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997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氧化锌锡( ZnSnO) 姓名:lys 专业: 凝聚态物理 引言 用氧化物制作薄膜晶体管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们有着高的 迁移率和透过率。 传统的非晶硅迁移率较低, 光敏性强。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工艺复杂。 有机薄膜晶体管又难以克服低寿命, 低迁移率的弱点。 本实验采用磁控溅射法生长氧化锌锡的合金薄膜来作为 有源层, 用 SiO2 作为栅绝缘薄膜,研制了薄膜晶体管, 我们从工业化生产 TFT 的要求出发, 采用 ITO 玻璃基片 和低温退火工艺, 得到了高场效应迁移率的 ZnSnO- TFT. 样品制备 我们采用底栅式TFT工艺 样品制备 底栅式分为4个步骤: 光刻ITO栅电极

2、光刻氧化硅绝缘层 光刻有缘层 剥离In2O3电极 分析测试 沟道层薄膜材料物理特性表征 测试方法有多种:我们采用了5种方法来对样品进行表征 扫描电镜测试(SEM) X射线衍射(XRD) 光致发光谱(PL) ZnSnO电学特性测试 有缘层I-V特性曲线测试 分析测试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依据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当一束高能的人射电子轰击物质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 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 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 生的电磁辐射。同时,也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 (声 子)、电子振荡 (等离子体)。 SEM

3、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 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电子束入射角有 关,也就是说与样品的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体收 集,并在那里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 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 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样品的表 面结构。 有缘层ZnSnO表面形貌(SEM) 分析测试 X射线衍射(XRD)原理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为200.06)的电磁波,能 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 光、气体电离。在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产生的X射线中, 包含与靶中各种元素对应的具有特定波长的X

4、射线,称为特 征(或标识)X射线。考虑到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间 的距离(10-8cm)相近,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 M.von Laue)提出一个重要的科学预见:晶体可以作为X射 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当一束X射线通过晶体时将发生衍射 ,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 他方向上减弱。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样,便可确 定晶体结构。 XRD图像 分析测试 光致发光(PL谱测试原理) 基本原理:由于半导体材料对能量高于其吸收限的光 子有很强的吸收,吸收系数通常超过104cm-1因此在材料表 面约1um厚的表面层内,由本征吸收产生了大量的额外电子 -空穴对,使样品处

5、于非平衡态。这些额外载流子对一边向体 内扩散,一边都能通过各种可能复合的机构复合。其中,有 的复合过程只发射声子,有的复合过程只发生光子或即发射 光子也发射声子。 测量半导体材料的光致发光谱的基本方法是用激发光源产 生能量大于被测材料的禁带宽度Eg,且电流密度足够高的光子 流去入射被测样品,同时用光探测器接受并识别被测样品发 射出来的光。 PL谱 分析测试 电学性质测量 主要进行霍尔效应的测量。把通有电流的半导体放在均 匀磁场中,设电场沿x方向,电场强度为 ;磁场方向和电场 垂直,沿z方向,磁感应强度为 ,则在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 +y或-y方向将产生一个横向电场 ,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n型和p型半导体的载流子不同,故霍尔系数的符号是相反 的。 同时利用霍尔效应测量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 输出特性曲线 转移特性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