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590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塘湖春行课件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唐代著名香山居士,唐代著名 诗人。他的歌政治倾诗人。他的歌政治倾 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向非常鲜明,重视讽 喻,崇尚简单易懂。喻,崇尚简单易懂。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长恨歌、琵琶琵琶 行行。 简介诗人简介诗人 钱塘湖春 行 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唐代开始,西湖一直是游览胜 地,白居易少年时就神往西 湖。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 )的七月白居易由忠州刺史改 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 任。 【写作背景】 钱塘湖春 行 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 来临,大地稍露些许春的气 息,早就慕杭州美景的白居

2、易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 游赏,终于实现少年时的心 愿。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 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 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 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 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 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抒发了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赞美和自己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赞美和 热爱的感情。热爱的感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堤春晓

3、花 港 观 鱼 雷峰夕照 钱塘湖春 行 【自由朗读】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 行 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 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 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 东北面。

4、 【课文注释】 钱塘湖春 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 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 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 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课文翻译】 钱塘湖春 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译:繁多而色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 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课文翻译】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 亭一带起程的) 水面初平云脚低 (

5、诗人瞭望湖面) 首 联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 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 澜连成一片。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 其精妙,换“处处”,“家家”就没有这 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 ,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钱 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及诗人的欣喜之 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 有这种表达效果。 对“争”“啄”二字作点赏析。 答: 通过对“莺”、“燕”的动态描写, 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 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 出来。 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句。 答: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

6、” 、“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 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 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 勃勃生机。 尾 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充分表达作者对西湖早春美 景的迷恋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云脚、早 莺、新燕、乱花、浅草、柳阴,展现 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 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无比 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答: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一感情 的词语是 2、全诗以“ ”为线索,从“ ” 起,到“ ”终。

7、以“春”为着眼点 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 迷恋。 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 孤山寺行 白沙堤 最爱 1.1.这首诗以(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为线索,紧扣( )的特点,抒发了)的特点,抒发了 诗人(诗人( )的心情。)的心情。 (春行、早春、喜悦)(春行、早春、喜悦) 2.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 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莺、燕)(莺、燕) (乱花、浅草)(乱花、浅草) 3.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诗人

8、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最吸引作者是( ) (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白沙堤) 4 4,诗人采用(,诗人采用( )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也)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也 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 (移步换景(移步换景 ) 品诵感悟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完成下列填空 品诵品诵 感悟感悟 钱塘湖春 行 【感悟与小结 】 , 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 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 见证了西湖的春色?可是我们能吟 诵的只有几位大诗家不多的作品, 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 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展现她那 惊人的美艳? 钱塘湖春 行 【感悟与小结 】 白居易正是因为有着一副难得的美学家 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 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 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同学们是否具有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