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795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学.W07-08.天文望远镜.(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回说到: 时间和历法 1 恒星日和平太阳日,哪个更长?长多少? 世界时是哪里的地方平太阳时?我国在哪个时区? 太阴历一年有多少天?有什么缺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又叫什么历?属于哪种历法?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0. 古老的天文学 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肉眼)仰望星空 中国古代是以星宿及星官来划 分天空,其中较重要的是三垣 (yuan)二十八宿(xiu) 三垣是指环绕北极和近头顶天 空所分成的三个区域,分别是 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在环黄道和天赤道近旁一周分 为四象(苍龙、白虎、朱雀、 玄武),四象中又将每象细分 成七个区域,合称二十八宿。 唐代抄绘的星图,

2、 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 公元705-710年)。 1907年被斯坦因带到英国 现存苏州博物馆,观测年代在北宋元丰年间 (1078至1085),刻制年代在南宋1247年 。 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的古代星图,其星多达 1440颗。欧洲直到公元15世纪,著录于星 图和星表的星数只有1022颗。 南宋制图 学家 黄裳 天文图 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祭祀遗 址中发 现的,距今6500年。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 盖天说:“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 浑天说:“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 鸡中黄。” 浑仪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 最原始的浑仪已无详细记载,估 计是赤道换和赤经环组成。 东汉中期,傅安

3、和贾逵给浑仪增 加了黄道环。 唐代初年,李淳风将浑仪由两重 改成三重,增加了三辰仪,由黄 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组成。 宋代的沈括取消了白道环,并调 整了一些环的位置,使得它们不 会遮挡住观察者的视线。 简仪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 1316)受沈括启发,进一步简 化浑仪,创制了简仪。 郭守敬的简仪取消了白道环 和黄道环,将地平坐标和赤 道坐标分别安装,从而使得 除北天极附近之外的天区都 可以一览无余,在世界上领 先300多年。 郭守敬还与王恂于1280年制定了授 时历,测得回归年长途为365.2425天 ,与现在公历的年长完全相同,与实际 回归年长度仅差26秒,领先西方天文学 家300

4、多年。 中国古代天文的特点 皇家对天文的垄断 只有皇家才能研究,太史、司天监或钦天监,任务是“观像衍历 ”。民间禁习天文术数,私习天文罪同谋反,将受死刑。 长处:精于天象记录 中国的古代天象记录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有系统的。春秋 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出现哈雷彗星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记 录;到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史书对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多达31 次。但中国人并未了解彗星的本质,也不知道这31次记录的是同一颗 彗星。 不足:缺乏对天象的客观解释,难以逃脱占星学的窠臼 在中国人心中,天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天象与人间社会、国家兴 衰息息相关。中国人研究宇宙多是占卜、编历等实用目的,并未

5、如西 方人那样,纯粹从理解宇宙、探寻宇宙规律的科学角度来研究宇宙。 因而对天地的理解长期停滞不前,未能提出数学化的、几何化的宇宙 模型,更未有如地心说、日心说般严密的理论体系。 占星学(astrology) 占星学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行星的位 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 它试图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位置来解释人 的性格和命运。世界上各个文化有非常不同的占星学体系 和理论。 大多数占星学从实际上的天文现象出发,但回答的问题不 是宇宙客观到底是怎样的、天体按什么规律运行、在恒星 的内部到底发生些什么。 在占星学中,天文现象的任何特定影响只局限于地球上的 一个特

6、定的地点和时间,在其它地点和时间的影响是不同 的。 中国占星术的论命与 推运皆以二十八宿为 准。占星在中国被称 为七政四余,主要是 用以昭示国家及君主 的祸福,治理与否。 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 大。民间主要盛行子 平八字、易卦占卜等 命术,在某程度上, 满足了人们决疑解惑 的需求,替补了占星 学的社会功能。 占星学不是科学,是人类在缺乏对宇宙的深刻认 识时而产生的天文现象与人类活动的主观联想。 在望远镜发明以后,天文学和占星学彻底分道扬 镳了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 (1546-1601) 丹麦天文学家,望远镜发明 之前最伟大的观测者。 1572年发现第谷新星(实为 超新星)。 1

7、576年第谷获丹麦国王赏赐 一个小岛-汶岛,在岛上修 建观测基地-天堡。 第谷设计制造了多种大型天 文仪器,积累了大量太阳、 月亮、行星和恒星的观测数 据。 墙式象限仪 依附在一面南北向的墙上。 主体是半径1.8米的铜制圆弧 ,上面有精细的刻度。 通过东西向墙上的小孔来观 测天体,可以测定天体的地 平高度、天体过子午圈的时 刻等。 第谷还测量了700多颗恒星的位置 ,与现代的测量误差小于4角分。第 谷星表现在仍有使用价值。 1997年发射的Hipparchus(喜帕恰 斯,又译伊巴谷)卫星观测得到的 低精度星表就叫第谷星表 1600年,第谷在他去世前一年,邀 请开普勒做他的助手。 望 远 镜

8、的 发 明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 人利伯希(Hans Lippershey)的学徒,为检 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 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 的教堂塔尖好象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 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利伯希用金属管子把两个镜片固定起来,完成 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传说荷兰海军得到了 望远镜,就可以提前发现西班牙侵略者的战船 , 从而打赢了海战。 一、当代天文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伽利略访问威 尼斯,听到了荷兰人发明望远 镜的传说,回家之后开始自制 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将自制望 远镜(口径4.4cm)指向天空 ,发现了月球

