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70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讲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巩固: 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当时起到 什么作用?有何局限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主 张是什么? 3、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 思想? 4、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5、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一本杂志,一个时代 新文化运动 基本要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基本要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标志及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影响 发展要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发展要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陈独秀的一生:康党革命党共产党 陈独秀(18791942) 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 海,他会

2、看到或者听到哪些不合时 宜的事呢? 1915年1月签订“二十一条”1914年12月,袁世凯 “祭孔” 一、办刊起源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一、办刊起源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并迁往北京。 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吾国之社会,吾国之社会, 惟属望于新鲜活惟属望于新鲜活 泼之青年。泼之青年。 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

3、的内容 封面人物:卡内基、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富兰克林 德先生(民主):西方资产阶级政 治制度及自由、平等的理念等 封建专制 赛先生(科学):指自然科学及对 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愚昧迷信 目的: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陈烈 女名宛珍,三世居上海。年十七,许配给王运甫之子、年十 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 沐浴更衣,服毒自尽。其家人觉察,仓皇施救,已经赶不及 了,死时距其未婚夫之死仅三时而已。不久,上海县知事送 来烈女的牌匾。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

4、德: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 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 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 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 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李大钊指出,孔子是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1、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 神支柱,提出打倒旧道德有利于反对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2、它束缚思想并阻碍社会进步; 3、它阻碍民主与科学的

5、实现。 “应毁全国已有之 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 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1、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 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 2、旧势力、旧思想过于强大 当时他们为什么会全盘否定儒学呢?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摘自鲁迅狂人日记 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

6、的文字,才能普及 到大众之中,才能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方面的革新?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汉乐府 民歌民歌 天啊!我要和你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相爱,一辈子也不断 绝。除非

7、是山没有了绝。除非是山没有了 丘陵,长江、黄河都丘陵,长江、黄河都 干枯了,冬天雷声隆干枯了,冬天雷声隆 隆,夏天下起了大雪隆,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天与地合到一起, 我才敢同您断绝!我才敢同您断绝!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 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 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扯到文学上?这是因为文学是传导思 想的工具。 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

8、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 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1916年12月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 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讲坛上的教授 胡适 辜鸿铭 胡胡 适适 辜鸿铭辜鸿铭 陈陈 独独 秀秀 鲁鲁 迅迅 李李 大大 钊钊 蔡蔡 元元 培培 “思想自由 ” “兼容并包 ” 实质:鼓励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的传播 请思考: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

9、培。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 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 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 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 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 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 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三、看杂志读者群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评价新文化运动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 4、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

10、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促进了民众的觉新,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 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进步性(主导): 3、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由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导 致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局限性: 新 文 化 运 动动 兴兴起标标志青年杂杂志创创刊 1915年 旗帜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赛先生) 主要阵阵地新青年杂杂志 代表人物陈陈独秀、李大钊钊、胡适、鲁鲁迅等 内 容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对专 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 对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传马 克思主义

11、义,以李大钊为钊为 代表庶民的胜胜利 布尔什维维主义义的胜胜利每周评论评论 意义义 伟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促进进民众觉觉醒; 全面的文化转转型运动动;传传播了马马克思主义义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 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课堂练习 2、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文学 革命”的口号。下列作品中,提出文学改良八项 主张、并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青年杂志 D文学革命论 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

12、上发表了一 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 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4、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 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 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5、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这反映 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

13、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 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 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 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 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 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百年沧桑, 百年沉沦, 古来的东方在文明的碰撞中激荡! 近代的中国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 民主与科学的泊来文化, 洗理着苦难中的中华民族; 十月革命的炮响, 唤醒了中国民众的斗志; 五四火炬的光芒,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文明暗流的涌动,变革求进的呼唤, 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启迪着我们求智的行动。 虽然, 那门是窄的, 那路是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