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070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中考计算专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第十三单元 计算专题 解题的一般步骤: 1写出所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代入数 据;3计算出结果;4答 解题的格式要求: 1计算过程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 文字说明写出来,有时也可以用脚标加以注解、区 分,确认求出的具体物理量; 2数字的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确保计算中各物 理量的单位统一,在初中阶段,各物理量一般使用 国际单位制单位。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常见考点: 速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计算公式、压强的计算公式、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机械 效率计算公式等。要求解题过程必需有文字说明,数字的后面要写上正确的

2、单位( 速度、密度的计算各有两组单位)。 常用公式如下表(要理解公式中的每个物理量及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 概念或规律名称公式各字母的意义及其单位 重力 GmgG-重力(N), m-质量(kg),g9.8N/kg 速度 v-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 (s) 密度 -密度(kg/m3), m-质量(kg), V-体积(m3) 压强 P-压强(Pa), F-压力(N) S-受力面积 (m2) 液体压强 PghP-压强(Pa), -密度(kg/m3), g=9.8N/kg , h- -深度(m) 浮力 F浮G排=液V排gF浮-浮力(N),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N) 液- 密度(k

3、g/m3), V排-排开液体V体积(m3) g=9.8N/kg 功 WFs WPt W-功(J), F-力(N) s-距离(m), P功率(W) 功率 W-功(J), P-功率(W) t-时间 (s)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J),W总-总功(J) 提升物体时=Gh/Fs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第1节 力学计算专题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考点一:重力、密度、压强 【例1】(2011漳州市)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 凝土块。图13.1-1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 (2)混凝土块

4、的质量 (3)混凝土块受到的重力 (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 (混凝土的密度为2.8103kg/m3) (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图13.1-1 解:体积V1m0.5m0.5m0.25m3 混凝土块的质量2.8103kg/m30.25 m3700kg 重力G = mg700kg10N/kg7103 N 混凝土块对地面的压力FG7103 N,受力面积S1m0.5m0.5m2 混凝土块对地面的压强1.4104Pa (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液V排g 1.0103kg/m30.25m310N/kg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例2】如图13.1-5所示,小明在

5、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 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考点二:速度、功、功率 图13.1-3 解:(1)由V=S/t 得:S=v.t=5ms3060s=9000m=9km (2)W=F.s=40N9000m=360000J (3)P=W/t=360000J/1800s=200w 答:(1)共跑了9km;(2)人跑步时做功360000J;(3)人跑步时的功率为 200w. 【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通过V=S/t可求出路程;利用W=F.s 可求出他做了多少功

6、;利用P=W/t可求出他做功的功率。注意 要换算时间的单位。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考点三:滑轮组机械效率 【例3】如图13.1-8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 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已知拉力F为104N。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F做了多少功? (2)拉力F的功率多大?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分析】已知拉力F,由图可知有3段绳吊住动滑轮,根据s=3h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s, 利用W=Fs可求出拉力F做的功;已知时间t,利用P=W/t可求出拉力F的功率;拉力F做 的功即为总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通过= W有/ W总可求出滑

7、轮组的机械效率 。 解:(1)拉力移动的距离s=nh=310m=30m 拉力F做的功W=Fs=104N30m=3105J (2)拉力F的功率P=W/t=3105J/50s= 6103W (3)W有=Gh=2.4104N 10m=2.4105J = W有/ W总=2.4105J/3105J=80%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考点四:液体压强、浮力 【例4】如图13.1-12所示,“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 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 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

8、0N/kg) (1)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已知排水量m排,由m排g=G排,可得到被排开水的重量,根据F浮= G 排可知“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海水的密度和所处的深度,利用可求出该处受到海 水的压强。 解:(1) (2) 答:(1)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为7107N;(2)舰底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8.24108Pa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第2节 电学计算专题 常见考点有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欧姆定律的计算;利用焦耳定律来计算电热; 电能与电功率的计算。计算时,公式中的每个物 理量要

