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7581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17—18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第二学期学情阶段检测高二语文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 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 才能 、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A.领略 孜孜不倦 登峰造极B.领悟 持之以恒 登峰造极C.领略 持之以恒 登堂入室D.领悟 孜孜不倦 登堂入室2.下列诗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C.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D.糁径杨

2、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诗功夫在诗外, 。 , 。 ,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梁衡把栏杆拍遍) 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诗歌之效在诗外 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A. B. C. D.4.对下列对本学期所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牢:古代君王、诸侯祭祀时,牛、猪、羊三牲全备称“太牢”。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

3、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C.逆鳞:传说中龙的颈部生有倒鳞,只要触到倒鳞,龙就会变温和。D.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做好成品油的生产和调运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的稳定。 C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受制于物力、财力等因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使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

4、部分史学家几乎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5分)羊祜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及长,博学能属文。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

5、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耍,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

6、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四辟从事、秀才 辟:征召B.以怀柔初附 怀柔:安抚、笼络C.率部曲而降 部曲:部署D.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 赡:资助7. 下列对

7、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才,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的俗称,是和科举制度中最低级的功名。B.颜子,即颜回,也称颜渊、子渊。孔子最得意的门生。C.庠序,古代泛称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D.九族:九代家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后所指诸说不同,可泛指亲属。8.请依据两段叙述的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4分)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2)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4)使者还报,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5)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8、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10分)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固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断亭上写了本词。10.词的上阕运用“杜字”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11.请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四、名句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9、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2)蟹六跪而二鳌,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_,多于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宫赋)(4)是处红衰翠减,_。(柳永八声甘州)(5)_,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6)梦里不知身是客,_。(李煜浪淘沙令)(7)临渊羡鱼,_。(班固汉书)(8)子曰:君子固穷,_。(论语)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音乐会德布鲁诺弗兰克我以前是个音乐会经纪人,我曾认识两个声誉不相上下的男中音歌手,一个叫卡拉,一个叫阿尔德林格,他们之间敌意很深。我记得一生中安排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我心里感到挺得意,因为场子里坐得满满的只有第一排正中的一个座

10、位空着。最后那个人总算来了他是个无法形容的怪人,已届中年,脑瓜全秃了,脸上有一种阴郁而又困倦的表情。卡拉走上台去,听众用热烈、由衷和长时间的鼓掌来欢迎他。卡拉先唱了救世主中的咏叹调,然后是巴赫的合唱曲第59号,这是巴赫的二百首合唱曲中最难唱的一首。他唱得挺出色,把雍容肃穆的情调表现得十分完美,听众高兴极了。我从舞台门上的小玻璃窗朝外望,看到前边几排的听众既快活、又赞叹,并且激动。只有第一排中间的那个晚到的人仿佛无动于衷。他兴致索然地坐在那儿,脸上毫无表情;卡拉唱完以后,他也不拍手。尽管卡拉瞅着他,他还是冷冰冰地对周围听众欣喜若狂的情形熟视无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演出的第一部分至此结束,暴风雨般

11、的欢快的掌声传到我的耳际。卡拉筋疲力尽而又恼怒地走进我所在的小房间。他问道:“你看见第一排那个人没有?”“你究竟说些什么呀?快谢幕去吧,喝彩声快把房子都震坍啦。”卡拉抹了下额上的汗,拿起乐谱出去了。狂风骤雨般的掌声忽然停止了,卡拉继续唱。听众都站起来了,他们高声喝彩,并且挥舞着双手。可是卡拉立刻离开了舞台。“看见没有,他仍然坐在那儿,就像个石头人似的!我没法感动他!没法用歌声拨动他的心弦!没法对他产生任何影响!”他对我说,接着就解开衬衫的扣子,把一块湿布盖在胸前。他说:“我想叫那块朽木爆发出火星来不成功便成仁吧。”卡拉的紧张和焦虑也感染了我,他使出浑身解数唱着,然而由于一位听众不肯动容,所以他

12、在运用自己娴熟技巧时丝毫不感到愉快,而且没法领略大获全胜的滋味。这个鬼东西也许是拿了别人给他的赠券上这儿来的,要不就是个白痴,或者是个卑鄙的势利小人。我觉得这是骄傲的意志跟迟钝的人在搏斗。反正不管怎样,只剩下最后一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卡拉的拿手好戏,其中跌宕回环,变调很多,一会儿是疾风暴雨似的大段唱词,一会儿是亦庄亦谐的说白。“给本城的杂役让路”卡拉冲着面前那张木然的脸唱道。观众着迷了,他们既高兴又激动,屏住气息静静地听着。可是我在后台却开始感到害怕,我拿起观剧望远镜,仔细端详着敌人的脸。连一点儿表情都没有!难道他连笑也不会?他肯定毫无人性!卡拉的声音有些异样,我更加聚精会神地听着,他唱得感

13、情十足,我简直不知道他是怎样把这首难处理的咏叹调推向高潮的。我看到他的肩膀在抽动。似乎只在为一个人唱歌他直对着那家伙的脸唱着。突然,他上身前倾我猛地拉开门,向卡拉冲过去,大家都站起身,只有第一排正中那个家伙依然无动于衷地端坐着。卡拉是朝着他倒下去的,脑袋就横在他的脚边。我跪下去,把他抱起来。一缕血丝从他嘴边往外淌,他死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坐在前排中央的人,是阿尔德林格派来的,是个不幸的人一个既聋又哑的残废人。(选自世界文学,有删改)13文中卡拉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14文章第段写卡拉紧张与焦虑,在情节结构上与上下文有何关联?(4分)15文中“我”对那个坐在第一排中央的人的情

14、感态度前后有何变化?请简析变化的原因。(6分)16有人认为本文结尾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试结合文本对这种说法作具体分析。(6分)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何为风度张炜有人认为陶渊明是“魏晋风度”的最后一片风景,这样讲虽然有点夸张了,但却不可以否认诗人的“风度”,不可以否认他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和象征。魏晋在陶渊明之后还延续了很长时间,仍有大量得到记录和未能得到记录的事迹和抉择。“魏晋风度”的“风度”两个字可作何解?首先,“风度”当是一种尊严,没有尊严何来“风度”?所以尊严问题从来都是人生的至大问题。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保持尊严,但前提是它的最终不可丧失。在一个缺乏公正的生存环境里,所谓人生就是尊严不停地被践踏,却要不停地在各种机缘中唤起和保护的一个过程,这其中包含了所有幸与不幸,所有的悲剧喜剧,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与命运有关的一切。“魏晋风度”实际上就是讲在嗜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面前,如何保持尊严的一个命题。陶渊明所体现的“风度”,最突出的就是他直到饿死,仍然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底线,没有失掉尊严。社会政治的黑暗促使一些魏晋人物发生了内在觉醒,他们从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转向了对生命本身的珍惜、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如有人试图以清谈、玄学、饮酒、炼丹这样具体的率真、放诞、飘逸的生活态度,来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