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467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屏式过热器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教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屏式过热器 发生超温爆管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公司屏式过热器三次爆管的分析,提出了了预防 屏式过热器爆管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屏式过热器 超温 爆管 预防 我公司锅锅炉屏式过热过热 器在7月22日、26日、30日连续连续 三次发发生爆管泄 漏。 该锅该锅 炉型号为为HG1980/25.4YM1,系哈尔滨锅滨锅 炉厂有限责责任公司引 进进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技术术生产产的第二台超临临界锅锅炉。以下是锅锅炉 整体布置图图.doc。 屏式过热过热 器布置在上炉膛,沿炉宽宽方向共有30片管屏,屏间间距为为 690mm。以下是屏过过管屏结结构图图

2、.doc。 1 设备基本情况 根据管子的壁温不同,入 口段为为387mm、SA-213 T91,屏底部为为387mm 、SA-213 TP347H,出口段 为为388mm、SA-213 T91 。 出入口温度分别为别为 438.9和512,每片屏式 过热过热 器均连连接有出口和入 口集箱各一只。入口集箱 设设有节节流孔,节节流孔结结构 如图图: 1 设备基本情况 1 设备基本情况 每片屏节节流孔尺寸分布如下表: 管排入口管子编编号 管子内径d mm 节节流孔dr mm 1 - 222.522.5 3 - 1322.514 14 2822.512 1)第一次爆管: 2011年7月22日20:15

3、分左右二号锅 炉屏式过热器发生爆管,23日1:55左 右停机。 爆管位置为左数第7排内圈第一根出 口段,距离顶棚约3米距离,根据爆口 形状判断为长期超温爆管,如图四, 爆管吹损与其相邻另外两根管子,打 开第7排入口集箱检查,发现内圈第一 个管口存在一直径约15mm的异物。 2 事件经过 2)第二、三次爆管: 第一次爆管处理结束后于7月26日4:57锅炉点火,9:58机组并网, 14:10发生爆管(机组负荷313MW),16:48机组打闸。第二次爆管距离 并网仅4小时,据锅炉点火也仅9小时。检查发现屏过第19屏,第1根( 编号19-1)换热管下弯头(材质TP347H)向火侧爆管,同时下弯头上方

4、垂直段(材料为TP347H)一处纵向开裂。爆口呈菱形,变形较大。 第二次爆管检查发现屏过24屏第1根(编号24-1)换热管下弯头处 TP347H外壁发黑,存在严重的超温现象。 2 事件经过 第二次爆管处理结束后于7月30 日6:30锅炉点火,12:48机组并网 ,20:37发生爆管(即组负荷470MW ),此时主/再热蒸汽温度控制在 530/560运行。停炉后检查发现 屏过第29排第28根(内圈第1根) 出口段T91爆管,爆口距顶棚3米处 。爆口呈菱形,变形较大,明显减 薄。检查发现爆口上方存在严重鼓 包;爆口下方也轻微地鼓包,爆口 如图: 2 事件经过 第一次爆管后,对发生爆管和吹损的换热管

5、进行了处理。检查发现发生 爆管的管屏小集箱内第28根换热管管口存在一个直径约15mm的金属异物 ,原因比较清楚。通过对异物进行成分分析,材质为15CrMo,该材质来 源并非屏过系统,最有可能的是一级减温器和低温过热器系统。 第二次的检查情况: 1)打开全部30排入口集箱手孔、两只汇集集箱放空气管,用内窥镜进 行内部检查,未发现异物,集箱内壁氧化皮生成量较大,局部鼓起。 2)外观检查整个屏过的外部超温情况,发现左数第24排最外圈管不锈 钢管段外壁发黑,对该管进行割除,用内窥镜逐段检查,无外来异物, 发现该管管壁氧化皮脱落严重,并在底部弯头处有少量堆积情况,如下 图。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3 爆

