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2285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_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_董根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第 6期 No . 6, 2007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OCI AL SCIENCES 2007年 11月 Nov .,2007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 ) 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 t 董根洪 内容提要 王阳明在心本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系统的心学无神论思想, 对佛道世界观和鬼 神迷信, 特别是对神仙说和卜筮巫术展开了坚决而深刻的批判。王阳明的无神论思想具有坚 定性与深刻性相统一、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 构成传统 无神论的重要形态。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无神论 传统无神论 重要形态 作者董根洪,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杭州

2、 310012) 王阳明 (公元 1472- 1529年 )作为明代中叶 著名心学家、 思想家, 其职志在 / 破心中贼 0, 而 / 破心中贼0的本质在 /正人心, 息邪说 0, 而/ 正人 心, 息邪说 0的重要内容就是破除当时各种有神 论 /邪说 0。由此, 王阳明提出了丰富的无神论思 想观点,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心学无神论形态, 推动 了中国传统无神论的发展。由于 /左 0的政治思 维的影响, 使得我们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唯 心主义等于有神论的思维定势, 当西方的无神论 史将一系列 / 唯心主义 0哲学家如休谟、 尼采、 叔 本华、 萨特等作为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对待时 , 我 们的无神论

3、史著述却一直将 /唯心主义 0哲学家 排除在无神论思想家行列外 , 从而极大扭曲了 / 唯心主义 0哲学家的思想面貌和无神论发展的 真实历史。事实上, 作为理性典型形态的哲学无 论在本质上还是历史中, 都是无神论的, 因此, 哲 学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反对有神论的无神论形 态 。王阳明的哲学就是典型。本文基于这一哲 学思维, 就王阳明心学中尚未被重视的无神论思 想给予系统揭示 。 一、 /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0 王阳明以 /正人心 0, 倡扬儒家理想道德人格 为宗旨, 建立起了一个以道德精神之/ 心 0为本体 的道德形上学, 即/ 心学0。 王阳明的心学, 以心或良知为第一原理、 最高 存在。它

4、通过把感觉之心与心的感觉 (客体 ) 相 混同, 把感觉之心与道德之心相混同, 把个体之心 与宇宙之心相混同, 从而就把融合感性认识与道 德理性的个体意识夸大、 普遍化为一种绝对的终 极的精神存在, / 心即理 0、 /心即宇宙 0便构成为 王阳明心学的根本命题。而这种心一元论或良知 本体论, 势必将传统有神论 / 邪说0的一切神灵予 以贬黜或否决, 从根本上否定神灵的客观性、 独立 性、 至上性和绝对性。这一理论建构过程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内在相连的环节或方面: 第一, 意之所在便是神, 神灵不是一种客观实 在。王阳明认为 /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 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

5、是物。 0 从发 生论上提出了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不是自源 的客观的, 而是人心所发, 意向所涉的结果, 一切 133 董根洪: 从心本论走向无神论) ) 王阳明无神论思想探析 外物只存在于人的心上, / 夫在物为理, 处物为 义, 在性为善, 因所指而异 其名, 实皆吾之心 也 0。 而否定了外在事物的客观实存性, 也就从 实质上否定了鬼怪神灵的客观性实存性和存在的 可能根据。 第二, 心外无神。既然一切事物 / 皆吾之 心 0, 就必然得出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 理, 心外无义, 心外无善0 的结论。一切皆在心 上, 不在心外, 这就在普遍性上提出了心具有普世 性的特点。 /

6、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 外之理乎? 0 / 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 中, 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 0 神灵自然也 不能存在于心外超脱于良知。就是说, 神灵从根 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神灵不是一种独立存在 的客体。 第三, 良知是鬼神的主宰。由于心或良知是 本体, 一切事物包括神灵都是心的作用结果, 都在 良知的流行发用中, 一切神灵丧失了客观性独立 性, 自然而然也就丧失了以往的主宰性。神灵不 再是造化祸福的主宰, 相反, 却是依赖于良知而存 在的虚拟附属。没有良知的主宰, 也就从根本上 失去了神灵的存在, / 神灵 0只是一个虚置: 充天塞地之间, 只有这个灵明。我的

