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 第六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612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控制 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机控制 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机控制 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机控制 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机控制 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控制 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控制 第六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机控制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叶 平 Email: Ping.YE Tel: 62282571 1 第六章 旋转变压器 结构特点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线性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误差 感应移相器 数字式旋转变压器 应用举例 2 旋转变压器(Rotational transformer 或 Resolver),是一种将机械转角信号变换成与之呈 某一函数关系电信号的元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 的精密控制微电机。 主要用途: n 解算元件:坐标变换、三角运算; n 传感元件:远距离测量、传输或再现一 个角度,移相。3 主要类型: n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n 线性旋转变压器 n 感应移相器 n 感应同步器

2、4 感应电动势与磁通的关系 N u i 设: = msin t e e e = - Nmcos t = Emsin( t - 90)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 + + 5 外加电压与磁通的关系 u Fm= iN uR= iR (主磁通) (漏磁通) 由 KVL: u = iR e e 所以 u e因为 R 和 e 很小, U E = 4.44 f Nm N u i e e + + + 6 结构特点 定子、转子均由冲有齿和槽的电工钢片叠成,为了获 得良好的电气对称性,以提高旋转变压器的精度,一般 都设计成隐极式,定、转子之间的气隙是均匀的。定子 和转子槽中各布置两个轴线相互垂直的交流分布绕组。

3、7 脉振磁通 d轴 q轴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励磁绕组 交轴绕组 原理上与普通变压器完全 一样,包括原边和副边。 变比 8 9 正余弦绕组输出电压分别为: 10 11 12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带负载之后,其输出特性 曲线发生畸变,是由于转子电流产生磁场,该磁场的交轴 分量得不到补偿而引起的。 补偿的方法有两种:一次侧补偿和二次侧补偿 13 14 15 一次侧完全补偿的条件是: 定子交轴绕组所接的负载阻抗与励磁电源的内阻抗相 等。 16 两种补偿方式的比较: 二次侧补偿,正余弦负载阻抗相等时才能实现完全补 偿;但是正弦负载阻抗是一变值;因而要求余弦负载阻 抗能够随之变化,这在实际使用时颇为不方便;

4、一次侧补偿,补偿回路的阻抗与正弦负载阻抗无关; 只要适当选取补偿负载阻抗便可消去交轴磁场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易于实现。 17 线性旋转变压器 18 19 20 21 22 23 旋转变压器的误差 旋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的关系称为旋 转变压器的输出特性。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理想特性曲线为正弦曲线。 线性旋转变压器理想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 误差包括:函数误差、零位误差、线性误 差、电气误差。 24 函数误差 是指当旋转变压器一次侧绕组施加额定励磁电压 ,且交轴绕组短路时,在不同转角下,两个输出绕组的 实际输出特性和理想输出特性间的最大差值与最大理论 输出电压之比的百分数;是评价正余弦旋

5、转变压器的主 要指标。 25 线性误差 是指在一定的工作转角范围内,实际输出电压与 理论输出电压之差对理论最大输出电压之比的百分数 ;是评价线性旋转变压器的主要指标。 26 电气误差 是指当旋转变压器一次侧绕组施加额定励磁电压 ,且交轴绕组短路时,在不同转角下,两个输出绕组的 输出电压之比所对应的正切或余切的角度与实际转角之 差;是评价数据传输用旋转变压器的主要指标。 包括函数误差、零位误差、变比误差以及阻抗不 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角度传输系统的精度。 27 零位误差 理论上正弦输出绕组的输出电压在=0和180时应 等于零,余弦输出绕组的输出电压在=90及270时应等 于零,对应的角度称为理论电气零位。 但实际上当等于上述角度时输出电压不为零,我 们称这个电压为零位电压。而当实际输出电压为零时所 对应的角度称为实际电气零位。实际电气零位与理论电 气零位之差就称为零位误差,以角分表示。 28 29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30 线性旋转变压器 31 感应移相器 32 33 数字式旋转变压器(RDC) 34 35 应用举例 36 37 38 39 作业 P151:1,2,3(第一问),7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