6、管后的检查情况 第二次爆管后管子内壁的氧化皮状态态: 5)对19排和24排管子焊口进行了检查,发现异 种钢焊口内部焊瘤,如图。 6)取样化验19-1管TP347H管爆管处与开裂处组 织严重老化,24-1管TP347H未见明显老化现象 ; 19-1管爆口前(下行)T91管以发生完全相 变,内壁氧化皮厚0.26mm;爆口后(上行)T91 管严重老化,内壁氧化皮厚0.21mm。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3)对30排全部屏底弯头进行磁通量氧化皮检查,无明显氧化皮堆积; 4)对30排管屏进行管子涨粗检查,外径均在38.5mm范围以内,无明显涨 粗。 第三次爆管检查情况 1)第3次爆管29-28管爆口与上部

7、及下部的鼓包处都存在明显涨粗,其 中严重鼓包处直径涨粗至42.2mm,轻微鼓包处直径40.3mm,其余区域存 在一定程度地涨粗。爆管处及鼓包处T91都已严重老化。外观未异常的 第3屏第1根管下弯头处TP347H已发生中度老化;其余顶棚下部T91直管 组织未老化。 2)屏过出口段T91管内壁氧化皮厚度见表二。可见除已爆管外其它屏过 出口T91管内壁氧化皮都未超过100m。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注:(1)出口段顶棚下5.5米;(2)出口段顶棚下13米; (3)出口段顶棚下3米。 检测检测 位置 29-28 爆口处处 29-28 爆口旁 鼓包处处 29-28 爆口旁 未鼓包

8、处处 29- 27 (1) 29- 19 (2) 29- 19 (2) 12- 28 (3) 12-2 (3) 03-1 (2) 氧化皮厚 度 (m) 无1141096542 51 86 7465 屏过换热管样品内壁氧化皮测厚(出口T91管): 3)用内窥镜检查已爆换热管未 发现异物,管底部以上45米范 围内氧化皮脱落80%以上,与其 相邻的29-27管内壁也存在氧化 皮脱落现象,如图: 4)30个入口小集箱采用内窥镜 检查未发现异物;屏过出口T91 管检测不存在明显胀粗;屏过入 口A侧一级减温器用内窥镜检查 正常(对应屏过B侧汇集集箱) ;屏过B侧汇集集箱用内窥镜检 查正常。 3 爆管后的检

9、查情况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5)磁通量检查屏过底部氧化皮堆积情况以及异种钢焊口射线检 查情况如下表。 项项目位置编编号(排数-根数)数量 磁通量检查检查氧 化皮堆积积有信 号 下弯头头 附近 29-4、29-19、29-1、19-2、19-5、7-4、3-1、1-1共8只 异种钢焊钢焊瘤 较较大 第一层层 吹灰器 附近 30-1、27-2、25-2、24-1、16-1(出口侧侧)、15-1、15- 2、 15-1(出口侧侧)、14-1、11-2、11-2(出口侧侧)、7-1、7- 2 共13 只 异种钢焊钢焊瘤稍 大 第一层层 吹灰器 附近 29-1、28-2、26-1、23-2、22-2、

10、21-1、21-1(出口侧侧 )、19-1、19-2(出口侧侧)、19-1(出口侧侧)、17-1(出口 侧侧)、16-1、14-1(出口侧侧)、13-1、13-2、13-1(出口 侧侧)、12-1、11-1、11-1(出口侧侧)、10-1、10-1(出口 侧侧)、9-1 共22 只 6)本次对其它部位管子取样5根,送方天公司检查,内壁存在明显地结 垢,存在不太严重地腐蚀痕迹。没有氧化皮脱落疤痕,无残留氧化皮痕 迹,无氧化皮开裂、起皮的痕迹。 3 爆管后的检查情况 4.1锅炉运行控制 从锅炉运行参数分析,屏过出口汽温一般控制在510左右,个别时段负 荷波动时屏过出口汽温在530以上,极个别时候甚

