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834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二)》及教后反思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解方程(二)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数学书P68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教学目标:根据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会解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抽背等式的性质1和2。2、 整体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 解下列方程:x+5.7=10 x-3.4=7.6 14- x=6 2x=14 x1.5=1 20x = 0.4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等式的性质1和2来解方程,也用加、减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方程。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板书:

2、解方程。二、新知学习1、复习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2、学习用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根据刚才学生做的最后三道题引导学生用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1)出示 2x=14 师说明:这是一道乘法的方程,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怎么求呢?求x的值就要用:积因数=另一因数板书: 2x=14 解:X=142(积因数=另一因数)X=7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是乘法的方程,就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2)练一练:3x=27 5x=4 0.3x=2.73、出示:x1.5=1 20x = 0.4师:刚才同学们已用等式

3、的性质2来解这两道方程了。现在我们用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这两道题。谁来试一试?放手让学生来黑板演示,然后评讲。板书:x1.5=1 20x = 0.4解:x=1x1.5(商x除数=被除数) 解:x=200.4(被除数商=除数)x=1.5 x=50小结:乘、除法的方程可以用等式的性质2来解,也可以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三、反馈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2、解方程:5x=15 1.3x=3.9 x9=0.7 x6=3.6 2.1x = 3 60x = 2 (强调验算)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1)x的5倍是4; (2)x除以8等于1.3。 (3)每个足球x元,买3个用了180元。(4)6.3除以x等于7.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谁来说说你收获了什么?五、作业:练习十五47题。六、板书: 解方程(二) 2x=14 解:X=142(积因数=另一因数) x1.5=1 解: x=1x1.5(商x除数=被除数)X=720x = 0.4解: x=200.4(被除数商=除数) x=50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用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新课开始,先让学生用等式性质1和2来解方程,再复习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利用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乘、除法的方程。通过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为了照顾学困生,时间安排的不够科学,前松后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