7、灵 明, 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鬼神没有我的灵 明, 谁去辨它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 我的灵明, 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一切鬼神离却了良知灵明的主宰便失去了存在 性, 一切鬼神只存在于我的良知灵明中。 第四, 良知成鬼成帝。正因为良知的本体性, 使良知具有了绝对性至上性, 而相应的, 神灵赖良 知而存在, 它也就痛失了往日至高无上的权威, 丧 失了绝对性的地位。良知 / 生天生地, 成鬼成帝, 皆从此出, 真是与物无对! 0 l v / 与物无对 0即是讲 的绝对性至上性, 它只属于良知, 而鬼神便只具有 可怜的依附性和从属性, 成为良知的附属和影子。 显然, 王阳明的心一元论或良知本体

8、论总体 决定了: 神灵只能是心的产物, 只存在于良知的流 行发育中, 它不再是超自然超人类的人格化主宰 者, 它失去了客观性、 独立性、 主宰性、 至上性、 绝 对性。也就是说, 传统有神论之神灵已实际被否 定, 神灵已死。 二、 /妙用之谓神0 在王阳明的心学本体论中, 其最高存在的 /心0或/良知0是 /天地鬼神的主宰 0, 它能/ 成鬼 成帝 0, 根本上否定了有神论之鬼神, 但毕竟在形 式上保留肯定了 /鬼神0这一现象的存在。因此, 进一步地, 王阳明便做了使 / 鬼神0范畴无神论化 的改造工作。 王阳明认为, 本体良知具有 /神 0的特性。所 谓神, 不是什么人格化的鬼神之神, 本质

9、上只是本 体良知的 / 妙用 0。 /夫良知一也, 以其妙用而言 谓之神, 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 以其凝聚而言谓之 精, 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 0 l w /神 0只是指良知所 具有的生天生地、 流行发育万物的神妙的功用。 这种 /妙用 0之谓 /神 0, 是因为 /此良知之妙用, 所 以无方体无穷尽, 语大天下莫能载, 语小天下莫能 破者也0。 l x而良知妙用的这种 /神0性不是一般人 所认为的那样是神灵般的神妙性: / 至诚之妙用 即谓之神, 不必言如神0。 l y /不必言如神 0, 充分说 明妙用之 /神0是唯一真正的 /神 0, 妙用之神外不 再有什么其余的神灵之神存在。所以当有人

10、 / 问 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 只是一件, 流行为 气, 凝聚为精, 妙用为神 0。 l z 重申所谓的神只是本 体良知的 / 妙用 0, 否认有神仙家的有神论之 /神0。这就明确排除了其心学中 /神 0的有神论 性质。 与/神 0相连的是 / 鬼0。一般 / 鬼神0往往合 成通用, 统指为传统有神论的一切神灵力量。在 王阳明的心学中, 心外无物, 因此, 也便心外无神, 心外无鬼。神只是心或良知的妙用, 同样, 鬼也依 心或良知而存, 只是心或良知的一种意向。在 5传习录6中, 王阳明师生间就有一段关于 / 鬼0的 对话, 就充分表明了王阳明无神论的鬼论: 澄问: 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11、先生曰: 只是 平时不能集义, 而心有所慊, 故怕。若素行合 于神明, 何怕之有? 子莘曰: 正直之鬼不须 怕, 恐邪鬼不管人善恶, 故未免怕。先生曰: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只此一怕即是心邪, 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 心自迷耳。如人好色, 即是色鬼迷; 好货即是货鬼迷; 怒所不当怒, 是怒鬼迷; 惧所不当惧, 是惧鬼迷也。 l 王阳明针对学生的提问所发表的鬼论, 淋漓尽致 134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 6期 地表明了王阳明否认心外有鬼的思想。 / 迷之者 非鬼迷也, 心自迷耳 0。一切所谓的 / 正鬼 0、 /邪 鬼 0、 /色鬼0、 /货鬼0、 /怒鬼0、 /惧鬼 0等等, 本质 上都是

