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751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人格 l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l认知、情绪(动机)与人格的关系: l人格是在认知、情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的; l认知、情绪和动机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 活动,但每个人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有 差别; l知觉的分析型与概括型;注意的集中性 和分散; l记忆的品质差异;思维和想象的差异; 主导心境的差异;情绪强度的差异都体 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性 就是人格。 l已经形成的人格特征影响、控制和表现 在认知和情绪中。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l人格:日常生活中指声誉、尊严、脸面 l人性:人的本性(涉及善恶、天性和教养); l个性:个人的特点; l气质:生活中指高贵?高雅?猥琐?大气? l性

2、格:有道德评价意义的行为风格; l个别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智力等得差异 ; 一、什么是人格 l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 品质。 辞 源 lPersonality来自拉丁文persona l面具 l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 格的,这是人格最初的含义 l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 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 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 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 现。 l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 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 不同。 多种定义 l阿尔波特(

3、GAllport)曾列举出50种不 同的定义 l人格是与人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有关 的概念。如下列定义 l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 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 1955); l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 给定情境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 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卡特尔 ,1965); l人格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 人的经验,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 应(拉扎勒斯,1979); l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决定(内 隐,外显的)行为,同他人的行为有稳 定的差异(米歇尔,1980); 以上定义的概括 l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 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

4、不同时空背景 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 特性。 人格的特性 l1、整体性 l人格标志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 理特性的整合体,它是一种心理组织, 构建成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结构。它 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却经常体现在人的 行为之中,使个体表现出带有个人整体 倾向的精神风貌; 2、稳定性 l由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人格结构是相对 稳定的,在行为中恒常地、一贯地予以 表现。这种稳定性具有跨时空的性质, 即通过个体人格,各种情境刺激在作用 上获得等值,产生个体行为上广泛的一 致性; l但是这种稳定性是可变的、发展的而不 是刻板的; 3、独特性 l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不 同人之间的个体

5、差异性; l尽管不同人可以有某些相同的个别特征 ,但他们的整体人格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 4、动机性(内)与适应性(外) l人格“支撑”行为,它驱使人趋向或回避 某种行动,寻找或躲开某些刺激,人格 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方面,它 的动机性与内驱力或情绪不同,情境刺 激通过人格的“折射”引导行为,致使行 为带有个体人格倾向的烙印,成为一定 的行为模式。人格的这种驱动力反映着 人格对人的生活活动具有适应性的品质 ; 5、自然性与社会性 l人格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性; l人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在 极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 和方式的塑造,然而它以个体的神经解 剖生理特点为基础;

6、四、 人格成因 l一.生物遗传因素 l二.社会文化因素 l三.家庭环境因素 l四.早期童年经验 l五.自然物理环境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北京 师范 大学 心理 系教 授高 玉祥 对这 些研 究进 行了 概括 父母的态度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 的、顺从的 干涉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 稚的 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 、温和 拒绝的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不关心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 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 赖的、服从的 民主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 社交的等 第二节 需要、动机 与自我意识 一、需要的定义和作用 l1、什

7、么是需要? l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 映。 l2、需要的作用? l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l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l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二、动机的定义 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一)动机的定义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三、动机的产生 内部的需要;外部的诱因。 四、动机的种类 (一)性质: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也称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 2、社会性动机 是人类所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生理性动机 l饥饿 与胃壁收缩有

8、关 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 l渴 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下丘脑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l什么样的 体形吸引 人? 来自男女 的不同想 法 l性 与性的需要为基础。 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性激素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 人的性驱力带有社会的性质。 l睡眠 与机体的疲劳程度有关。 (二)来源: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1、外在动机 2、内在动机 (三)作用: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1、主导动机 2、从属动机 l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 行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 好结果。 五、动机强

9、度与工作效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l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 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 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 ,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 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 2、情谊 3、归属 二、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 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 理论:X理论;Y

10、理论;V理论;。 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 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 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 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追求成功、回避失败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l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匮乏动机与成长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一、本能理论 l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

11、赖于本能的 指引,人有 生物本能和 社会本能。 如“爱、同情 ”。 l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 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 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 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 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 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 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劳伦次:印刻现象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匮乏动机与成长动机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l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 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l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

12、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 ,是与生俱来的。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l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 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l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 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自我意识 l自我意识的概念 l自我意识的功能 l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三节、气质与性格 气质的特性 l感受性: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 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 小来度量的。 (敏感) l 耐受性:耐受性是指神经系统能够忍受 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l 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 在表现。 l l可塑性: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 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

13、。也是神经 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l 情绪的兴奋性: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 l 指向性:外向还是内向。 l外向的人,兴奋性高,兴奋占优势;内 向的人,兴奋性低,抑制占优势。 四种气质 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 高级神经 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不平衡 强、平衡、灵活 强、平衡、不灵 活 弱 不可遏制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抑制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胆汁质: 强但不平衡。 感受性低,耐 受性高。精力 旺 盛,直爽 热情,但心境 易变,脾气 暴躁。 多血质 强、平衡且灵 活。感受性低 ,耐受性高。 活泼外向,适 应性强。兴趣 多变,注意力 容易分散。 黏液质

14、 l强、平衡但不灵活 。感受性低,耐受 性高。 l内向,举止平和, 踏踏实实,注意力 易集中,交际适度 。 抑郁质 l弱。感受 性高,耐 受性低。 极端内向 ,多疑多 虑,敏感 ,孤僻。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l 稳定性与可塑性 l 没有好坏之分 l 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 作效率。 l 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适应 的难易。 l 影响健康 三、性格 v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 性 ,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 三个因素组成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比较稳定,也是可塑的,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

15、,会带 来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 的道德风貌 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的 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结构 l性格的静态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 、对自己的态度 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自己的行为自觉进行调 节的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 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性格的理智特征: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特征 l 性格的动态结构 静态特征的几个方面彼此关联,相互制约, 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 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常 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不同侧面 第四节 人格理论 l系统说明或解释各种人格现象,也为研 究提供指导; l(一)理论产生的过程:发现某种新现 象,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 料;分析资料;解释结果,验证假设; (考试焦虑的假设) l(二)理论的功能:启发、组织整合、 解释说明、预测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