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室操作原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585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控室操作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控室操作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控室操作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控室操作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控室操作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控室操作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控室操作原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原则 工艺参数 熟料形成过程 中各个阶段的 物理化学变化 的条件(如温度 ) 区别物料温度 和气体温度 实际生产中测 量到的温度是 气体温度 新干法窑系统操作的一般原则 根据工厂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 调整各工艺系统参数,最大限度 地保持系统“均衡稳定”的运转, 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 均衡稳定 均衡稳定是有条件和暂时的。实际生产 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难免 打破原存的平衡稳定状态,这就需要操 作人员予以及时的适时的调整,恢复到 新条件下的新的均衡稳定状态。 新干法窑系统操作的一般原则 以保证烧成系统均衡稳定为中心, 调整其他系统的操作。(针对全厂 ) 以保持优化的合理的煅烧

2、制度为中 心,根据原燃料条件及设备状况适 时调整各项参数。(针对烧成系统 ) 其他系统指生料制备系统、 煤粉制备系统、生料均化系 统、原料预均化系统、水泥 粉磨系统等 中央控制室操作12字口诀 抓两头 保重点 求稳定 创全优 抓两头即重点抓好窑尾预热器 、分解炉系统和窑头熟料烧成 两大环节,做到前后兼顾、协 调运转 保重点即重点保证系统喂煤、 喂料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为 熟料烧成的“动平衡”创造条件 。 求稳定即在参数调节过程中,适 时适量,小调渐调,以及时的小 调整克服大的波动,维持热工制 度的基本稳定。 创全优即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 认真总结出适合本厂实际的系统 操作参数,也就是优化参数,

3、使 窑的操作最佳化,取得优质、高 产、低消耗和长期的稳定安全运 转的优异成绩。 新型干法窑的主要操作参数 第一讲 操作参数分类 操作变量: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设定 可直接操作控制的参数,如喂料量 、窑的转速、喂煤量、风机阀门开 度等 过程变量:调节操作变量后随之改 变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 气体成分等 四 级 筒 五 级 筒 三 级 筒 二 级 筒 一 级 筒 分 解 炉 窑尾烟室 回转窑 三次风管 窑头 罩 去增湿塔 窑尾系统 预热器分解 炉系统 回转窑 系统 窑头系统 进行故障 判断 T=340 P=-5400Pa T=500 P=-4400Pa T=630 P=-3600Pa T=75

4、0 P=-2900Pa T=830 P=-1500Pa T=750 P=-300Pa T=990 P=-100Pa 【O2】=1% 70% L=130t/h 【O2】=1.2%,【 CO】=0.05% T=890 P=-800Pa T=1100 P=20Pa L=7500kg/h 70% 主要的操作变量 项项目单单位备备注 喂料量 窑速 窑头头喂煤量 分解炉喂煤量 主排风风机阀门阀门 开度 三次风阀门风阀门 开度 高温风风机阀门阀门 开度 窑头头一次风风机阀门阀门 开度 主要过程变量 温度参数,如窑尾温度、分解炉 出口温度、出冷却机熟料温度等 压力参数,如窑尾负压、窑头罩 负压、一级预热器出口负压 气体成分,如窑尾O2浓度、出一 级预热器CO浓度等 入窑生料和煤灰的化学成分 入窑生料和煤灰的化学成分也会 引起过程变量的变化,但中控室 操作人员无法直接控制,只可以 向有关部门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