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620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及车辆(8)概要(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回顾 轮式底盘行驶系 车架 车轮 悬架 车桥 转向车轮如何实现偏转? 第六章 轮式底盘转向系 转向系的功用和组成 转向系基本要求 转向方式 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系的功用是操纵车辆的行驶方向,应能根据驾驶员的 意愿,改变工程机械的行驶方向。 按作用原理不同,转向系可分为机械式和动力式2种。 一、转向系功用和类型 机械式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和转向 轴);转向器(蜗杆和曲柄及两者之间的转动啮合副); 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垂臂、转向纵拉杆、转向节臂、左梯 形臂、转向横拉杆和右梯形臂)。 转向盘 转向轴 蜗杆 曲柄 转 向 垂 臂 转向纵拉 杆 转向节臂 主销 左转向节 左梯形臂 转

2、向横拉 杆 右梯形臂 右转向节 前轴 二、机械式转向系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机械式转向系组成和工作原理 转向盘转向轴蜗杆曲柄转向垂臂转向纵拉杆 左转向节左梯形臂 转向横拉杆右梯形臂 右转向节 转 向 节 臂 为什么是左转向节带动右转向节偏转? 为什么要形成转向梯形? 转向梯形 三、转向系基本要求 1、转向时各车轮必须作纯滚动而无侧向滑移 偏转车轮转向时,要保证所有车轮都作纯滚动,即应使转 向时所有车轮均绕一个共同的瞬时中心作弧形滚动。 注意:转向梯形不能完全消除车轮的侧向滑移! 三、转向系基本要求 2、操纵轻便且灵敏 转向时,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操纵力要小,同时方向盘转动 的圈数又不宜过多,以保证转

3、向灵敏。为了同时满足操纵轻便 和转向灵敏的要求,由方向盘至转向轮间的传动比应选择得合 理。该传动比由转向器决定。 a. 转向器减速比过大操纵轻便,但转向不够灵敏 b. 转向器减速比过小 转向灵敏,但操纵不够轻便 设 为方向盘转角, 为转向轮偏角, 为施加在方向盘上的扭矩, 为转向 轮输出扭矩。 转向器减速比i1632。 3、方向盘至转向轮间的传动要有一定的传动可逆性 具有可逆性,可以使驾驶员有一定的路感。可逆性不能太大, 不至于“打手”造成驾驶员的疲劳感和不安全感。 三、转向系基本要求 四、转向方式 常用的转向方式有偏转车轮转向、铰接转向和滑移转动三 种。 (1)偏转车轮转向 偏转前轮式 偏转

4、后轮式 全轮转向式(相反) 全轮转向式(相同) 前轮转向 优点:驾驶员可以很方便的用 前外轮是否避过障碍来判断整机的 行驶路线,有利于安全行驶。前轮 转向是最常用的转向方式。 缺点:当车辆前方装有工作装 置时,若采用前轮转向,不仅车轮 偏转角受到工作装置的限制,而且 工作装置会增加作用在转向轮上的 载荷,使转向沉重。 后轮转向 缺点:驾驶员要同时用前、后 轮来判断整机的行驶方向,不利于 安全行驶。 优点:当车辆前方装有工作装 置时,则可使工作装置外缘的转向 半径接近后轮转向半径。这样驾驶 员就可以用工作装置外缘来判断整 机的行驶方向。 全轮转向 前后轮相反方向偏转,可使轴距较长的轮式工程机械具

5、 有较小的转向半径,使转向灵活。斜行转向可使车辆易于靠 近或离开作业面,提高生产率;斜坡作业,提高稳定性。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昂贵。 四、转向方式 (2)铰接转向:通过转向油缸使前、后车架中心线保持在 一直线上或形成一角度,使车辆沿直线或向一侧转向,并以不 同转向半径行驶。 优点:轮胎基本无侧滑;简化 了传动系机构,实现全轮驱动非常 方便;转向时,工作装置方向与前 段车架方向一致,有利于作业时工 作装置迅速对准作业面,提高作业 率(比同类型偏转车轮转向的工程 机械,作业效率可提高20%左右); 转向半径小,机动性能好。 缺点:铰接转向无前轮定位, 直线行驶稳定性较差,外阻力不平 衡时,常出现