11、至达到540以上。在 机组低负荷时屏过汽温也在510左右。 4.2锅炉启停参数控制 从二号炉几次爆管的停炉与启动参数控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容易引起 受热面内壁氧化皮大面积脱落的问题: 1)通风冷却时间长。7月22日第1次爆管后停炉,熄火后吹扫30分钟才停 机,(一般吹扫510分钟)。 2)熄火后焖炉时间较短,为3小时35分。 4 锅炉运行控制情况 3)停炉时屏过 进出口汽温都 存在较大幅度 地瞬时波动, 大的温度波动 幅度稍高于 30,超过 40的很少, 但明显是瞬间 波动,个别升 温速率达到 21.8/min, 如图九: 4 锅炉运行控制情况 4)停炉后存在一级 减温器出口汽温明显 突升,

12、存在减温水完 全关闭后汽温大幅度 回升现象。二级减温 器A侧出口汽温也存 在回升现象。如图。 停炉时,主、再热器 减温水手动门都是在 锅炉MFT后关闭,这 与MFT后一级减温器 后汽温较大幅度地回 升是关联的。 4 锅炉运行控制情况 5)锅炉启动时 ,在机组冲转 前减温水调门 已开启,减温 器出口温度反 应有时明显, 有时不明显( 如图。此时蒸 汽流量低,投 减温水很容易 引起汽温和受 热面壁温波动 。 4 锅炉运行控制情况 并网后旁路快 速关闭 6)锅炉启动时,一级减温器与二级减温器出口汽温都存在较大幅度地波 动,波动幅度均在3040,从几次启动参数变化曲线分析,二减出口汽 温波动幅度大于一

13、减出口汽温。 7)机组启动后,很快地关闭旁路,引起负荷较大幅度地波动(见上页图 九)。一般应该与机组升负荷配合,缓慢关闭,使得机组负荷平稳增长 。 从以上运行控制过程来看,有可能造成管子内壁氧化皮的脱 落。 4 锅炉运行控制情况 1)内圈第一个管口存在的异物,是造成第一次爆管的直接原因,异物来 源可能是屏过以前的一级减温器、低温过热器等。 2)从第2次、第3次爆管分析,都属于短期过热爆管,过热的的原因是管 子内部工质流量降低。工质流量的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换热管发生堵塞, 可能是工质流量分配不均。引起堵塞的原因可能有内壁氧化皮大面积脱 落堵塞,节流孔异物堵塞,从机组启停过程的运行控制来看,具备氧化

14、 皮脱落的条件,而且管子内部内窥镜检查有氧化皮脱落的痕迹,由于屏 过管子内径较小(22mm),少量的氧化皮脱落即可造成通经大幅度减小 ,而且通经降低进一步影响流量降低,使脱落的氧化皮更加难以带走, 进而加剧堆积。 5 原因分析 3)壁温检测 为了监视机组启动过程管壁温度的变化,第三次检修过程中在屏过出口管 增加了30只温度测点,最后一次启动过程中发现在一台磨煤机和两台磨煤 机运行时,各个管壁温度非常不稳定,尤其是最外圈管,个别管管壁温度 在短时间内达到了585,远远超过其它管壁温度,并有进一步升高的趋 势,在这种情况下,运行人员通过调整得到缓解。 发生这种现象与个别管子内氧化皮的脱落堆积有关,

15、一般情况下T91氧化 皮是不容易脱落的,但是在锅炉停运过程吹扫冷却时间过长和启动过程减 温水投入过早和流量过大,造成壁温大幅度波动等情况下,养化皮会发生 开裂,在条件具备时发生脱落。 5 原因分析 另外一个原因,出现严重的壁温偏差可能与低负荷时工质流量低,在每 根管子内的分布不稳定有关系。 第二、第三次爆管由于爆管管未安装温度测点,可能在启动过程中发生 与最后一次启动相似的情况,管壁温度在没有检测手段的情况下迅速升 高,发生爆管。 5 原因分析 4)异种钢接头焊瘤 #2炉屏过下弯头区T91与TP347H的异种钢接头焊缝存在较严重地焊瘤。第 2次爆管时,爆破与超温管的异种钢接头存在较严重的焊瘤,其中一只接 头焊瘤高度在23mm;抽查98只接头存在35只有较严重焊瘤,其中13只有 严重焊瘤,存在严重焊瘤的比例很高。 焊瘤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