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788861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硝制备区泵类检修工艺规程1 离心泵检修1.1.1.1 离心泵检修项目2 清扫离心泵外壳、机座,检查有无裂纹和损伤;3 清扫叶轮锈垢,检查腐蚀、磨损情况,测量叶轮与口环的间隙是否符合规定,晃动度是否合格,口环有无损坏;4 检查泵轴有无裂纹、磨损及腐蚀轴头丝扣、键槽是否完好,配合紧力是否适中;叶轮与轴的配合是否符合标准;5 检查测定泵轴的弯曲度,检查轴承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转子的静平衡试验;6 检查轴套、机械密封(或水封环盘根卡兰)的磨损情况;7 清扫洗刷全部零部件,疏通壳体水封来水管道,清扫油室更换润滑油脂;8 更换各密封垫圈及密封材料;9 检查联轴器有无裂纹损伤,修整更换后重新找正联轴器。9.

2、1.1.1 离心泵的拆卸与安装顺序10 拆下对轮(联轴器)的安全护罩,分开对轮(联轴器);11 拧下油室放油孔堵,放尽旧油;12 将泵进出口短节卸下,拆除压力表;13 拆下泵地脚螺栓,将泵运至检修场地;泵地脚垫片要分清做好记号,保管好;14 拆下端盖螺丝取下端盖,测量垫片厚度做好记录;15 拆下轴头母,取下叶轮和键销;16 卸下机械密封(或松开轴封压兰,取出盘根及水封环);17 拆开轴承室前后端盖测量垫片厚度并记录;18 拆除泵轴,取下对轮、卸下轴承室端盖;19 取下轴承及间距套;20 至此泵解体完毕,安装时逆向进行即可。20.1.1.1 离心泵检修的一般质量标准21 泵的全部部件、零件应完整

3、无缺陷,经清扫、清洗和刮削后,表面应光洁、无污垢和铁锈;泵体和泵基座、基础外观应完好整洁;22 叶轮和轴套的晃动度不大于0.05mm;23 轴的弯曲度最大不超过0.05mm轴颈的最大磨损不得超过2mm有机械密封的轴或轴套不得有磨损,其粗糙度应小于1.6um;24 叶轮径向偏差不大于0.2mm,叶轮与轴为动配合,间隙在0.03mm0.05mm之间;25 水封环与叶轮的径向间隙通常为0.2mm0.3mm,轴向间隙为0.5mm0.7mm,安装紧力为0.03mm0.05mm;26 叶轮与泵外壳侧的轴向间隙2mm3.5mm,对于没有密封环的泵,叶轮入口侧的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均在0.3mm0.6mm之间;

4、27 机械密封安装时弹簧紧力应适当,轴的窜动量要小于0.5mm,轴或轴套与机械密封接触面粗糙度小于1.6um动静环接触面粗糙度小于3.2um,装配后其端面跳动误差小于0.06mm,(盘根密封时,填料室内的盘根挡套与轴或轴套的间隙为0.3mm0.5mm;压兰与轴或轴套保持同心,其间隙为0.40.5mm;压兰外圆与泵壳盘根合的径向间隙为0.1mm0.2mm;28 滚动轴承与端盖的推力间隙,应保持为 0.25mm0.5mm之间;轴承外套与轴承配合紧力不大于0.02mm;29 联轴器安装时其同轴度与平行度均不大于0.05mm,联轴器中间间隙不大于4mm。30 多级泵检修30.1.1.1 多级泵检修项目

5、31 小修标准项目如下:a) 泵的轴封检查;b) 中心检查。32 大修标准项目如下:c) 泵主轴测弯曲;d) 叶轮口环与密封环的间隙测量检查;e) 导轴承与轴承套的间隙测量检查;f) 泵的转子总串量检查;g) 泵与电机对轮中心检查;h) 叶轮外观检查无垢、无腐蚀、无冲蚀等。32.1.1.1 检修步骤和工艺方法33 拆卸工序34 首先办理好工作票、使电机断开电源、泵切断电源;35 拆卸影响泵拆卸工作的管道;36 拆下对轮联接螺栓、吊走电机;37 拆下泵吐出口座与泵筒体结合面上的螺栓;38 拆下泵的对轮盘根压盖、并将轴封盘根全部挖出;39 将泵吐出座与上接管及导流壳等全部从筒体中吊起来;40 用专

6、用工具,夹在露出的第一节扬水管连接法兰下,安装好后整体放下泵;41 松下泵吐出座与第一节的扬水管法兰联接螺栓,将吐出座从轴中抽出、放置安全位置;42 拆下中间连轴器的法兰连接螺栓,拆下中间轴;43 拆下中间轴承体;44 依次拆下各级扬水管和中间轴;45 拆完最后一级扬水管和中间轴后,连同叶轮和导流壳一起,放在地面上;46 松下末级导流壳的联接螺栓,取下末级导流壳;47 拆下固定叶轮的卡环及螺栓,将未级叶轮从轴上取下;48 依照上述方法,逐级拆下导流壳和叶轮。49 清理检查工序50 清理叶轮表面及流道,清理各级导流壳及结合面,测量口环与密封环的间隙;51 清理主轴表面,测量主轴弯曲;52 清理导

7、轴承和轴承套,并测量其间隙,不合格更换;53 清理检查泵吐出座结合面及填料室。54 装配工序55 泵的各部件配合面都已清理测量合格;56 将泵的主轴平放在垫子上;57 首先将次级叶轮后的轴承套装在相应的位置上,再装上次级叶轮,并固定;58 从泵吸入侧装上首级螺旋壳,首级叶轮及定位套并拧紧轴端螺帽;59 再将次级导流壳从主轴的高压侧穿过来与首级螺旋壳联接上;60 依上述工序组装下一级叶轮,轴承套、导流壳直至装完最后一级导流壳,并安装好支撑泵体的专用工具;61 将组装完后的泵体吊起放入泵坑中,泵体被专用工具支撑在泵座基础上,检查泵转子总串量;62 把传动轴与主轴用法兰联轴器固定好,装配好中间轴承的

8、轴承套;63 装配连接好上、下扬水管;64 依次装配好中间轴,扬水管,中间轴承;65 把泵吐出座与上部扬水管联接,轴从传动端穿入盘根压盖;66 组装上泵的对轮,至此泵已全部组装完毕;67 将组装完的泵放入泵座上,并将吐出座与泵体基础固定好;68 电机支架就位后,找出电机支架的水平并固定;69 电机就位,移动电机来调整中心。根据泵的总串量和对轮间距,调整泵电机上的调整螺母,调整好提升量,联接对轮。69.1.1.1 检修质量标准70 叶轮:叶轮表面无垢,无腐蚀、无冲蚀、无砂眼等缺陷;71 叶轮口环间隙:0.5mm;72 轴弯曲度: 0.4mm;73 泵转子总串量: 8mm16 mm;74 转子提升量:4mm9mm;75 轴承套与导轴承的间隙 :0.9mm;76 中心偏差:周向0.5mm、径向0.5mm;77 泵座水平度: 0.05mm。78 高流量循环泵入口双筒滤网清理79 将滤网切换至备用滤网运行;80 拆开滤网桶、取出滤网;81 用除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82 甩干滤网残水,保持滤网清洁;83 装入滤网、拧紧滤网桶盖螺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