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9229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第一节 处置方法概述 第二节 卫生土地填埋 第一节 概述 1.1 固体废物的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 ,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 的归宿问题。 1.2 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 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减量化 : 是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量化的 原则不只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还包括减少 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危险性等。 处置的要求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是为了使固体 废物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而采 取的措施,是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 归宿问题,对于防治固体废物的污 染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固体废物处置

2、的总的目标是确保废 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论现在和 将来都不致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不可 接受的危害。 资源化: 是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 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创造经济价值广泛 的技术方法。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包括以下三个: 1)物质回收,即处理废物并从中回收指定的二次物质 。 2)物质转换,即利用废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 3)能量转换,即从废物处置过程中回收能量,包括热 能和电能。 是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 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 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 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无害化 :

3、1.3 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多重屏障(如天 然屏障或人工屏障)实现有害物质同生物圈的有效隔 离。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海洋 处置有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陆地处置有土地耕作、永久贮存 和土地填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技术。 天然屏障 处置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周围的地质环境; 沿着从处置场所经过地质环境到达生物圈的各种可能途径 对于有害物质的阻滞作用。 人工屏障 使废物转化为具有低浸出性和适当机械强度的稳定的物理 化学形态; 废物容器; 处置场地内各种辅助性工程屏障。 海洋处置:是基于海洋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的一种方法。 一类是传统的海洋倾倒;

4、 一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远洋焚烧。 陆地处置: 土地耕作; 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 土地填埋(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 浅地层埋藏以及深井灌注处置等几种。 适宜的处置设施包括一个或数个处理和处置过程: A浓缩、干燥、压缩等减容预处理;B无害化解毒处理;C化学稳 定化或固化;D焚烧或热解;E土地处理;F深井灌注;G卫生土 地填埋;H安全土地填埋;I尾矿坝或贮留池;J工程库;K其他。 1.4 海洋处置 (1)概述 海洋倾倒 海洋倾倒实际上是选择距离和深度适宜的处置场,把废物 直接倒入海洋。 远洋焚烧 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废物进行焚烧破坏,主要用来处置卤化 废物,冷凝液及焚烧残渣直接排入海中。 对于

5、海洋处置应考路的问题: 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B同其他处置方法相比是否经济可行; C是否满足有关海洋法规的规定。 (2)海洋倾倒 理论依据及处置对象 一类是禁止倾倒的废物:A含有机卤素、汞、镉及其化合物 的废物;B强放射性废物;C原油、石油炼制品、残油及其废 弃物;D严重妨碍航行、捕鱼及其他活动或危害海洋生物的、 能在海面漂浮的物质。 二类是需要获得特别许可证才能倾倒的废物:A含有砷、铅 、铜、锌、铬、镍、钒等物质及化合物的废物;B含有氰化物 、氟化物及有机硅化合物的废物;C弱放射性废物;D容易沉 入海底,可能严重障碍捕鱼和航行的笨重的废弃物。 三类是获得普通许可证即可倾倒的废物。 海洋倾

6、倒程序 1、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处置场地; 2、根据处置区的海洋学特性、海洋保护水质标准、废 物的种类选择倾倒方式,进行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 3、按设计的倾倒方案进行投弃。 *对于放射性废物和重金属有害废物,需在海洋倾倒前 进行水泥固化处理。 (3)远洋焚烧 基本概念 远洋焚烧是利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的一种 方法。 指以高温破坏为目的而在海洋焚烧设施上有意地焚烧废物或其 他物质的行为。海洋焚烧设施包括用于此目的的船舶、平台或 其他人工构筑物。 与陆地焚烧的区别: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冷凝后可直接排入海中 ,焚烧残渣无需处理,也可直接排入海中。 焚烧操作 同海洋倾倒管理程序一样,

7、需要进行远洋焚烧的单位,首先 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其海洋焚烧设施通过检查、获得 焚烧许可证之后,方能在指定海域进行焚烧。 基本要求: A 应控制焚烧系统的温度不低于1250; B 燃烧效率至少为99.950.05%, 基于燃烧效率=CCO2-CCO/ C CO2100%; 式中:CCO燃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CCO2燃气中二氧 化碳的浓度。 C 炉台上不应有黑烟或火焰延露; D 焚烧过程随时对无线电呼叫作出反应。 1.5 深井灌注处置 (1)基本概念 深井灌注处置是指把液状废物注入到地下与饮用水和矿脉层隔 开的可渗透性的岩层中。 深井灌注处置系统要求适宜的地层条件,并要求废物同建筑材 料、岩

8、层间的液体以及岩层本身具有相容性。 对象: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都可采用深井灌注方法处置。适 于深井灌注处置的废物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它们可以是 液体、气体或固体,在进行深井灌注时,将这些气体和固体都 溶解在液体里,形成直溶液、乳浊液或液固混合体。深井灌注 方法主要是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能 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费用昂贵的废物。 (2)工作程序 场地选择 钻探与施工 操作与监测 1.6 土地填埋 (1)概念 土地填埋处置是为了保护环境,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 准,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一种科学工程方法。 (2)分类 按填埋场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峡谷填

