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125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最终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 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 居易 朋 友 (1)图中俩人是谁? (3)他们正在做什么? (2)你能分清他们两个吗?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伯牙绝弦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 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 (1)图中俩人是谁? 伯牙

2、钟子期 (3)他们正在做什么?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倾听 (2)你能分清他们两个吗?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钟子期:前387(公 元)-前299(公元) 名徽,字子期。春 秋战国时代楚国汉 阳人。相传钟子期 是一个戴斗笠、披 蓑衣、背扁担、拿 板斧的樵夫。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颍都人。虽为楚 人,却任职晋国上大 夫,且精通琴艺。伯 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善弹七弦琴,技艺 高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人 尊为“琴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擅长。 “鼓”:弹。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

3、若泰山!” “善哉”:太好了。“峨峨”:高。“兮”: 啊。“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 说:“太好了!简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 “洋洋”:广大。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 这琴声 宛如 奔腾不息的江河!” 感悟知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心里想的 准确理解 无论伯牙 弹琴的时候心 里到什么,钟 子期一定能准 确理解他的心 意。 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快乐 伯牙鼓琴 钟子期曰 志在大江 善哉,滚滚兮若波涛 志在小溪 善哉,淙淙兮若流水 志在春花 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志在秋月 善哉,皎皎兮若玉盘 志在红

4、日 善哉,圆圆兮若火球 志在白雪 善哉,皑皑兮若瑞玉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 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 把琴摔碎。 “复”:再,重新。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 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 不再弹琴了。 (1)伯牙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悲痛) 为什么他这样痛苦?(知音死了) (2)为什么伯牙把子期视为自己唯一的知音呢? 因为只有子期听懂他的琴声,理解他的心意 (3)最后伯牙做了什么极端的事情? 破鼓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伯牙和钟子期这对 知音那种比山高比水深的

5、深情厚谊! 品味知音情品味知音情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伯牙是当时著名的 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前,会缺少赞美吗? 那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 当伯牙听到别人那些空虚、肤浅的 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是什么心情 吗? 寂寞、孤独 伯牙独自一人 来到山间排遣内心 的孤独和寂寞,他 万万没想到,此时 ,此地,此人,钟 子期,一个山野村 夫却能听得懂他的 琴声。 伯牙和子期多么 想像高山和流水一样 相伴相随永不分离, 可当伯牙再去寻找子 期的时候,等待他的 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 期冰冷的墓碑,于是 他把对子期的千言万 语都化作了琴声。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 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 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 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 “世再无知音” 再无知音 伯牙绝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