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1883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综述(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n营养与肥胖 n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n营养与高血压 n营养与糖尿病 n营养与痛风 n营养与免疫性疾病 n膳食、营养与癌症 n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基础(自学)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一、肥胖的定义、诊断及分类 (一)肥胖的定义 n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 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 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 例的一种状态。 n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二)肥胖的诊断方法 n人体测量法(BMI) n物理测量法 n化学测量法 n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kg/m2) n我国的标准24为超重;28为肥胖 中国

2、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推荐建议 年龄龄(岁岁)超重(男)肥胖(男)超重(女)肥胖(女) 7174192172189 8181203181199 9189214190210 10196225200221 11203236211233 12210247219245 13219257226256 14226264230263 15231269234269 16235274237274 17238278238277 18240280240280 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 (三)肥胖的分类 n遗传性肥胖 q遗传物质 n继发性肥胖 q脑垂体-肾上腺发生病

3、变、内分泌紊乱或其他疾病、 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 n单纯性肥胖 二、肥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 内因主要遗传 外因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 生活舒适 活动减少 饮食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 肥胖本身引起的症状 气喘 疲劳 多汗 睡眠困难 腰痛 髋、膝关节痛 抑郁 消化不良 尿失禁 月经失调 不孕、不育 多毛 对智力的负面影响 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一)对儿童的危害 1心血管系统 n肥胖可导致儿童全血粘度增高;血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等浓度显著增 加。 n血压升高、心功能变化 2呼吸系统 n混合型肺功能障碍 3内分泌、免疫系统 n内分泌 n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4体力智力、生长发育 (二)对

4、成年人的危害 心血管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 不孕、不育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2型糖尿病 中风 骨关节炎 癌肿 四、肥胖的流行病学 n欧洲中年人肥胖率为15%21% q东欧国家较为严重,其中有些国家妇女的肥胖率高 达40%50%。 n美国的体重超重率33.3%,肥胖率22%。 n发展中国家肥胖病正急剧增多。 n我国2002年调查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 为7.1%。 能量摄入 能量消耗 为什么会肥胖? 五、肥胖的预防与治疗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量 1) 节食疗法 12001800kcal/d 2) 低能量疗法 6001000kcal/d (最低安全 水平) 3)

5、 极低能量疗法 200600kcal/d (住院治疗 ) 蛋白质25、脂肪10、碳水化合物65 n控制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q蛋白质25%,脂肪10%,碳水化合物65% 2. 运动疗法 长时间 低强度 有氧运动 1) 运动方式 2) 运动强度 3) 运动时间 3. 药物疗法 食物抑制剂 副作用 4非药物疗法 第二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n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 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 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 n包括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 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脑血管 疾病以及其他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等 n危害最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6、性冠心病、高血压 和脑卒中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n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 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 失去弹性、官腔缩小。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血浆中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n脂类分为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和胆固 醇 n血浆中的脂类运输 q白蛋白结合 q脂蛋白结合 n脂蛋白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 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2.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n膳食Fat总量 n膳食脂肪的不同组成 q脂肪酸的饱和程度 q脂肪酸碳链长度不同 (1)SFA n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

7、 几乎不升高血液胆固醇 q中、短链(C60-C100)、硬脂酸(C180) n豆蔻酸 (C140)、棕榈酸 (C160) 、月桂酸 (C120) 升高血液胆固醇 q抑制LDL受体活性 (2)MUFA n油酸(C181) n地中海膳食 n橄榄油、茶油降低血总胆固醇和LDL,但不 降低HDL-C (3)PUFA nn-6系列TG LDL-C HDL-C q增加LDL受体的活性 nn-3系列TG、血浆总胆固醇、HDL q阻碍TG渗入VLDL中 n亚油酸和EPA、DH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 (4)反式FA (trans-fatty acid) n顺式脂肪酸的异构体 n主要来源人造黄油和起酥油 n反式FA与

8、SFA一样可LDL但HDL n经常摄入反式FA的妇女日后患心肌梗死危 险性最高,男性也有类似结果 3. 膳食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n外源性约占30-40%,内源性由肝脏合成 n肝脏胆固醇合成限制酶HMG-CoA还原酶 n个体差异 4.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n强乳化剂 5.植物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n与胆固醇竞争 5.植物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n植物固醇 CHO摄入过多Fat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 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高胰岛素症 肝脏合成TG 肥胖 HDL 高脂血症 尤其型 高脂血症 VLDLTG 贮存游离 我国CHO摄入较多高甘油三酯血症较多 (二)膳能量、CHO与动脉粥样硬化