12、由人自身的心迷所造成的, 心迷之外没有 鬼。这里王阳明不仅揭示了 /鬼 0的 / 心迷 0本质, 实质上也是揭示了形成 /鬼 0的重要认识论根源。 胆小心虚便怕夜鬼, 而迷恋偏执于一端, 也往往会 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狂热幻觉, 从而形成各 种各样的/鬼 0。显然, /鬼0的形成与人的心理状 态、 精神状况等等内在相连。这里王阳明虽然没 有系统揭示 /鬼0产生的心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但他已清楚地看到了人的 /心迷 0与 / 鬼 0之间具 有一种内在相连的本质关系, /心迷 0导致 /鬼 0的 产生, / 心迷 0即成 /鬼 0。这样, 实际上也就告诉 人们走出 /心迷 0, 就不再有 /

13、鬼 0。而所谓走出 / 心迷0, 在王阳明那里也即是 /致良知 0。 /致良 知 0便是人们摆脱鬼神纠缠的根本途径。 我们知道, 王阳明把一生学问凝于 /致良知 0 三字, 认为人们只要能致得良知, 就可一去 /蔽与 害 0, 一切鬼神迷误顿时不复存在, / 所论致知二 字, 乃是孔门正法眼, 藏于此, ,虽千魔万怪眩 瞀变幻于前, 自当触之而碎, 迎之而解。如太阳一 出, 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 尚何疑虑之 有? 0 l | 这里, 王阳明不仅主张 /致良知 0这一 /孔门 正法眼 0与/ 千魔万怪 0、 /鬼魅魍魉 0具有根本对 立性, 肯定了 /致良知 0所具有的否定排斥 /千魔 万

14、怪0的无神论性质, 而且还清晰表明了 / 致良 知 0也是使/ 千魔万怪 0/鬼魅魍魉 0/触之而碎、 迎 之而解 0的锐利武器, / 致良知 0是反对有神论的 根本手段。所谓: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 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0 l 显然, 在王阳明心中, 正人心、 致良 知就内在包含了铲除一切邪说, 否定一切鬼神诸 有神论的工夫内容。 三、 /神仙之学与圣人异0 王阳明致良知, 内在包含着否定有神论的内 容, 而他首先要否定的当然是佛道有神论。 对佛道, 王阳明在年轻时曾沉溺很深, 一直到 三十一岁时, /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 0 l 而

15、归于儒家之正, 并从此开始了对仙释的批判清算。 对佛道的批判, 王阳明首先从世界观高度予 以否定, 这就是否定其虚无的世界观。 先生曰: 仙家说到虚, 圣人岂能虚上加得 一毫实? 佛氏说到无, 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 毫有? 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 佛氏说无从 出离生死苦海上来, 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 意思在, 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 便于本体有 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本色, 便不着些子 意在, 良知之虚便是天之虚, 良知之无便是太 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 色, 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 未尝作得大的 障碍, 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 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何尝又有一物超

16、 于良知之外, 能作得障碍? m u 这里, 王阳明直击佛道的世界观。王阳明认为, 佛 道的根本错误, 是以自己的意思扭曲了本体, 将自 己主观的 / 意思 0强加于本体之上。这样, / 便于 本体有障碍 0, 人们就很难获得对本体的真切体 悟。而佛道加于本体之上的主观 /意思 0就是其 工夫之私。道家把世界本质归结为/ 虚0, 然自己 却刻意于 /养生 0工夫以追求长生久视; 佛教把世 界的本质归为无归为空, 然其工夫却追求自身对 生死苦海的解脱。这都有悖于 / 虚无的本色 0。 王阳明自认其致良知工夫, 才是真正做到了 / 虚 无0, 但这种 /虚无 0不是如佛道一样把天地万物 /虚无 0化, 而是指不加入自己的私意于本体上, 一任日月风雷山川民物现实万物自然而然地 / 发 用流行0。这里, 王阳明从两个方面驳斥了佛道 世界观: 一是从其虚无本体与 / 意思 0工夫之间的 矛盾性上, 一是从佛道 /虚无 0本体把日月风雷山 川民物视为/障碍0予以否认, 与儒家 /良知 0本体 视日月风雷山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