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37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7.4向距离挑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4 向“距离”挑战 速度慢 距离近 信息量小 速度快 距离远 信息量大 古代邮驿 烽火台 信鸽 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通信 电子计算机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条件: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2、主要发明: 陆: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了最早的汽 车。 水:1887年把内燃机装到汽船上。 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 3、影响: 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立体交通 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 形成。 卡尔本茨 (18441929) 汽车的发明 汽车的发明 戴姆勒 (18341900) 1885年戴姆

2、勒制成的汽车 亨利福特和汽车 亨利福特 (18631947) 早期汽车 泰坦尼克号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9年6月,威尔伯莱特(左) 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在美国俄亥 俄州代顿的家门口合影。 飞机的发明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 电话:1875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被成为“无线电之父” 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 2、发明: 3、影响: 1、条件: 19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 和电动机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发明

3、。 有线电报的发明 发送人类第一份电报的电报机 塞缪尔莫尔斯 (17911872)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 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贝尔发明电话 1876年3月10日,贝尔 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 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 你!” 这一句极普通的 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 传送的第一句话音。 1892年纽约芝加哥 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 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 喂,芝加哥”,这一历史 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马可尼 (18741937) 马可尼制作的无线电报机 1982年, “计算机 ”当选为 当年的“ 年度

4、人物 ”。 祝贺!你成为了时代周刊的 “年度人物”。 一个冒号,一个连字号,再加半截括号 ,就组成了互联网上常用的“微笑”符号“:-)”。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说,这一符号为该校 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创造,2007年9月19日,“ 微笑”符号迎来25岁生日。 1982年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为庆祝“微笑”符号25周年而发表的 一份声明中,法尔曼说:“看到我花10分钟敲出来的一段发言变 成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让人感叹我有时会想,25年来,有多 少人曾在键盘上敲出这个符号,又有多少人侧起头看这个符 号。” 便携式电子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PDA)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 1、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的

5、概念: 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 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 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以纸质为 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 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 2、背景: (1)二战后,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20c60s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信息科学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结果导致了互联网的产生 (1)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 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 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

6、在研制之中。 (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 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 络、教学科研等方面。 1、计算机技术(20C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1)发明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2)发展阶段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 个发展阶段,第五代计算机正在研制中。 (3)作用 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基础 ;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部分代替人类智力活动,即 “人工智能”。 埃尼阿克(eniac) 重27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

7、有18800只电子 管。它是1945年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的,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举行了揭幕典礼。这台计 算机的问世,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IBM蓝色基因/L,运算速度每秒 280.6万亿次,服务于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劳伦斯利弗摩 尔(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主要用于模拟核试 验。 2、互联网技术 (1)背景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2)概念 互联网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以数 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 “第四媒体”。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8、是第 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 (3)意义 缩小全球空间距离,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 递与汇集; 使信息高速传输,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 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人类文明 的进程。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5年中 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互联网日益方便,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 信息,还可购物。 1 1、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的概念: 2、背景: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 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

9、全人类进行相互音质信息 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秀才不出 屋,能知天下事。”) “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 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3、互联网的影响: 4、中国的互联网建设: 中国积极推进国家经济、教育科研、公用数据信息化。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从身边的事例入手,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双重影 响,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 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 问题。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价 值观念的变化。 探讨如何趋利避害。 讨论题:“互联网的利与弊” 。 互联网的影响 课堂讨论: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积极影响: 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

10、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 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音质信息交流与共 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 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 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 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影响: 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 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 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 响。 讨论话题: “天涯若比邻”科技对“距离”的挑战 材料一: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 法师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开 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历经一年的跋涉到达印

11、度 境内。 材料二:1872年,斐利亚福克先生在伦敦改良俱 乐部和会友们打赌,要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在 当时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但最后 他提前一天完成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简介) 材料三:1992年10月,一架“协和”号超音速客 机,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只用了 32小时49分绕地球一周,创造了环球飞行的新纪录。 项 目 时间代表生产力社会结构世界格局 第 一 次 18世纪60 年代- 19世纪中 瓦特改良蒸 汽机的投入 使用 极大的提高 了生产力, 进入蒸汽时 代,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 工业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 社会分裂为 两大对立阶 级:工业资 产阶级和无

12、产阶级 密切了世界的 联系,初步建 立了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和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 第 二 次 19世纪70 年代- 20世纪初 电力 内燃机 新通讯 化学工业 极大的提高 了生产力进 入电气时代 资本主义 过渡到帝国 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 殖民体系和资 本主义世界体 系最终形成 第 三 次 20世纪40 、50年代 以来 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生产力迅猛 发展,进入 信息化时代 社会经济结 构和生活结 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格局多极 化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 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 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 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 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 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