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72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培训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 中国三峡总公司质量总监办 2005-10 批准:曹广晶 审定:张曙光 彭 冈 审核:薛砺生 丁琦华 刘先荣 许春云 刘锡铭 沈善良 温文森 校核:王毅华 何 炜 马善才 乐 丰 王德金 陈文夫 毛三军 金海军 主要编写人员: 路卫兵 闫俊义 邹剑平 黄良鑫 李明鉴 吴 琪 郭大侠 张文彬 李国清 杨开平 安莉玲 编制说明 为稳定提高三峡三期工程施工质量,推进施工工艺标准 化进程,三峡总公司质量总监办公室组织三峡工程建设部厂 坝项目部、航建项目部和参与三期工程建设的各主要施工、 监理单位共同编制了本幻灯片。 本幻灯片不是包罗万象的教科书,而

2、是针对一线施工人 员的培训材料,重在规范关键施工工艺操作,以确保三峡三 期工程一流施工质量为目的。 在各主要施工、监理单位试用的基础上,本幻灯片历经 数次修改与补充。然而,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涉及面广 ,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限于编者的能力、水平和知识 局限,诸多细节未能一一详述,部分新工艺也未能及时总结 整理。希望本幻灯片的推出对于我国水电工程的标准化施工 、精细化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稳定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水电强国贡献一份应尽的 力量。 致谢 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各施工、监理单位和总公司 相关部门对本幻灯片的编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 助,在此深表感谢。

3、1 施工准备 2 钻孔 3 浆液拌制 4 灌浆 5 质量检查 6 排水孔 7 化学灌浆 8 资料整理及竣工报告编写 第三篇 大坝基础钻孔与灌浆工程 1.1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1.2 孔位测量放样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1.4 灌浆材料及浆材 1.5 施工工艺流程图 1 施工准备 1.1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u施工概况及施工特性 u施工方案 u施工进度计划 u质量保证体系 u组织管理体系 u各单项工程平面图及剖面图 u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u使用材料及配比 u风、水、电供应和排污措施 n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1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u初检:施

4、工机组 u复检:施工厂(段、队) u终检:公司质量管理部门 n施工过程严格执行“三检制”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 单位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项目经理为质量 第一责任人,其下设三级质量检查机构: n对重要工序必须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各施工厂(段、队) 总经理 总质检师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质量管理部门 施工班组 1.2 孔位测量放样 n开孔前按照施工详图统一放样、编号、标识,放样偏 差不得大于10cm。 孔号标识定位开孔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灌浆施工常用设备:钻机(帷幕用回转式地质钻机) 、灌浆泵、高速搅拌机、立

5、式搅拌机、贮浆机、湿磨 机(帷幕灌浆专用)、抽水泵。 n灌浆施工常用仪表与器材:自动记录仪、测斜仪、温 度计、比重计、千分表、压力表、流量计、孔口封闭 器、阻塞器、磅称、高压阀门、水龙头。 n灌浆施工时须配备充足的设备与器材,保证连续作业 ,避免设备故障。 n水泥湿磨机和灌浆泵需定期检查。 n自动记录仪、压力表和测斜仪需率定和定期校核。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三峡工程帷幕灌浆用水泥采用三台水泥湿磨机串联连 接,逐级磨细,并要求定期调整湿磨机的磨具间隙, 以确保湿磨后的水泥浆液细度达到设计要求。 湿磨机调整就位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灌浆泵性能应与浆液类型、浓度相适应

6、,压水灌浆前 要对灌浆泵进行检查,以保证工作性能稳定。 n灌浆泵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 排浆量应大于80L/min。 灌浆泵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自动记录仪应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鉴定,并能自动 、准确地测记灌浆压力、流量等灌浆参数;在使用前 及使用过程中应定期采用标准量筒校验流量计,用标 准压力表校验压力计,以保证记录成果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 手工测校自动记录仪流量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校对压力计,检查回浆管路 上的压力表读数和记录仪显示的压力值是否一致。 n压力误差不得大于5%,否则应查明原因并校正。 校验自动记录仪压

