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17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电磁学第三章 恒定电流(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电场中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其内部的场强为零,内部 没有电荷作定向的宏观运动。 如果把导体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则导体内任意两点之间将维持恒 定的电势差,在导体内维持一个 电场,导体内的电荷在电场力的 作用下作宏观的定向运动,形成 电流。 第三章 恒定电流 U v 3-1 电流 电流密度 一、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 在导体内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载流子) 在半导体中是电子或空穴 在金属中是电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是离子 在导体内要维持一个电场,或者说在导体两端要存在有 电势差 2、电流的方向 S I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定义为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移 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3、 电流强度

2、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标量,用 I 表示。 单位:库仑/秒=安培 国际单位制基本量 毫安(mA)、微安(A) 4、电流强度与电子漂移速度的关系 n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密度 e电子的电量 vd假定每个电子的漂移速度 在时间间隔dt内,长为dl=vddt、横截面积为S 的圆柱体内的 自由电子都要通过横截面积S,所以此圆柱体内的自由电子 数为nSvddt,电量为dq=neSvddt 通过此导体的电流强度为 1、引入电流密度的必 要性: 描述电流分布的物理 量电流密度。 2、定义: 电流密度矢量的方向为空间某点处正电 荷的运动方向, 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

3、内该点附近垂直与电荷运动方向的单位 截面上所通过的电量。 二、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与电荷运动速度的关系 设q0 vdt P 3、电流强度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通过任意截面的电流 4、电流线 在导体中引入的一种形象化的曲 线,用于表示电流的分布 规定: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 与该点的电流密度方向相同;而任 一点的曲线数密度与该点的电流密 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恒定电流条件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闭合曲面向外流出的电荷,等于此闭合 曲面内单位时间所减少的电荷 1、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对于任意一个闭合曲面,在单位时间内从闭合曲面向外 流出的电荷,即通过闭合曲面向外的总电流为 电

4、流的连续性: 单位时间内通过闭合 曲面向外流出的电荷 等于此时间内闭合曲 面里电荷的减少。 电流连续 性方程 2、恒定电流条件 电荷不随时间变化 电流线连续地穿过闭合曲面 包围的体积,稳恒电流的电 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 ,永远是连续的曲线。 当导体中任意闭合曲面满足上式时,闭合曲面内没有电荷 被积累起来,此时通过导体截面的电流是恒定的恒定 电流的条件。 1. 稳恒电流的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2.导体表面电流密度矢量无法向分量。 当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时, 导体中就有电流通过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I 与其 两端的电势差U(=V1-V2)成 正比一段均匀电路的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对金属或电解液成立 对于

5、半导体、气体等不成立,对于 一段含源的电路也不成立 G 电导(S西门子) R=1/G电阻(欧姆) 1、欧姆定律 U R I + _ 3-2 电阻率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一、电阻率 欧姆(Georg Simom Ohm,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他从1825年开始研究导电学 问题,他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测定通过导线 的电流,并采用验电器来测定电势差,在 1827年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欧姆定律。 电流和电阻这两个术语也是由欧姆提出的。 2、电阻定律 对于粗细均匀的导体,当导体的材料与温度一定时,导 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r :电阻率 g =1/r :电导率

6、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叫作电阻的温度系数,单位为K-1,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电阻率的数量级: 纯金属:10-8 .m 合金:10-6 .m 半导体:10-510-6 .m 绝缘体:1081017 .m 4、应用: r 小用来作导线 r 大用来作电阻丝 小制造电工仪表和标准电阻 大金属电阻温度计 二、超导体 2、超导现象的几个 概念: 有些金属在某些温度下 ,其电阻会突变为零。 这个温度称为超导的转 变温度,上述现象称为 超导现象。在一定温度 下能产生零电阻现象的 物质称为超导体。 1、超导现象的发现 超导体最早是由荷兰物理学家昂 尼斯于1911年发现的。他利用液 态氦的低温条件,测定在低温下

7、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观察到 汞在4.2K附近时,电阻突然减少 到零,变成了超导体。 在低温物理作出的杰出贡献,获 得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迄今为止,已发现28种金属元素(地 球的常态下)以及合金和化合物具有 超导电性。还有一些元素只高压下具 有超导电性。提高超导临界温度是推 广应用的重要关键之一。超导的特性 及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三、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在导体中取一长为dl、横截面积为dS的小圆柱体,圆柱体的轴 线与电流流向平行。设小圆柱体两端面上的电势为V和V+dV。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截面dS的电流为 dS V V+dV dl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通过导体中任一点的电流 密度

8、,等于该点的场强与 导体的电阻率之比值 例1、一块扇形碳制电极厚为 t,电流从半径为 r1的端面 S1流 向半径为 r2的端面 S2,扇形张角为,求:S1 和 S2面之间的电 阻。 解: dr 平行于电流方向,dS 垂直于电流方向。 r1 r2 t S1 S2 四、电流的功和功率 稳恒电流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间隔 dt内,通过空间各点的电量 dq相同。 电场力对导线A、B内运动电荷做的功 等于把电量 dq从A 移到 B所做的功。 1、电场力作功 若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则当电量为q=It 的电 荷通过这段电路时,电场力所作的功为 单位:焦耳(J) 2、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单位:瓦特

