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611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厂车间布置设置.(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布置设计 工厂布置设计的主要任务: 对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施等按生产 流程的要求,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布置, 使布局既满足生产工艺、操作、维修、安 装等要求,又经济实用、占地少,整齐美 观。 厂区布置-总图布置 厂房布置-车间布置 工厂布置 厂区布置是基本任务 1)根据企业生产特性,工艺要求、运输及安全 卫生要求,结果自然条件和当地提交布置厂建 、构筑物、各种设施、交运路线,确定它们之 间的相对位置及具体地点。 2)合理综合布置厂内室内地上地下各种工程管线 ,使它们不能相互抵触和冲突,使各种管网的 线路径直简捷,与总平面及竖向布置相协调。 3)厂区的美化绿化设计 厂区布置的原则 1)符合生产

2、工艺流程的合理要求。保证各生产环节的径 直和短捷的生产作业线,避免生产流程的交叉和迂回 往复,各物料的输送距离最小。 2)公用设施应力求靠近负荷中心,以使输送距离最小 3)厂区铁路,道路要径直简捷。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 仓库、堆场、车库运输站等)宜靠近厂区边缘布置。 4)较平坦时,采用矩形街区布置方式,以使布置紧凑, 用地节约。 5)预留发展用地,至少应有一个方向可供发展的可能。 主要将发展用地留与厂外, 厂区布置考虑自然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影响 重视风向和风向频率对总平面布置的影响, 布置建、构筑物位置是要考虑它们与主导 风向的关系。应避免将厂房建在窝风地段 。 风玫瑰图 风向玫瑰频率图表示外

3、面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依据当地主 导风向:把 清洁的建筑 物布置在主 导风向的上 风向;把污 染建筑布置 在主导风向 的下风向。 冬夏季风不 同就建在与 季风方向垂 直处 管道布置工作内容 1)确定各类管网的敷设方式.除按规定必须 埋设地下的管道外,厂区管道应尽量布置 在地上,并采用集中管架和管墩敷设,以 节约投资,便于维修和施工。 2)确定管道走向和具体位置,坐标及相对 尺寸 3)协调各专业管网,避免拥挤和冲突。 管道布置原则与要求 1)管道一般平直敷设,与道路、建筑、管线 之间互相平行或成直角交叉。 2)应满足管道最短,直线敷设、减少弯转 ,减少与道路铁路的交叉和管线之间的交 叉。3)管道

4、不允许布置在铁路线下面, 尽可能布置在道路外面,可将检修次数较 少的雨水管及污水管埋设在道路下面。 管道布置原则与要求 4)管道不应重复布置。 5)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尽量布置在 连接支管最多一边。 6)考虑企业的发展,预留必要的管线位置 。 7)管道交叉避让原则:小管让大管;易弯 曲的让难弯曲的;压力管让重力管;软管 让硬管;临时管让永久管 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 公路运输的主要技术条件 工厂道路分: 厂内道路 厂外道路 厂内道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道 车间引道 人行道 公路运输的主要技术条件-厂内道路: 主干道 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或全厂 性主要道路 次干道 厂区次

5、要出入口道路,或运输繁忙的 道路 支道 车辆行人较少的道路 车间引道 车间、仓库等入口与主次干道相连 接的道路 人行道 二、车间布置包括: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 车间场地范围内的平面布置)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 施的布置) 以上总称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P&ID 图 2)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 及处理方法 3)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 撑形式及保温情况 4)公用系统耗用量,包括供排水、供电、供热、 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等 5)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6)建厂地形及气象

6、资料 7)车间定员表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 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2本车间与其它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 、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 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 关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国家标 准与设计规范。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绘出管道及仪 表流程图;熟悉有关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 、付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设备的特点、要求 及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 如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 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 经常更换等。 5了解与本车间工艺有关

7、的配电、控制仪表 等其它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它车间、公 用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和土地;要 为车间技术经济先进指标创造条件。 4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 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 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人流货流尽量不要交错。 6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7. 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8、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1车间厂房的整体布置设计 车间组成: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 政设施等。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绘制车间布置图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准备资料。 2确定各工段的布置方式。 3确定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方案。 4绘制车间布置草图。 5绘制车间设备布置图。 车间厂房的整体布置设计 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厂区地 形及地址条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布置: 1、集中布置 2、分散布置 注意:尽可能采用露天化布置 (省基建投资,加快基建进度,降低防火防爆 等级,安全,易改扩建等) 车间厂房布置成品图 1车间平面布置图 2车间立面布置图 3装置总平面图 4设备布置分区

9、索引图 图例: 车间平面布置图 图例:车间平面布置图 L形、T形管廊布置 图例:车间平面布置图 1.厂房建筑平面图:门窗、楼梯位置。柱网间距及编号。 2.设备外形尺寸俯视图及设备编号。 3.设备定位尺寸、设备管口方位、大小及典型管口代号。 图例:车间平面布置图 4.操作台平面示意图;5.吊车及吊车梁的平面位置 ;6.设备支撑形式;7.地坑及地沟位置 图例:车间平面布置图 8.吊装孔的位置和尺寸 9.辅助室、生化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的 示意图和尺寸 图例:车间立面布置图 设备外形尺寸侧视图及编号 高度定位尺寸和尺寸线 设备支撑形式 图例:装置总平面图 大型装置布置图如分单体绘制,需增加总