9、埋、平地填 埋、废矿坑填埋; 按填埋场地水文气象条件可分为干式填埋、湿式填埋和干、 湿式混合填埋; 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性填埋、好氧性填埋、准好氧性 填埋和保管型填埋; 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和工业 固体废物填埋。在日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又分为遮断型、 管理型和安定型三种。 土地填埋处置方法及场地的分类 1、惰性废物填埋 2、卫生土地填埋 3、工业废物土地填埋 4、安全土地填埋 第二节 卫生土地填埋 2.1 卫生填埋的定义 卫生土地填埋通常是每天把运到土地填埋场的废物在限定 的区域内铺散成40-75cm的薄层,然后压实以减少废物的体积, 并在每天操作之后用一层厚15

10、-30cm的土壤覆盖、压实。废物层 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一个单元,即填筑单元。 定义: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 有害气体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 埋占地面积也最小;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 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 圾方法。 填埋单元:垃圾铺散成40-75cm薄层压实日覆盖厚15-30cm砂 质土两者构成的单元。 2.2 卫生填埋场的分类 1、据自然地形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山谷型填埋场:地处重丘山地,库容大;填埋区工程设施 由垃圾坝、渗滤液收集系统、大气系统、防排洪系统、覆土 备料场等组成;垃圾填埋多采用斜坡

11、作业法。 坑洼型填埋场:地处低洼丘地,库容通常较小;填埋区工 程设施由引流、防渗、导气等系统组成;多采用坑填作业法 。 滩涂型填埋场:地处海边或江边滩涂地形,采用围堤筑 路、排水清基等手段辟为填埋场,库容较大;填埋区工程设 施由排水、防渗、导气、覆土场等系统组成;多采用平面作 业法。 2.2 卫生填埋场的分类 2、据填埋场中垃圾降减机理,可分为: 好氧填埋场:在垃圾体内布设通风管网,人工送风;优点 是垃圾稳定快,高温灭菌,蒸发减少或消除渗滤液;不足时 单位造价高,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适用性:干旱少雨的 中小城市;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低的生活垃圾。包头市有 一实例。 厌氧填埋场:无需供氧,垃圾

12、填埋体内基本处于厌氧分解 状态。其优点是投资和运营费低,管理简单,适应性广。应 用较广,如上海老港、杭州天子岭、广州大田山、北京阿苏 卫等。 准好氧填埋场:与好氧填埋的机理、结构、特点等相似, 但供氧是通过自然通风,而非强制鼓风。 2.3 卫生填埋场的特点 无论从环境还是从社会与经济角度看,卫生填埋场的建立 都是必要的。其优点是: 1)是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式; 2)适应性广(垃圾的质和量); 3)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4)运行管理较方便。 其不足是: 1)占地面积大,选址困难; 2)渗滤液处理难度大; 3)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 目前卫生填埋仍是世界各国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 ;而

13、国内因垃圾热值普遍较低、数量巨大和经济实力较弱 等原因,卫生填埋也被普遍采用。 2.4 卫生填埋场的生物降解产物 有机垃圾的微生物降解依次经历好氧分解、兼氧分解 、和完全厌氧分解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 胞外酶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后者再通过好氧分解转化成小 分子物质或CO2和水,并释放热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一般为十至数十天)。其特点是:渗滤液产量较少,有机 质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pH呈弱酸或近中性,CO2开始 产生;渗滤液含一定硫酸根、硝酸根和重金属;产生大量 热,可使温度增加数度至十余度。 2.4 卫生填埋场的生物降解产物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液化或兼氧分解阶

14、段),通常为 好氧分解后的十余天。填埋场内水分渐达饱和,氧气被耗尽, 厌氧环境开始建立。复杂有机物(多糖、蛋白质等)在微生物 和化学作用下水解、发酵,由不溶性物质变为可溶性物质,并 生成VFA、CO2和少量H2。其特点如下:渗滤液的pH继续下降 ,COD升高;渗滤液含较高浓度的脂肪酸、钙、铁、重金属和 氨;气体以CO2为主,少量H2和N2,基本不含CH4。 第三阶段产酸阶段(发酵阶段)。微生物降解第二阶 段积累的溶于水的产物转化为酸(大部分为乙酸)、醇及CO2和 H2可作为甲烷细菌的底物而转换为CH4和CO2其特征为:pH值 很低,呈酸性,而COD和BOD急剧升高; 酸性使无机物尤其是 重金属

15、溶解,呈离子态;渗滤液含大量可产气有机物和营养物 ,可生化性好(BOD5/COD0.4 ),氨氮浓度逐渐升高。CO仍 是该阶段的主要气体,先升后趋缓,有少量H2。 2.4 卫生填埋场的生物降解产物 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前几阶段的产物(乙酸、H2) 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为CH4和CO2。为能源回用的黄金 期一般持续数年。其特点是: 脂肪酸浓度降低,渗滤液的 BOD、COD逐渐下降,可生化性变差,氨氮浓度高,pH值 升高(6.88),重金属离子降低。 甲烷产生率稳定,甲烷 浓度保持在506 5% 。 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填埋垃圾 及渗滤液的性质趋于稳定; 填埋场中的微生物量极度贫乏 。 几乎没有气体产生,即是有,亦以N2、O2、CO2为主。 填埋场的沉降停止。 2.5 场地的选择 通常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治污染的 需要,二是经济合理。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 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加 以考虑。一般要考虑以下诸方面的因素: 2)较好的地质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 ,可处置至少20年填埋的废物量; 3)土壤: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易压实,防渗能力强; 1)垃圾:依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 规模; 4)水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