9、(w) 度(千瓦时,) 3、焦耳定律 4、热功率密度单位体积所消耗的功 即Q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若电路中只含有电阻,则电场力所作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 功率 3-4 电源 电动势 一、电源 + 1、电源 在导体中有稳恒电流流动就不能单靠静 电力,必须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 板搬到正极板才能在导体两端维持有稳 恒的电势差。这种能够提供非静电力的 装置叫作电源。电源的作用是把其它形 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 2、电源的种类 电解电池、蓄电池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 光能 电能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静电力欲使正电荷 从高电位到低电位 。 非静电力欲使正电 荷从低电位到高电 位。 3、电源的表示法

10、 电势高的地方为正极,电势低的地方 为负极。 + 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板到正极板叫内电路 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板到负极板叫外电路 二、电动势 1、引入 为了表述不同电源转化能量的能力, 引入了电源电动势这一物理量。 + 2、定义 把单位正电荷绕闭合回路一周时,电源非 静电力做的功定义为电源的电动势。 单位:焦耳/库仑=(伏特) 因为电源外部没有非静电力,所以可 写为: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 于把单位正电荷从负 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 极时非静电力所作的 功。 3、计算 4、说明: 电动势是标量,但有方向;其方向为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方 向,即从负极经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电动势的大小只取决

11、于电源本身的性质,而与外电路无关。 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 电源内部也有电阻,称为内阻。 电源两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路端电压,与电源的电动势是不 同的。 104 全电路欧姆定律 一、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放电时 充电时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总电阻之 比等于电路中的电流,这就是全电 路的欧姆定律。 电源的端电压 电势降落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例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1=2V,2=4V,外电阻 R1=R2=2 ,R3=6 。求: (1)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2)A、B、C相邻两点间的电势 降为多少? 解:(1)电动势21,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从图中 A点出发,

12、沿逆时针绕电路一周,各部分的电势降之和为零, 即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2)A和C之间的电势降为 C和B之间的电势降为 B和A之间的电势降为 点A的电势高于点C的电势。 点C的电势低于的点B电势。 点B的电势低于点A的电势。 3-5 基尔霍夫定律 引言: 用欧姆定律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电路的问题。而许多实际问题, 其电阻的联接既不是并联,又不是串联,不能用欧姆定律进行 计算。为了进行这类电路的运算,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 法,如等效发电机原理、叠加原理、三角形与星形变换原理等 。本节我们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它包括两条定律。 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

13、) 德国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的贡献颇多。 1845年提出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1859年与 本生创立了光谱分析法;同年,在太阳吸收 光谱线的研究中,他得出了热辐射的基尔霍 夫定律,于1862年提出了绝对黑体的概念, 这两者乃是开辟20世纪物理学新纪元的关键 之一。 因为 内容:通过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支路:把任意一条电源和电阻 串联的电路叫做支路 回路: 把 n条支路构成的通路 叫做回路 节点:三条或更多条支路的汇集 点叫做节点。 1、几个概念 所以 基尔霍夫 第一方程组 I2I1 I3 3、说明: 规定由节点流出的电流为正, 流入节

14、点的电流为负; 如果电路中有m个节点,则可得 m个方程,其中只有m-1个方程 是独立的; 如果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任意假定电流 I的正方向,当计算结果I0时,表示电流的方向与假定 的方向一致,当I0时,表示电流的方向与假定的方向 相反。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方程 在使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时要先选定 回路的绕行方向,在回路的绕行方向 上,电势降为正值,电势升为负值; 三条支路 两个节点 内容:任一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 第二方程组 说明: 如果电路有n个回路,其中只有n-1 个回路方程是独立的;新选定的回路 中,应该至少有一段电路是在以选过 的回路中所未曾出现的,这样作

15、得到 的方程将是独立的。 计算结果电流为正值,说明实际电流方向与图中所设相同; 若电流为负值,表明实际电流方向与图中所设相反。 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独立方程数要和所求未知数相等; 2.每个支路的方向可以任意确定。 例1:如图所示,蓄电池的电动势分 别为1=2.15V和2=1.9V ,内阻分别 为Ri1=0.1 和Ri2=0.2 ,负载电阻 为R=2 。问:(1)通过负载电阻和 蓄电池的电流是多少?(2)两蓄电池 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A B C D 解:设I1、I2、I3分别为通过蓄电池 和负载电阻的电流,并设电流的流 向如图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 律,可以得到

16、节点A的电流方程为 A B C D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回路 ABCA和ADBA可分别得到电压 方程,设回路的绕行方向为顺时 针方向,则有 解此方程组,得 负载电阻R两端的电势降为 蓄电池1的输出功率为 蓄电池2的输出功率为 消耗在负载电阻上的功率为 讨论:蓄电池不仅没有输出功率,相反从外部获得了功率, 处于被充电状态。由此可知,电动势值不同的几个蓄电池并 联后供给负载的电流,并不一定比一个蓄电池大,有时电动 势较小的蓄电池却变成了电路中的负载,在使用时应该尽量 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例2、如图电路: 1=12V , 2=8V, r1=1, r2=0.5, R1=3,R2=1.5, R3=4, 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强度.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