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591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宇宙中的地球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中的地球精要(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和太阳对 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一 考点1 地球的特征 1.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 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 生命存在的天体。 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 基础梳理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月球的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针对性练习 A 2.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按从大到 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阳系木星金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C 3.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2、范围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C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下列行星中,与地球的物理特征近似的一组是( )。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火星、木星、土星 .水星、金星、火星 .金星、木星、土星 针对性练习 C 考法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 地 球 存 在 生 命 的 条 件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公转周期适当 体积、质量适当 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地球的体积

3、和质量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自西向东饶日公转 针对性练习 D 【真题1】(2011上海)“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 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 望准将变为现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 ,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C (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 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 A弱重力 B超高温 C低辐射 D高真空 (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

4、差别不大,但表面环 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D A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下表) 考法2 卫星发射有关知识 条件具体要求 气象条件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海陆位置 交通条件 安全因素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 发射和跟踪观测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 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立在山区、沙 漠地区,有的建立在地广人稀处 【真题2】(2010浙江)下图是某区域略图。读

5、 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 素。 答案: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 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要素具体要求 发 射 时 间 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 主要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秋冬季节,便于航天测 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 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在 秋冬季节发射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要素具体要求 发射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 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回

6、收场 地选择 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 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 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考点二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 纵波 固、液、气、态 速度快 (P波)primary 横波 固态 速度慢 (S波) secondary 1.划分依据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 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6000 4000 3000 1000 2000 5000 0 深度 (千米) 速度(千米/秒) 3615912 内地核 外地核 莫霍面 地幔 古登堡面 地震波传播

7、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纵波 (p) 横波 (s) 地壳 内核 上层地幔 下层地幔 地壳 外核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 上),是由坚硬 的岩石组成的岩 石圈。 平均厚度 100-110KM。 地心 (一)地壳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 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地 壳 结 构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地幔 地 壳 平均

8、17 km 地幔 莫霍面 古登堡面 软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二)地幔 (三)地核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 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 因. 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部圈层层组组成其他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厚度2000 3000km 气体及其中的悬浮物 ,及干结空气、水汽 和固体杂质 按状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 和气态水,按位置分分为海 洋水、陆地水和生物水 连续但不规则 生物(植物、动物、微 生物)、非生物环境 分布于地壳、大 气圈和水圈中; 最活跃的圈层 考点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

9、向宇 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对地球的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 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经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生物 化学能;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太阳是由温度极高的固体物质组成 .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核裂变反应 .太阳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针对性练习 C 2、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针对性练习 自2008年以来,太阳活动又进入了活跃期。美国国家 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空环境中心预测,本次太阳活动周期 将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11年岁末或2012年达到顶峰。联 系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发生在太阳色球层

10、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黑子 .耀斑 .太阳风 .日珥 2.太阳活动峰值过后,下一次峰值与此次约间隔( )。 .3年 .年 .年 .11年 B D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双选) .引起潮汐现象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 .不会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针对性练习 B、C 考法一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纬度因素 昼长因素 地势因素 天气因素 2、全球太阳辐射分布 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 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 处太阳辐射弱 时间分布: 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11、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真题3】(2011海南)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 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 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 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 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D D (2010广东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试)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 太原(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 据此判断34题

12、。 3.三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 酒泉、西昌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西昌、酒泉共同位于四川盆地 A B C D B 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太原( 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据此判 断34题。 4.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发射场和着落地分别位 于( ) A西昌、华北平原 B太原、青藏高原 C酒泉、内蒙古高原 D西昌、塔里木盆地 C (2010湖北枝江一中高考冲刺训练)太阳直接辐射 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读 “北京太阳直接辐射年变化图”,回答56题。 5.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少于夏季主要是因为(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接辐射 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6.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主要是 该时段( ) A太阳高度最大 B降水较少 C白昼最长 D多沙尘天气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