10、平面布置 图。内容包括: 1.各建筑轮廓线、门、楼梯位置。室外设备外形尺 寸,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 2.操作控制室及辅助设备示意图,界区内道路,铁 路专用线,运输设施,管廊,消防设施的位置及尺 寸。 3.以总界区左下角为基准点,标出基准点的坐标及 相当于在总图上的坐标。 图例:装置总平面图 图例:设备分区索引图 了解分区情况, 方便查找 化工单元分区: 精馏区 干燥区 功能分区: 压缩区 急冷区 右下角分区名称 左下角 基准点 厂房平面布置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的选择原则: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尽量力求简单,力争美化 ;满足建筑规范要求。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 一般有长方形、L型、T型和型。 厂房的柱

11、网布置 柱网: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 面上排列所构成的网络线。 柱网间距一般为 6m,也可采用 7.5m。 混合结构或内框 架结构,间距采 用4m、5m或6m。 框架结构或混合 结构,在一幢厂房 中不宜采用多种 柱距。 厂房的宽度 1)单层单层 厂房宽宽度不宜超过过30m, 2)多层层厂房宽宽度不宜超过过24m, 3)厂房常用宽宽度有9m、12m、14.4m15m、18m 和24m。 4)厂房中柱子布置既要便于设备设备 排列和工人 操作,又要有利于交通运输输。 5)要考虑虑厂房安全出入口,一般不应应少于两 个。车间门车间门 向外开。 厂房的立面布置 1)厂房的高度取决于设备设备

12、 的高低,安装的位置, 检检修要求及安全卫卫生等条件。 2)一般框架或混合结结构的多层层厂房,层层高多采用 5m,6m,最低不得低于4.5m。 3)有爆炸危险车间险车间 宜采用单层单层 ,厂房内设设置多层层 操作台以满满足工艺设备艺设备 位差的要求。 如必须设须设 在多层层厂房内,则应则应 布置在厂房顶层顶层 。 厂房的建筑结构 一、按层次分 单层和多层 二、按结构形式分 排架结构和框架结构 三、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混合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厂房布置设计注意问题 1. 设计设计 首先应满应满 足生产产工艺艺的要求,顺应顺应 生 产产工艺艺的顺顺序;路线线最短,占地最少,投资

13、资最 低。 2. 设计时应设计时应 考虑虑到重型设备设备 或震动动性设备设备 如 :压缩压缩 机、大型离心机等,尽量布置在底层层。 3.操作平台应应尽量统统一设计设计 ,以免平台较较多时时 ,平台支柱零乱繁杂杂,厂房内构筑物过过多,占 用过过多的面积积。 厂房布置设计注意问题 4.厂房的进出口、通道、楼梯位置要安排好,大 门宽度要比最大设备宽出0.2米以上 5.设备太高、太宽时,可预留安装孔;当需要有 运输设备进出厂房时,厂房必须有一个门的宽度 比满载的运输设备宽0.5米,高0.4米以上。 6.楼层层、平台要有安全出口。 三、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设备布置因生产规模、设备特点、工艺操作要 求等不同

14、有: 室内布置 室内和露天联合布置 露天化布置 1、室外 A、不经常操作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的设备 如塔设备、换热设备、液体原料贮罐、成品贮罐 、气柜等。 B、由大气调节温度的设备,如空冷器、凉水塔等 。 2、室内 A、不允许有显著温度变化,不能受大气影响的一 些设备,如某些反应罐,各种机械传动设备。 B、装有精度很高仪表的设备等。 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一、主导风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二、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流程通畅,生产连 续正常) 在布置设备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证水平 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 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15、 设备布置时除了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地位外必须有 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换使用的可能性; 要尽可能地缩短设备间管线 。 车间内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和包装材料的空 地; 传动设备要有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位置; 要考虑物料特性对防火、防爆、防毒及控制噪 音的要求 ;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可能,适当预留扩建余 地 ; 设备间距。 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设备间距 各方面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三、安全、卫生和防腐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1)车间内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的防火间距一定要 达到工厂防火规定的要求。 (2)有爆炸危险的设备最好露天布置,室内布置要加 强通风,防止易燃易爆物质聚集,将有爆炸危险的 设备与其它设备分开布置,布置在单层厂房及厂房 或场地的外围,有利于防爆泄压和消防,并有防爆 设施,如防爆墙等。 (3)处理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尽量集中布置 在建筑物的底层,不宜布置在楼上和地下室,而且 设备周围要设有防腐围堤。 (4)有毒、有粉尘和有气体腐蚀的设备,应各自相对 集中布置并加强通风设施和防腐、防毒措施。 三、安全、卫生和防腐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5)设备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