7、力 标准压力表 回浆管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施工所选用的压力表应能使灌浆压力在其最大标值的 1/43/4之间。 施工中不同量程的压力表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n应采用检验台校测测斜仪读数精度;顶角测量误差应 不大于0.5,方位角测量误差应不大于4。 采用JJG-2型测斜仪校验台校测KXP-1型测斜仪 探测棒 测顶角 测方位角 JJG-2型测斜仪校验台 KXP-1型测斜仪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千分表孔口封闭器 1.3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测绳 测斜仪比重计 温度计 1.4 灌浆材料及浆材 n应采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大坝水泥。 n水泥

8、应保持新鲜,距出厂日期不宜超过40d。 n水泥细度要求80m方孔筛余量小于5%,每隔15d左右 应进行一次细度检测。 n应采用饮用水或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 1.4 灌浆材料及浆材 n帷幕灌浆及兼作辅助帷幕的固结灌浆采用湿磨细水泥 浆液,基岩固结灌浆采用普通水泥浆液。 n湿磨后95%以上的水泥颗粒最大粒径应小于40m。 n每10t水泥或每10孔左右检测一次浆液细度。 n浆液自制备至用完时间:普通纯水泥浆液不超过4h, 湿磨细水泥浆液不超过2h。 n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 1.4 灌浆材料及浆材 用光学沉降法对湿磨浆液进行检测 颗粒分析仪 取样浆液 1.5 施工工艺流程图 先导孔施工(帷幕) 施

9、工准备、清理场地 钻机就位、固定、调平 测量放点布置孔位 物探孔施工及灌前测试 I、 序孔施工 灌后物探孔测试 质量检查孔施工 场地清理移交 制浆系统就位 抬动观测孔钻孔及安装观测 2.1 钻孔工艺流程图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2.3 钻头选择 2.4 钻孔取芯 2.5 孔斜要求 2.6 孔深要求 2.7 孔内事故处理 2.8 抬动观测 2 钻孔 2.1 钻孔工艺流程图 裂隙冲洗 孔位测量放样 钻机安装定位 开孔钻进、取芯 第1段灌后埋设孔口管(帷幕) 钻孔取芯 冲洗、压水 孔段验收(灌浆) 终孔验收 现场作业准备 岩芯装箱、编号保管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n一般固结灌浆孔采用各式

10、合适的钻机造孔,但需要采 取岩芯的灌浆孔、辅助帷幕孔、检查孔、抬动观测孔 、物探测试孔或其它有取芯要求的钻孔应采用回转式 钻机造孔。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钻机类型适用对象 回转钻机 帷幕孔、辅帷孔、检查孔、抬动孔、物探孔 及其他有取芯要求的钻孔 冲击钻机手风钻一般固结灌浆孔 潜孔钻 回转+冲击钻机一般固结灌浆孔、辅帷孔 回转式钻机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手提式冲击钻机(手风钻)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履带式冲击钻机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2.3 钻头选择 n采用合适的钻头造固结灌浆孔,需采取岩芯时采用硬 质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造孔(常用钻头规格:56 、76、91、110、1

11、30)。 金钢石钻头 2.4 钻孔取芯 n物探测试孔、帷幕先导孔、质量检查孔钻孔时应取芯 。 n先导孔、物探测试孔 取芯获得率要求达 80%以上,质量检查 孔90%以上。 n每一钻进回次取出的 岩芯从岩芯管退出时 ,不可猛烈敲击。 小心取出芯样 2.4 钻孔取芯 n按从孔口到孔底的顺序将岩芯依次排放在岩芯箱内, 并用岩芯牌隔开。 n凡长度超过5cm的岩芯,按顺序统一编号。 n每孔岩芯应及时进行岩芯描述,并绘制柱状图。 n岩芯一般不需永久保存,监理工程师有特殊要求的岩 芯应保存、摄影、存档。 n岩芯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 n单孔多箱时,岩芯箱自下而上编号存放。 n岩芯获得率是指比较完整的岩

