐,梁玉石,黄文九,金帅. 某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中国有色冶金 A 卷生产实践篇综合利用与环保. 2011, 8(4):39-41+49. 9.马少妹, 房伟, 韦冬萍, 袁爱群, 杨家树, 张光明. 钼、钨掺杂磷酸盐防锈颜料的氧化 还原性能. 应用化工. 2008,

14、37 (9):981-983. 10.袁爱群,吴健,陈杰,梁榕兰,黄在银,童张法. 纳米十二面体磷酸锌按的热化学性质及分 解动力学. 应用化学. 2007, 24(1):12-16. 11.蓝平, 蓝丽红, 吴邦隆, 廖江妮, 廖安平.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醋酸正丙酯 的工艺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13(1):85-87. 12.黄道战, 吴志, 王雪莲. 全氟磺酸树脂催化松香树脂酸的异构化反应.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 5) : 161 165. 13.Tang Shi-hua, Xiao Xin-guang, Fang Cun-jin, H

15、uang Jian-bin.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soluble nano-CdS and gelatin.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9, 13(38): 7587-7591. 14.李小燕, 邓光辉, 罗伟强, 覃炳厚, 钟振钢. 微波萃取广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 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7,41(4):39-42. 1 三 教学改革的成果 15.黄道战 ,吴志 ,蓝洁 ,钟亚萍. 微波协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湿地松香异构化反 应.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26(5):19-22. 16.邓光辉, 胡炜, 刘榕城, 张桂华, 农林. 溴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叶下珠生物碱的含量 . 时珍国医国药. 2009,20(5):1193-1194. 17.张众, 彭小玉, 温峰, 尹显洪. 一种新型二维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广西 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17(2):84-87. 18.李前, 李鹏飞, 吴嘉超, 江文夺, 陈华敏, 黄翠华, 雷福厚. 大孔网状聚马来松香乙二 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