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669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教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 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述 机械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会带来机械伤害:撞击、挤压、切割等;非机械伤害:触电、噪声、高温等。 一、机械 产品主要 类别 机械行业: (1)农业机械:拖拉机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矿山、起重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等 (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等 (5)电工机械:电线电缆、蓄电池、家用电器、高低压开关等 (6)机床:木工机械 (7)汽车:改装汽车、摩托车 (8)仪器仪表:照相机、汽车仪器仪表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链条、齿轮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

2、、输送机 (11)环保机械 (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 设备的危 险部位及 防护对策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4)对向旋转不见得咬合处。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 (6)接近类型。如煅锤的锤体。 (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床身。 (8)单向滑动部件。如带锯边缘的齿。 (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如纺织机床。 (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

3、: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 皮带传动机构: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 联轴器:裸露的突出部分可能钩住衣服等,造成伤害。 安全技术措施:直接: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间接: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使用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指导性: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安全。 1、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 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必须坚固牢靠,不发生振动,便于开启,便于机器维护保养。防护 罩内部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电气连锁。防护罩壳体本身不应有尖角和锐利部分。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皮带传动

4、精度不如齿轮,但过载时,皮带打滑,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皮带传动机构: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故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一般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 3种情况距地面2米以上也需要加防护:一是皮带轮中心距3m以上;二是皮带宽度15cm以上;三是皮带转速9m/min以上 。 3、联轴器的安全防护 联轴器加装“”型防护罩。螺钉一般采用沉头螺钉。 三、机械 伤害类型 及预防对 策 (一)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 非正常

5、工作状态: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 非工作状态:机械停止运转时的静止状态。 机械行业,存在以下14种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 (1)物体打击:重力或外力下,打击人体造成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 (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物体倒塌、飞落、挤压等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 车辆和车辆行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切 断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安装、检修

6、、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物)打击。 (5)触电。 (6)灼烫。不包括电灼伤、火灾灼伤。 (7)火灾。包括火灾引起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高处作业发生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 (9)坍塌。挖沟时土石坍塌、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坍塌、建筑物坍塌。不适用矿山冒顶片帮、车辆、起重、爆破坍塌 。 (10)火药爆炸。 (11)化学性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源爆炸。 (12)物理性爆炸。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 (13)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等 (14)其他伤害。扭伤、擦伤等。 (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 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1)消除产生危

7、险的原因。 (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次数。 (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 (4)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1)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2)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 (3)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4)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1、安全设施设计要素: 疲劳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者应考虑以下因素, 保证操作者健康舒适地进行劳动。 (1)合理布置各种操控装置。 (2)正确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和

8、高度。 (3)提供座椅。 (4)出入作业地点应方便。 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应使用安全装置,应考 虑因素: (1)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 (2)对机器可靠性影响。 (3)可视性。(需要危险部位有良好的可见性)。 (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凸缘。 (2)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寿命期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 (3)与设备联锁。距离符合国标规定。 (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的设备,

9、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 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1)操作人员能触及的传动部件,防护罩没闭合前,传动部件就不能运转。 (2)固定防护罩,操作人员触及不到运转中的部件。 (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避免任何接触。 (4)牢固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 (5)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或失灵时,活动部件不能运转。 (6)防护罩不能给场所带来新的危险。 (7)不影响操作。 (8)防护罩必须坚固可靠。 (9)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脚踏应 承受1500N垂直力,并防滑。 4、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人体部位网眼开口宽度mm安全距离mm 手指尖=35 手指=92 手掌

10、=135 上肢=460 足尖3m,通行电瓶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人行通道1m。 (3)通道一般要求:标记醒目,边沿标记,转弯不能直角。路面平整。土建施工有警示牌及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 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三)设备布局: (1)设备间距:大型设备=2m,中型设备=1m,小型设备=0.7m。若大小型设备同时存在,按照大的尺寸要求。 (2)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0.9m,中型设备=0.8m,小型设备=0.7m。 (3)高于2m运输线应有牢固防护罩(网)。低于2m运输线起落段两侧架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m。 大、中、小型设备外形尺寸分别为:12m、6

11、-12m、0.2m、宽0.1m的坑,应有可靠的护栏或盖板。 (3)工业垃圾、费油、废水及时清理干净,以免通行滑到造成事故。 (4)地面平坦无绊脚物。 第二节 机床(金属切削)、砂轮机安全技术 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标准将机床分为11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 刨插床、拉床、锯床、其他机床。 一、金属 切削机床 的危险因 素 (一)机床危险因素 (1)静止部件。切削刀具与刀刃,突出较长机械部分,毛坯、工具和设备边缘锋利,引起滑跌落工作台。 (2)旋转部件。轴、凸块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工具。 (3)内旋转咬合。 (4)往复运动或滑动。 (5)飞出物。飞出的装

12、夹具或机械部件,飞出的切屑或工件。 (二)机床常见事故 (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有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缠绕人体。 (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带护目镜,发生刺害事故及崩伤眼球。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防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二、金属 切削机床 的安全技 术措施 1、机床运转异常状态 (1)温升异常。常见于

13、电动机及齿轮箱,说明机床负荷或零部件出现故障。严重时能闻到恶臭和看见白烟。 (2)转速异常。超高或超低。 (3)振动和噪声过大。振动产生的故障率占到60-70%。原因:设计不良、制造安装缺陷,零部件不平衡、进入异物等。 (4)出现撞击声。零部件松落,进入异物,转子不平衡等。 (5)输入输出参数异常。加工精度变化、效率变差、消耗功率异常。 (6)机床内部缺陷。零件出现裂纹、电气绝缘质量下降等。 除人的听觉、视觉、感觉外,主要应使用安装在生产线上的控制仪器和测量仪器或专用测量仪器监测。 2、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 (1)零部件故障检测的重点。包括轴、轴承、齿轮、叶轮。滚动轴承和齿轮损坏更为普遍

14、。 (2)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及故障。滚轴砸碎、断裂、压坏、磨损、腐蚀、润滑油结污、生锈、烧结等。检测参数有振动 、 噪声、温度、磨损残余物分析、组件间隙等。 (3)齿轮装置故障。齿轮本体损伤,轴、键、接头、联轴器的损伤。检测参数有噪声、振动、齿轮箱漏油、发热。 3、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 (3)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 (4)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5)零部件装卡牢固。 (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 (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作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三、砂轮 机的安全

15、技术要求 (一)砂轮机安装 (1)安装位置:禁止安装在正对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砂轮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 ,挡板牢固有效。较大车间应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 (2)砂轮的平衡。不平衡的危害一是高速旋转时,引起振动;二是加速主轴轴承磨损,严重时造成砂轮破裂,事故。直 径大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3)砂轮与卡盘的匹配。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磨损到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 在砂轮及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4)砂轮机的防护罩。防护罩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

16、过65度。在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等于30度时必须设挡 屑板。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间隙应小于6mm。 (5)砂轮机上的工件托架。砂轮直径在150mm以上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间距不应超过3mm。 (6)砂轮机的接地保护。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二)砂轮机使用 (1)禁止侧面磨削。 (2)不准正面操作。应站在侧面使用。 (3)不准共同操作。2人共用1台砂轮机同时操作,是一种严重的违章行为。 第三节 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 冲压剪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材料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板料、模具、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分为热冲 压、冷冲压。 冲压剪机械设备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