9、同时用在同一个用电器上,因为当电路中 的电压、电阻发生改变时,电流、电功率、电能 (电功)都会发生改变,这就要求书写过程 “将必 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或 用脚标加以注解、区分, “数字的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电能的计算有 两组单位) 常用公式如下表(要理解公式中的每个物理量及 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概念或规律名称公式各字母的意义及其单位 欧姆定律 I-电流(A), U-电压 (V) R-电阻() 串联电 路特点 II1I2 UU1U2 串联电 路中电流处处 相等 串联电 路中总电压 等于各段电压 之和 并联电 路特点 II1I2 UU1U2 并联电 路中干路

10、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 路中各支路电压 等于电源电压 电功 WPt W=UIt W-电功或电能(J或kW.h) P-电功率(W瓦或kW千瓦) 电功率 或PUIW-电功(J),P-电功率(W瓦) t-时间 (s秒) U-电压 (V), I-电流(A) 焦耳定律 QI2RtQ-热量(J), I2-电流的平方 R-电阻() t-时间 (s秒)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例1】如图13.2-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 阻值为10。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 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 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考点一:串、并联电路中I

11、、U的特点及欧姆定律 解:(1)并联电路电流关系 ,则通过电阻 R2的电流 (2)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则电源电压 (3)由欧姆定律得 ,则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是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 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算 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由并联电路电压关系,通过计算出电 源电压;已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和它两端的电压U2,利用 就可算出电阻R2的阻值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考点二:电功率 【例2】把一个标有“220V 40W”灯泡接在电压为110V电源上使用,该灯泡的实际 功率是多少? 【分析】这题目是忽略温度对灯泡灯丝电阻的影响,已知

12、额定的电压和电功 率,利用R=U额2/P额求出电阻,电阻不变,再通过P实=U实2/R即可求出实 际功率。 解:根据电功率公式P=U2/R,变形可得:R=U2/P 则有:R=U额2/P额=(220V)2/40W=1210 ,则 P实=U实2/R= (110V)2/1210=10W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图13.2-9 考点三:电功(电能)、电功率 【例3】(2014齐齐哈尔)如图13.2-9甲所示的电压力锅,集压力锅、电饭锅 的优点于一体,省时节电,热效率高电压力锅工作原理如图乙,已知R2的 电阻值为48.4,单独闭合开关S1时,压力锅的功率为80W求: (1)R1的电阻是多少? (2)

13、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力锅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即电阻R1两 端的电压已知,单独闭合开关S1时,压力锅的功率为80W,即是电阻 R1的电功率P1,由P= 可算出电阻R1的阻值;同时闭合开关S1和 S2, R1与R2同时工作,利用W=Pt分别算出R1与R2消耗的电能,就 可知道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解:(1)由P= 可知,电阻R1的阻值:R1= = =605; (2)电阻R2的功率:P2= = =1000W, 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力锅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W=(P1+P2)t=(80W+1000W)60s=6.4810

14、4J; 答:略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例4】某导体的电阻是2,当通过1A电流 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通电 1min时,导体上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考点四:焦耳定律 【分析】电功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可以直接利用推导公式P=I2R,也可以先利用欧姆 定律的表达式I=U/R求出电压U,再利用P=UI求出导体消耗的电功率。电热的计算可以直 接通过焦耳定律表达式Q=I2Rt计算。 解:(1)导体消耗的电功率P=I2R=(1A)22=2W(或 U=IR=1A2=2V P=UI=2V1A=2W) (2)导体上产生的热量Q=I2Rt=(1A)2260S=120J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15、 考点及要求 常见考点有关于热传递物体吸热、放热的 计算以及电功(电能)的计算,涉及吸热 、放热的物质是水。常见电路是纯电阻电 路,则Q电放= W电能;如果不计热量损失 ,则 Q水吸= W电能;如果考虑热量损失, 则 Q水吸=W电能 第3节 电与热计算专题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概念或规律名称公式各字母的意义及其单位 物体吸热、放热公式Q=cmt Q-热量(J) c-比热容J/(kg.) m-质量(kg) t-温度差() 电功(电能)公式W=UIt =Pt W-电能(J) U-电压 (V) I-电流(A) t-时间 (S) P-电功率(W) 电功率公式P=UI=W/t 同上 焦耳定律表达式Q=I2Rt Q-热量(J) I-电流(A) R-电阻() t-时间 (S) 总复习总复习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例1】(2012上海)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 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 =4.2103 焦/(千克) 考点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