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91845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13 说明文阅读复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说明文阅读 十三 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 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八 把握说明对象 或说明内容 筛选提炼文 中的信息 理清说明顺 序 品味说明文 语言 分析说明文 段落的作用 补写相关语句 辨析说明方法 及其作用 结合文本分析 ,解决实际问 题 中考高频考点梳理 1“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这说明了什么 ? (2分)【题型1】 典例(2016河北改编7分) 学 中考高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正文见点拨中考126页 示例一:中国的“姓”,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示例二:母系氏族社会,“姓”代表母系血统。 示例三:母系氏族社会,“姓”是按母系血缘来区分的。

2、(2分) 课时典例一 一定要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然后再深入分析并概括出答案 。该句出现在第一段,纵观全段,谈这个问题的文字在这句话之 前。可以概括出这个“女”字旁源自于“母系”一词,然后再围 绕“母系”一词进行总结概括。 【考点一题型变式】 题型2.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题型3.(原创)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姓氏。 题型4.简要概括全文或者某段的说明内容。 题型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的作用。 1阅读方法解密 说明对象是指文章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说明内容主要包括说明对 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特征概括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 手:直接从文中找:找题目中的修饰语、段

3、首的总括句和结尾的总 结句。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对象特征不明显的,需抓住最能揭示 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概括。【对应题型2】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方法拓展 判断说明对象法。说明对象是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名词 或名词性短语,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看题目:物名性的标题,标题 即说明对象。看首段:第一段往往会揭示说明对象。看首括句或中 心句:段首概括句或中心句往往揭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对应题 型3】 说明内容概括法。概括全文说明内容基本步骤:确定说明对象;找 中心句,如没有,需要准确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归纳整理,用规范 的语言简洁作答。概括某段说明内容的

4、步骤:找出某段的中心句(段首 ,段尾,段中);整合中心句,提取关键词,归纳概括。【对应题型4 】 说明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有:交代说明对象;指出说 明对象的特征;表达上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答题时要联系具体说明内容和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对 应题型5】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秦晋之好”能够成为婚姻代名词的原因 。 (2分)【题型1】 示例一: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秦国 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 成为婚姻的代名词。示例二: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 世代通婚

5、,因此成语“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名词。(2分) 抓住第二段中的关键句“ 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 姓不婚的制度”“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 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成语秦晋之好 因此成为婚姻的代名词”来总结概括。 【考点二题型变式】 题型2.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1阅读方法解密 筛选信息题答题技巧。筛选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如下:根据题干 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在文中的范围 ;整合信息,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除了摘取文中的信息外, 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 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

6、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合并, 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类似的词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 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 了”“还有”“此外”等。【对应题型1】 2方法拓展 代入原文法。代入原文法主要是针对考查理解文意的题。做题步骤是 :根据相关表述找到原文出处,仔细阅读并分析原文和相关表述的异 同之处,由此判断出正误。【对应题型2】 考点二 筛选提炼文中的信息 3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请 简要说明。(3分)【题型1】 先介绍母系氏族社会姓氏的产生与区别;再介绍夏、商、周三 代姓氏功能的新变化;最后介绍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

7、合为一的 情况。 找到有关时间的词语进行梳理即可。文中先后提到“母系 氏族社会”“夏、商、周三代”“秦汉时代”,形成了一个清 晰的时间脉络。 考点三 理清说明顺序 【考点三题型变式】 题型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 题型3.选文(某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题型4.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阅读方法解密 说明顺序判断四法。判断说明顺序是中考常考的考点之一。一般 从以下四点入手:弄清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的内涵及其特征 ,对照顺序的特征来判断顺序类型;区分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 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事理说明 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抓标

8、志词判断,如以时间或空间顺序进 行说明的文章,常会出现表示时间或空间方位的词,采用逻辑顺 序的文章经常会有“首先”“其次”“再次”等标志词; 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归纳每部分的 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再加以分析。【对应题型2、3 】 2方法拓展 说明文段落(词语)顺序能否调换分析法。判断说明文段落(词语) 顺序能否调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原文采用顺序进行 说明,调换后不合逻辑;与前、后文的相照应;与人们 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致; 段落(词语)之间是递进关系,逐渐深入,不能互换。值得注意的 是,此类题目的答案一般是不能替换。【对应题型