12、芯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 百分比,岩芯长度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岩芯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 2.4 钻孔取芯 2.4 钻孔取芯 岩芯箱自下而上编号存放 2.5 孔斜要求 顶角测读 仪器校验 现场调零 下入探测棒 计算偏距 方位角测读 测斜流程 2.5 孔斜要求 n测斜仪常用型号KXP型或JJG型。 n测斜值每10m测读一次,并填写相关表格。 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表 孔深 (m)203040506060 允许偏差值 (m)0.250.50.81.151.52.0 注: 本表为垂直孔或顶角小于5的有测斜要求的钻孔的孔底偏差。 顶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偏差可适当放宽,但方位角偏差不得 大于5。

13、用校验台对测斜仪进行校验 下入探测棒测顶角、方位角 现场调零 2.6 孔深要求 n终孔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图纸、文件规定的深度或监理 工程师指示深度。 2.6 孔深要求 n测绳量测孔深时,测绳底端系的铅锤重约500g1000g, 不宜过轻,应能准确测记孔的深度。 2.7 孔内事故处理 n常见的孔内事故有卡钻、烧钻、掉块、塌孔、钻具折 断及灌浆过程中埋射浆管等。 n主要处理方法有扫孔、扩孔、打捞、提打等。 卡钻事故处理 吊锤提打 钻杆 液压提升 2.8 抬动观测 填黄油石膏止水、埋套管 钻孔 注浆、埋测杆 待凝24h 安装磁性表座 安装测墩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流程 架设千分表 2.8 抬动观测 n抬动

14、变形观测装置应在灌浆作业前完成埋设。 n观测控制10m范围内的灌浆孔,在裂隙冲洗、压水试 验及灌浆过程中应有专人连续地进行观测,每10min 测记一次读数,并填写观测记录表。 n抬动观测允许变形值为200m。 2.8 抬动观测 76钻孔 73套管 黄油石膏止水 测杆(钢管) 锚固砂浆 808020 700(1000) 15 20 304030 20 说明: 本图适用于主体建筑基岩灌浆 施工中基岩抬动变形观测。 图中尺寸以厘米计,钢管直径 以mm计。 固结灌浆抬动观测孔基岩深度 7m,帷幕灌浆抬动观测孔基岩 深度10m。 2.8 抬动观测 抬动观测装置 玻璃板 千分表 303020cm混凝土墩

15、磁性表座 3.1 制(供)浆流程 3.2 配浆工艺流程 3.3 制浆 3 浆液拌制 3.1 制(供)浆流程 n制浆站可据灌浆施工特点,考虑布置现场制浆点或集 中制浆站,制浆能力应满足高峰期用浆需要。 自动制浆系统集中制浆站 3.1 制(供)浆流程 n三峡三期工程基岩浅层微细裂隙较发育,为了确保其 灌浆效果,三期帷幕与辅帷灌浆采用湿磨水泥浆材灌 注,常规固结灌浆采用普通水泥浆液灌注。 n制浆工艺流程:配浆-高速搅拌-三台以上的湿磨机串 联湿磨-普通搅拌-送浆-现场灌浆用。 高速制浆桶 水泥湿磨机 灌浆泵 低速储浆桶 灌浆孔段 自动记录仪 水泥水 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3.2 配浆工艺流程 n外加剂掺量要求准确称量,如为固相外加剂,应先将 外加剂和水溶液按配比充分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拌 制成浆材。 n如为液相外加剂,在水和水泥充分搅拌均匀后,可直 接加入制浆桶内进行搅拌。 固相外加剂配浆流程液相外加剂配浆流程 外加剂水水泥 浆液搅拌浆液搅拌 外加剂水水泥 3.2 配浆工艺流程 不同水灰比每升浆液含灰量和含水量表 设计水灰比(W/C)4:13:12:11:10.6:10.5:1 525#硅酸盐 大坝水泥 =3.22 浆液比重 每升浆含灰量(kg) 每升浆含水量(L) 1.160 0.232 0.928 1.208 0.302 0.9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