9、上的环形山 ,木卫1-4,金星亮度的变 化、银河系由很多恒星组 成等成果。 |自那时起,天文观测从肉 眼时代进入了望远镜的观 测时代。 |天文望远镜的应用极大地 扩展了人们的眼界,提高 了观测的精度,给天文观 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 展。 木星卫星示意盘( 18世纪制 ) 天 文 望 远 镜 的 鼻 祖 伽利略望远镜光路 球差问题 开普勒望远镜光路 优点:(1)得到的像是实像,(延长焦距使得)球 差大大减小。(2)视场比较大,可以将十字丝安装 在物镜成像的地方,方便测量。 缺点:倒像。 惠更斯 1655年用自制的3.6米长的望远镜,连续观 测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并命名为

10、泰坦(Titan) 。 1659年用自制的“长镜筒”发现 了土星周围有 一圈又平又薄的光环。 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望远镜:叶凯士天文台的1m折射望远镜 (1897年制成)。 折射式望远镜的缺点: (1)物镜的色差。 (2)磨制较大的物镜非常困难。 (3)目镜离支点很远,限制了仪器的重量。 (4)望远镜容易受干扰,需要多人同时工作。 彻底消除了色差。 制作比较容易(反射镜不一定要是玻璃),使用更方 便 观测能力更强大,15cm的反射镜观测效果不亚于2m的 折射镜。 反射式望远镜很快成为光学望远镜的主流。目前世界 上最大型、最优秀的望远镜都是反射式望远镜。 口径:122cm 焦距:12m 赫歇尔反射

11、式 口径:6英寸 长度:约二米 牛顿式反射 发现天王星 第三代罗斯伯爵制造的望远镜 口径:1.84m 5.08米海尔望远镜 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的主要优点 是不存在色差,当物镜采用抛物面时,还可消去球差。但 为了减小其它像差的影响,可用的视场较小。反射望远镜 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焦点,就有不同形式的望远镜。以下分 别为主焦点系统,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 反射望 远镜 coude room 光学望远镜可按光学部分和机械装置来分类。 光学部分主要的是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物镜 是最核心器件,它的光学性能好坏对于天文观测 来讲至关重要。它起着聚集光量的作用,显示着 探测天体的

12、威力。 物镜是透镜的叫 折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的叫反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它前面再加一块改正像差的透 镜组成的望远镜叫折反射望远镜。 光 学 望 远 镜 的 类 型 斯密特折反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视场大,每次可以观测较大范围的天区 。 反射式望远镜清晰度高但视场小。 斯密特式 马克苏托夫式 上回说到: 天文望远镜 36 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仪器? 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夜空的天文学家? 第谷布拉赫的大型观测仪器? 儒略日(Julian Date)是怎么定义的? 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是谁? 光学望远镜可按光学部分和机械装置来分类 。 光学部分主要的是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物 镜是最核心器件,它

13、的光学性能好坏对于天文 观测来讲至关重要。它起着聚集光量的作用, 显示着探测天体的威力。 物镜是透镜的叫 折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的叫反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它前面再加一块改正像差的 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叫折反射望远镜。 光 学 望 远 镜 的 类 型 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的主要优点 是不存在色差,当物镜采用抛物面时,还可消去球差。但 为了减小其它像差的影响,可用的视场较小。反射望远镜 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焦点,就有不同形式的望远镜。以下分 别为主焦点系统,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 反射望 远镜 coude room 多面镜 1932年,霍恩达尔多的多面镜思路。 19

14、71年,美国史密松天文台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研制 。于1979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由6块口径1.8m的反射 镜组成的多镜面望远镜,效果相当于一台4.5m口径的 单镜面望远镜。 1984年凯克基金会资助加州理工学院建造了口径10m 的望远镜。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 ESOs VLT 1962年10月5日,欧南台(ESO)成立(比利时、法国、 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意大利、瑞士)。 1969年3月25日,欧南台在智利拉西亚山建立观测站。 1987年12月8日,全体一致通过建造甚大望远镜。四架 口径8.2m的望远镜作为干涉仪使用,相当于一架口径 16m的望远镜。 Very Large Tele

15、scope! LBT Large Binocular Telescope (大型双筒望远镜) 德州大学McDonald天文台 (Univ. of Texas at Austin) (望远镜选址) 上 海 天 文 台 1. 56 米 光 学 望 远 镜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 云南天文台2.4米光学望远镜 我国的光学望远镜 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地球大气只有三个“大气窗口”: 即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让电磁辐射相应的光学、红 外和射电波段辐射通过。 Gemini South NASA红外望远镜(IRTF) Gemini North 地球大气只有三个“大气窗口”: 即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让电磁辐射相应的光学、红 外和射电波段辐射通过。 1946年提出 1990年升空 1990年4月 由发现号 送入太空 哈勃是个近视眼! 镜面有球差,聚焦不准,1993年修复 世界望远镜发展现状 2010-2020年,目前已开始或将要开始观测的当代8-10米望 远镜(VLT, Keck, Gemini, Subaru, LBT, GTC, HET, Magellen)通过装备有自适应光学的仪器可以观测到衍射极 限。 2010年,ALMA在mm/sub-mm研究早期宇宙的星系形成,探索 原恒星,分析恒星和行星形成过程,观测远红外背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