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甲苯工艺.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87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二甲苯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对二甲苯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对二甲苯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对二甲苯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对二甲苯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二甲苯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二甲苯工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二甲苯(PX)制取工艺 2014年“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 * 设计要求 l为某一大型综合化工企业设计一座采用清洁技术生产工艺制取对 二甲苯(PX) * 相关背景 l1.对二甲苯(PX)是源自石油、煤。天然气、生物质资源的重要 基础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作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和对苯 二甲酸二甲酯(DMT)的原料。 * l2.国际关于对二甲苯(PX)的需求逐年增加,一般年均增长在 6%以上。同时其产能也持续增长,年均增长各地区不一但也保 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一般年均增长在7%13%左右。亚洲、北美 、欧洲是PX主要生产地区。 * l3.国内由于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张,PX的生产一直保持增势,

2、然而 产能仍然不能满足需求。2012年,我国PX生产能力883万吨, 产量775万吨,净进口量达610万吨,全年PX消费量达1385万吨 ,较上年增长22.3%。,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 * l4.中国生产对二甲苯(PX)的企业一般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 油等大型国有石化企业。 * 中国生产对二甲苯(PX)主要企业 我国主要对二甲苯(PX)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地区现有能力(万吨/年)投产时间 镇海炼化宁波镇海652003年 金陵石化南京602008年 扬子石化南京801986年和2006年 天津石化天津392000年 上海石化上海1001985年和2009年 青岛丽东青岛702007年 辽阳

3、石化辽宁702005年 洛阳石化洛阳21.52000年 齐鲁石化山东81989年 乌石化乌鲁木齐106.51997年和2010年 福建石化泉州702009年 福佳大化大连702009年 中海油惠州惠州802009年 * 生产PX工艺技术背景 l随着新型催化剂的发展生产PX的工艺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其 中包括甲苯歧化、烷基异构化、甲苯/甲醇烷基转移、甲苯/碳九 芳烃或苯烷基转移等。 l所用原料:一般为石脑油。 * 工艺之一 l1.典型的传统PX生产方法从石脑油催化重整生成热力学平衡 的混合二甲苯,通过相应的分离技术将PX从沸点与之相同的异 构体混合物中分离。 l石脑油:是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

4、主要成分为烷烃的C5C11成分。 l混合二甲苯中的异构体:指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邻二甲苯( OX) l热力学平衡:指反应之后生成的混合二甲苯中三种异构体含量PX :MX: OX=0.25:0.5:0.25。 lPX分离技术:一般利用结晶或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UOP Parax工艺)。 * 说明 l石脑油:是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主要成分为烷烃的 C5C11成分。 l混合二甲苯中的异构体:指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 、邻二甲苯(OX) l热力学平衡:指反应之后生成的混合二甲苯中三种异构体含量 PX :MX:OX=0.25:0.5:0.25。 lPX分离技术:一般利

5、用结晶或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UOP Parax工艺)。 * 工艺一具体单元 l1.加氢预处理单元。 l2.催化重整单元。 l3.芳烃抽提单元。 l4.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 l5.混合二甲苯精馏单元。 l6.对二甲苯(PX)分离单元。(现在一般用UOP Parex 吸附分离技术) l7.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异构化单元。 * UOP(美国全球石油公司)简介 lUOP是Honeywell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是一个在研究开发、 技术许可、工艺工程、设备设计、技术服务以及在生产先进材料 、专用催化剂和吸附剂等方面拥有自主技术的跨国公司。 lUOP官网 * * UOP涉及领域 l1.提供工艺解决方案

6、。具体项目包括:炼油技术、石油化工、气 体处理和生物燃料。 * * l2.提供具有高性能的产品。具体包括:高性能催化剂、吸附剂和 能够提高工艺性能和可靠性的设备。 * l部分催化剂 * l部分吸附剂 * l芳烃(Sorbex)分离设备 * 工艺一分析 l优点: l 1.工艺技术成熟。 l 2.原料易得,体系化程度高。 l 3.原料利用率较高,获得副产可应用于其他领域。 l缺点: l 1.工艺过程复杂,工艺路线长。 l 2.传统工艺生成PX的转化率不高。 l 3.制备需要的过程设备多,发生反应过程较为复杂。 * 工艺之二 l甲苯歧化和甲苯/碳九烷基转移制对二甲苯。 l所用原料:甲苯/碳九芳烃。