6、左右摇摆现象。 铰接转向一般用于驱动力较大、速度较低的工程机械上。 转向方式 (3)滑移转向:在某些小型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机械能在 狭窄的作业区内机动灵活的工作。一般采用整体式车架,车桥与车架连为一 体,依靠左右两侧车轮的转速差来进行转向。 优点:转向灵活,可原地转向。 缺点:转向时轮胎有侧滑现象,而且转向半径越小,打滑越严重 ,因此增加了轮胎的磨损。 滑移转向一般用于要求结构紧凑的小型工程机械上,或履带式工程机械。 不同转转向方式的比较较 序号项项 目 偏转转 前轮轮 偏转转 后轮轮 偏转转 前后轮轮 铰铰接 转转向 滑移 转转向 1 2 3 4 5 6 7 8 转转向半径 对对准

7、工作面 驾驶驾驶 路线线判断 转转向时轮时轮 胎磨损损 结结构复杂杂程度 转转向系与传动传动 系的关 系 整机直线线行驶稳驶稳 定性 整机转转向稳稳定性 大 一般 方便 一般 复杂杂 不相关 良好 一般 大 方便 较较差 一般 复杂杂 不相关 良好 一般 小 一般 方便 较较小 最复杂杂 不相关 良好 一般 较较小 方便 方便 小 简单简单 不相关 较较差 略差 最小 方便 方便 最大 简单简单 相关 差 一般 五、转向器 转向器的功用是将驾驶员施加于方向盘上的作用力矩放大(速度降低) ,传递到转向传动机构,使机械准确地转向。 转向器对力矩的放大主要是通过具有一定传动比的传动副来实现的,其 传

8、动比等于方向盘转角与转向垂臂相应的摆角之比(1632)。转向系角传 动比的大小是由正确解决以下两个矛盾的要求得到的:转向器要灵敏;转动 方向盘所需操纵力要小。为了能同时满足灵敏与轻便的要求,转向器的角传 动比应适当。 转向器 转向传动装置 转向垂臂 转向轴 转向器的类型 转向器的结构形式很多,通常按传动副的结构型式分类。齿轮齿条式转 向器以齿轮齿条传动作为传动机构,适合与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配用,常用于 轿车、微型货车和轻型货车。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和曲 柄指销式转向器等三种转向器由于工作可靠,使用调整方便,工艺性好,在 工程机械上广泛采用。 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该转向器主要由球

9、面蜗杆、滚轮、滚轮架、转向器壳体等组成。 球面蜗杆与转向轴固接,并由两个无内座圈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承;滚轮 与球面蜗杆相啮合,并由滚针轴承支承在滚轮轴上,滚轮轴支承在滚轮架上 ;滚轮架与转向垂臂轴制成一体。 工作原理:转动方 向盘,通过转向轴带动 球面蜗杆旋转,滚轮在 绕滚轮轴自转的同时, 又沿蜗杆的螺旋线滚动 (公转),从而带动滚 轮架及转向垂臂轴摆动 ,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 转向轮偏转。 循环球式转向器 该转向器由两级传动副组成,一级传动副是螺 杆螺母,二级传动副是齿条齿扇,故又称综合 式转向器。一级传动副是在螺杆螺母式转向器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在螺杆螺母传动副中加 入钢球,使滑动摩

10、擦变为滚动摩擦。螺杆和螺母上 的槽是螺旋形的,并且形成近似为圆形断面的螺旋 形滚道。两根钢球导管的端部分别插入螺母侧面的 圆形孔内,这样,两根导管和螺母内的螺旋形滚道 组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封闭环形通道。 工作原理:当转动方向盘时,转向轴带动螺杆 转动,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螺母,螺母就产生轴向移 动。并通过齿条带动齿扇及与齿扇制成一体的转向 垂臂轴转动,经转向传动机构使机械转向。与此同 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所有钢球便在螺杆与螺母 之间流动,形成“球流”。钢球在螺母内绕行两周 后,流出螺母进入导管,再由导管流回螺母内球道 始端,依次循环流动,故称为循环球式转向器。 因螺杆、螺 母之间装有钢球 ,使滑