9、4】 考点三 理清说明顺序 4(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题型1】 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 不能删去。“大约”表示推测,“姓与氏混合为一”没有确 定的年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四 品味说明文语言 【考点四题型变式】 题型2.从文中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句子)并体会其 作用。 考点方法点拨:揣摩用语的准确性。多考查在句中起修饰、限制 作用的词语,如表程度、范围的词语。结合语境分析。将加点词 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把握说明文语言 的通俗性、生动性。有些说明文为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具体,把深 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业性的东西说

10、得更生动,一般会使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理解其语言的含义时,就要把生动形象的语言还原成 它本来的意思。 考点四 品味说明文语言 【答题模板】 模板1: 表态。(一般回答不能);定性,即解释这个词或带词 解释句子(词表示意思);若删去(替换),句子有何改变 (变成了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特点。【对应题型1】 模板2:先解释词语(句子);该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说明 对象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征。【对应题型2 】 练 课时考点对应练练会河北模拟 (2016河北省初中文化课毕业考试13分) 杰出的建筑师正文见点拨中考128-129页 1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

11、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 概括。(3分)【考点一】 安全(隐蔽) 舒适 稳固(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考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从“这个隐蔽的道”“只 有蟋蟀稳固的家庭住所”“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 适而建的”等中筛选出关键词即可。 示例:不能,(1分)因为“最多”表示最大限度,用在原文中 是指这个隐蔽的隧道最深处不超过九寸,不是很深,(1分)去 掉后就变成这个隧道深九寸,不合实际,语言不准确,不符 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分)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文句判断“最多”是一 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强调了蟋蟀住所隧道长度的极限,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能否去掉?为

12、什么?(3分)【考点四】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 人的一根手指头那样。 3文章第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考 点一】 不能删去,(1分)第段主要介绍狐狸、獾猪和兔子的洞穴 ,与蟋蟀的洞穴形成对比。(1分)突出蟋蟀的建筑技巧之高 (1分)。 本题考查说明文段落的作用。主要从第段的内容和作用 上面分析。 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本文有何区别? (4分)【考点四】 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 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 。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 卵用的

13、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 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 辞海中的文字显得平实准确,趣味性不强,(2分)而本 文的语言富有文学性,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带有明显 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2分) 4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从生动性、准确性等切入来 答即可。 典例(2012河北改编11分) 学 中考高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植物的抗旱本领正文见点拨中考129-130页 课时典例二 1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引出说明对象,(1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1分 ) 本题考查说明文开头的作用。明确说明文首段常

14、见作用。 锁定文章首段,抓住关键词句“一直不浇水”“六年”“它依然 活着”“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 的抗旱本领”等进行分析,可知其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植物 的抗旱本领,同时通过写“有趣的实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阅读方法解密:说明文段落作用分析法。对说明文段落作用的分析, 需从下面三个方面思考:从结构方面考虑。首段:引出说明对象或 说明对象的特征,领起下文,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中间段:承上启 下;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 。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 故事,还有使说明内容更生动,更利于读者理解的作用。 考

15、点五 分析说明文段落的作用 2根据文段内容,为第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示例: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3分) 本题考查补写相关语句。根据题意明确补写句子的位置, 继而确定补写的内容,是补写中心句还是根据说明方法补写内容 。锁定第段内容,补写的句子在开头,应该是本段的中心句。 按照第段、第段第一句的句式,概括第段内容。 阅读方法解密:补写题答题技巧。补写句子类的题,若所要补写 的句子在开头或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句,分析文段的内容 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补写,句子概括性要强,且最好同其他中心 句的句式一致;若根据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则补写的内容要紧 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说明方法。 考点六 补写相关语句 3.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题型1】 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要知道常见的说明方法及 其作用。注意题干中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就是要答使用最多的 说明方法。第段举了“野莴苣”和“光棍树”的例子,第段举 了猴面包树和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的例子这些例子都说 明了植物的抗旱本领。 举例子。(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植物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2分) 【考点七题型变式】 题型2.(原创) “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 常有1015米高,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