9、 (三)膳食Pro与动脉粥样硬化 n高动物蛋白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n一些氨基酸可影响心血管的功能 q牛磺酸 q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四)维生素、矿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1.维生素E n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作用 n机制 q抗氧化作用 q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和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 2.维生素C n羟化反应 q参与胆固醇代谢成胆酸 n参与胶原合成 n抗氧化 n大剂量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 构和功能 3.其它维生素 n维生素B6、B12、叶酸缺乏可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浓度增加 n尼克酸在药用剂量下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升高HDL、促进末梢血管扩张的作用 n维生素B6与构成动脉

10、管壁的基质成分-酸性粘多糖 的合成以及脂蛋白酯酶活性有关 4.矿物质 n镁 q心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有重要作用,还能改 善脂质代谢并有抗凝血作用 n钙 q降低动物血胆固醇 n铬 q降低血清胆固醇和LDL,提高HDL含量 n铜 q缺乏血胆固醇升高 n碘 q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着 n硒 q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q前列腺素 n锌 q过多锌可降低血中HDL含量 n铁 q过量铁可引起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和心衰等 (五)其它膳食因素 1.酒 n少量饮酒 HDL n大量饮酒 甘油三酯和LDL。 2.茶 3.大蒜和洋葱 nTC降低和HDL升高 4.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食物 7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大蒜等) 6饮食

11、清淡、少盐 (6g)和少饮酒 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3提高植物性Pro摄入,少吃甜食 2限制Fat和Chol (300mg) 1限制总E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动脉粥样硬化预防 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 (八)营养防治原则 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三节 营养与高血压 n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 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n原发性高血压 n继发性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超重和肥胖 n体重减轻9.2kg可引起收缩压降低 6.3mmHg,舒张压降低3.1mmHg。 n机制 q肥胖引起高血脂、脂肪组织增加导致心输出量 增加、

12、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以及胰岛素抵抗增加 。 2.食盐 n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显著相关 n引起高血压不仅与Na+有关,而且与Cl-也有关, 用其它阴离子代替Cl-的钠盐并不引起血压的升高 。 n非氯离子的钠盐不引起血压升高可能与它们不能 增加血容量有关。 n氯化钠摄入后增加血容量,从而引起血压升 高机制 (1)盐的增加使体液渗透压增高,下丘脑的饮水中 枢产生渴觉,从而增加饮水; (2)体液渗透压增加还可使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释放利尿激素,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 吸收。 n氯化钠导致血压升高的其它机制: (1)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输出量 (2)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Na+的转运

13、(3)增加细胞内钙 (4)干扰血管内皮细胞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的合成,导 致血管收缩性增加,外周阻力增加。 3.钾 n膳食钾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n机制 q促进尿钠排泄 q抑制肾素释放 q舒张血管 q减少血栓素的产生等作用有关 4.钙 n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增加钙摄入可引 起血压降低 n每日钙摄入量低于600mg就有可能导致血 压升高 n钙能促进钠从尿中排泄可能是其降压作用机 制之一。 5.镁 n摄入含镁高的膳食可降低血压 n机制 q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 q减少细胞钙摄取而引起细胞浆内钙降低 q促进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前列腺I2的产生 6.脂类 n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q临床研究发现,

14、每天摄入鱼油4.8g可降低血压约 3.01.5mmHg。 q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前列腺素的代谢、改变血管内皮细胞 功能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7.蛋白质 n色氨酸和酪氨酸可引起血压降低。 n牛磺酸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和高血压患者均有降压作 用。 8.碳水化合物 n简单碳水化合物可升高血压 9.酒精 n饮酒和血压呈“J”型关系 n机制 q与酒精刺激交感神经活动 q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 q抑制细胞Na+-K+-ATP酶活性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升高 q血管阻力增加等 二、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n控制体重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减低 28%40% n减轻体重的措施 q一是限制能量的

15、摄入 q二是增加体力活动 2.改善膳食结构 (1)限制膳食中的钠盐 n限盐前的血压越高,限盐降压的作用越明显 n建议正常人每天摄盐量该在5g以内。高血压患者 盐的摄入量应在1.53.0g。 (2)增加钾的摄入 n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新鲜绿色叶菜、豆类和根茎 类、香蕉、杏、梅等。 (3)增加钙、镁的摄入 n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豆类等 n富含镁的食物:各种干豆、鲜豆、蘑菇、菠菜、桂 圆、豆芽等 (4)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 n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或更低 n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比例应为1:1:1。 (5)增加优质蛋白质 n鱼类蛋白质可使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 n酪氨酸也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n大豆蛋白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 的作用 (6)其他 3.限制饮酒:建议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酒量在 25g/d以下,必要时完全戒酒。 第四节第四节 营养与糖尿病营养与糖尿病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