11、动摩擦变 为滚动摩擦,所 以此转向器传动 效率高(可达90 95)、操 纵轻便灵活、磨 损小、寿命长。 此外,循环球式 转向器在结构上 便于和液压转向 助力器设计为一 个整体,故应用 日益广泛。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该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有单销式和双销式两种。主要由螺杆、曲柄、曲 柄销(指销)、转向器壳体等组成。螺杆两端通过推力轴承支承在壳体两侧座 孔内;与螺杆的梯形螺纹相啮合的曲柄销(指销)均用无内座圈的双列圆锥滚 子轴承支承在曲柄的座孔内。曲柄和转向垂臂轴制成一体。 转向时,方向盘带动蜗杆转动,使曲柄销在自转的同时,绕着摇臂轴做圆 弧运动,从而使转向垂臂轴转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机械转向

12、。 该转向器有以下特点:双销式转向垂臂的摆角范围比单销式大,且销的磨 损也较单销式小;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销子在中间位置时(方向盘也在中间 位置)传动比最大,销子越向两端(即转向半径越小)传动比越小。 摇 臂 轴 指销 螺杆 转向器的传动可逆性 转向器按传动的可逆程度可分为可逆式、不可逆式和临界可逆式三种。 当转向器蜗杆螺旋线的螺旋角小于摩擦角时,由于螺旋的自锁作用,作用力只能由 方向盘经转向器传到转向垂臂作正传动,而转向垂臂则不能将传来的路面冲击经转 向器反传到方向盘上,故称为不可逆式转向器。该转向器逆传动时,螺旋副在冲击 载荷作用下不能运动(卡住),所以不论地面有多大冲击,都要由转向器的传

13、动副 来承受,因而易造成零件的过载损坏,而且驾驶员操纵无路感,转向轮不能自动回 正,所以一般不采用。 蜗杆的螺旋角略大于摩擦角。方向盘上的作用力很容易地传到转向垂臂,但由于逆 传动效率低,传动副中逆传动时有较大的摩擦损失。因而从地面反传来的冲击传到 方向盘上的力将明显减少,故称为临界可逆式(极限可逆式)。该转向器的零件不 会像不可逆式的那样承受全部路面冲击,从而使受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 受到路面冲击作用时,也只有一部分的冲击作用传到方向盘,不致产生“打手”现 象,故减少了驾驶员的疲劳,且有较好的路感,机械也能自动回正,但在平坦路面 上操纵轻便性不够(效率较低),因此在中型车辆上广泛采用

14、。球面蜗杆滚轮式和 曲柄指销式转向器同属该类型。 当转向器蜗杆的螺旋角大于摩擦角时,正、逆传动的效率都较高,方向盘上的作用 力可以很容易地传到转向垂臂,而路面的冲击力也能很容易地经过转向垂臂反传到 方向盘上,故称为可逆式。偏转后的转向轮自动回正好,驾驶员具有良好的路感, 但有明显的“打手”现象,易疲劳,故在工程机械上常和液压转向加力器一起组合 使用,利用液体的阻尼作用缓和冲击。循环球式转向器属于该类型。 六、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传来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轮,迫使转向轮偏转实现车 辆转向。 转向传动机构由转向垂臂、转向纵 拉杆和转向横拉杆等部分组成。 转向垂臂采用圆锥三角形细花

15、键与 垂臂轴连接;转向纵拉杆通常采用钢管 制成,两端扩大,从而安装球头铰链, 一端用球头销与转向垂臂相连,另一端 同样采用球头销与转向节臂连接;转向 横拉杆由两端的球头销接头和中间的横 拉杆组成,接头和横拉杆用螺纹连接( 两端螺纹分别为右旋和左旋螺纹,转动 横拉杆可改变横拉杆的总长度,可调整 转向轮的前束),两侧通过球头销分别 和左、右转向梯形臂连接。 七、动力转向系 动力转向,power steering,最初应用于大型车辆,减轻驾驶员劳动强 度,现在已非常普及,可使驾驶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并且让车辆反应更加 敏捷,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常用动力转向方式有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电动助力三种。 有资料可查的最早记录是1902年2月,但在半个世 纪后,1951年克莱斯勒才将成熟的机械液压转向助力系 统应用在Imperial车系上。 1965年福特用旗下水星车型进行试验性推广,被认 为是现代电子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雏形。 1990年本田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可变齿比电动 转向助力系统车型,NSX,接近于当今意义上的电动助 力转向。 七、动力转向系 1.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机械液压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液压泵、油管、 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这种助力 方式是将一部分发动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