7、* 主要化学反应 l歧化反应:两个相同的芳烃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一 个分子的侧链发生烷基转移。 l主要化学方程式: l烷基转移反应:两个不同的芳烃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 ,一个分子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 l主要化学方程式: * 反应所需催化剂 l目前,已工业化的甲苯歧化催化剂有Y型沸石、丝光沸石(HM )和ZSM-5沸石,应用最多的是ZSM-5沸石和丝光沸石催化剂。 l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甲苯的转化率为48%左右,对二甲苯(PX )接近热力学分布。 * 国外相关技术 lTatoray 技术由美国 UOP 公司与日本 TORAY公司联合开发的, 并于 1969 年实现工业化。 l所用原料:甲

8、苯/碳九芳烃。 l工艺特点:副反应少、芳烃收率在97%以上,转化率在40%左右 。 * lLTD 技术由美国 Mobil Chem Co 公司开发。 l所用原料:甲苯。 l工艺特点:操作条件一般、用ZSM-系列催化剂。 * 沸石催化剂介绍 l沸石催化剂:内部具有独特的交叉孔道结构,具有大的外表面积 ,有较强的吸附和转化分子的能力,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 子,从而能够使反应物分子易于扩散并与活性中心接触引发催化 反应,化学活性强。 * 工艺二分析 l优点: l 1.原料易得。 l 2.工艺成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l 3.可以处理重质芳烃碳九,转化成经济效益更高的产物。 l缺点: l 1

9、.生成对二甲苯的选择性较低。 l 2.由于对二甲苯在混合二甲苯中的含量较低,在分离单元耗 能会增加。 * 工艺之三 l甲苯/甲醇烷基转移制对二甲苯。 l所用原料:甲苯/甲醇(乙醇)。 * 主要化学方程式 l甲苯/甲醇烷基化主要化学反应: * 反应所需催化剂 l经过磷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 l经过镁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 l催化剂改性:主要对沸石催化剂的酸性(主要是用来异构化和裂 解 )和孔结构进行调节,常用的孔道修饰方法是在分子筛孔道 内引入一种或两种氧化物。 l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甲苯转化率接近40%,对二甲苯(PX) 选择性可达90%以上。 * 甲苯/甲醇中试装置 * 工艺三分

10、析 l优点: l 1.对二甲苯选择性比较高。(一般高达95%以上) l 2.经济效益较高,生产1吨PX消耗甲苯约为一吨。 l缺点: l 1. * 工艺之四 l甲苯选择性歧化。(选用) l所选原料:甲苯。 * 相关背景简介 l择形催化(Shaped-selective catalysis)是1960年Weisz和 Frilette在相关沸石分子筛研究中首次提出,之后就陆续出现对该 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l分子筛:具有晶体的结构和特征,表面为固体骨架 ,内部具有 孔穴可起到吸附分子的作用。孔穴之间有孔道相互连接,分子由 孔道经过。 l择形作用:分子筛具有一种或多种大小分立的孔径,其孔径具有 分子大小

11、的数量级,分子穿透分子筛孔口受到限制而产生择形作 用 。 * 主要化学方程式 l甲苯择形歧化主要方程式: * 甲苯择形歧化发展情况 lPX- PLUS 工艺由美国UOP公司开发并于1996年实现工业化。 l原料:甲苯。 * 设计前期准备 l1.工艺确定:选用甲苯择形歧化。 l2.年产量确定:30万吨/年、设备运转时间330天、日产量定为 910吨/天。 l3.厂址选择: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l4.原料:甲苯。 l5.产品:对二甲苯(PX)和苯。 l6.工艺单元确定:反应单元、精馏单元和产品分离单元。 l7.模拟计算软件:Aspen plus Cup-tower 智能选泵软件。 * 反应单元 l1.设备:固定床。 l2.催化剂:甲苯择形歧化催化剂SD-1(上海石化院)。 l3.催化剂催化效果:甲苯转化率30.7%;PX对位选择性93.0%。 l4.操作条件:反应温度 450 ;反应压力 2.1MPa;氢烃比 1.8mol/mol。 * 反应单元 l进料量确定。 l用Aspen plus 模拟。 * 进料模拟 * 进料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