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说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457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裁判文书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裁判文书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裁判文书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裁判文书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裁判文书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裁判文书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裁判文书说理.(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裁判文书说理 2014.3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强调裁判文书说理 二、如何加强裁判文书说理 n诉讼请求的把握 n事实认定说理 n法律适用说理 三、裁判文书说理基本方法 一、为什么强调裁判文书说理 (一)裁判文书性质与功能 “法律、法律的原则、法律的精神只有通过 判决体现出来的时候才具有权威性” 1、民事裁判文书是全部民事审判活动的集中体 现和最终归属。(完整性:对当事人举证、质 证,法官认证过程) 2、民事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所形成 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司法公文。(权威性) 3、民事裁判文书“应当通过透彻的说理使当事 人知道、理解该裁判为什么是公正的”(接受 度) 为什么强调裁判文书说理

2、 (二) “理由优于结论”的价值理念 法院靠的不是强权,靠的不是行政权 威去推动社会管理,靠的是法官的智慧 ,法官作出以理服人的裁决,才能赢得 裁判的权威。 一是理由优于结论,这个理由是公 开的,如果是用秘密的理由,法治就不 存在。 二是裁判文书讲理由优于结论,这 些理由必须是法律上承认的理由,不是 道德上的理由或其他理由。 三是裁判文书讲理由优于结论,这 个理由必须在法律上有最大最强的说服 力。一个裁判文书可以写很多种理由, 但是法官的水平就体现在用一种最有说 服力的理由。 为什么强调裁判文书说理 (三)全面理解裁判文书的受众 当事人:说理、分析证据 法院内部:上级法院、下级法院 社会公众:

3、一般规则、事实查明、结 论 合理性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n 一是:裁判文书不能反映案件审理的 整个过程。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官 认证过程没有充分体现,不能反映庭审 模式的全貌,使得开庭程序和审判公开 原则不能通过有形的载体呈现出来。 二是:缺乏说理性 1.在事实认定上缺乏对证据必要的分析判断 ,使案件的认定显得好像是法官的一言堂,给 当事人留下“暗箱操作”的把柄。 2.未写明对证据的质证的情况。 3.未说明法官对证据的评价和判断,武断的用 “经审理查明”写出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很少 用严格的语言对涉案的法律概念和理论加以充 分阐述。 4.引用法律不慎密,适用法律不完整具体。 三是:缺乏逻辑性

4、与规范性.裁判文书详略 失当 1、详略得当,该精炼的地方应精炼,该详 实的地方应当详实。 2、字面差错频繁出现,格式要点不合规范 。 3、有的句子不严格按文法要求。有的裁判 文书格式不规范, 裁判文书说理 n 裁判文书说理,要用法律思维,以 法论理,做到定案要有事实,事实要有 证据证明,证据要合法有效,要说理就 是要以法论理,以证据论理,法律思维 论理。 总体上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事实说理,也就是以经过法庭双方举 证、辩论、质证、认证、查证的事实为基础, 透过对事实的分析论证,明确是非胜负,合法 与非法,阐明道理。 2.以法律论理,要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 结合案件事实,说明道理,不仅要

5、写明作出判 决引用的法律条款,对法律条款内容作出详细 准确的解释,而且要根据法律条款说出道理, 使法律知识和裁判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 3.以法理说理,从法学理论上,说明道理 。 一、把握当事人的诉求 目的: 一是为了体现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二是为了集中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明 确纠纷的焦点,与后面的各部分的叙事、说理 和判决结果紧密联系,前后照应。 把握当事人的诉求 n书写形式 二审判决中增加“一审原告诉讼请求” 把握当事人的诉求 n n 上诉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三联商社)因与被上诉人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以下简称三联集团)商标使用许可合 同纠纷一案,不服山东省济南市

6、中级人民法院 (2009)济民三初字第10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 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 理了本案。上诉人三联商社的委托代理人. 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三联商社在原审中诉称, 把握当事人的诉求 诉辩的归纳: 1、 诉辩主张既要客观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意见,应准确详细写明各方 的观点及支持其观点的证据和法律依据, 2、对无争议的事实和意见,可简要叙述 3、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增加的有关诉辩内 容也应如实反映,不能局限于诉状和答辩状的 内容。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当事人诉称和辩称全盘照抄照搬 ,包括错字错句。 例:“被上诉人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 定,

7、一审法院视而不见,难道就没有天 理了吗?” 可能存在的问题 2、过于简单的概括,遗漏重要事实和 观点的表述,或者是当事人所表述的内 容作错误的理解和归纳。或者遗漏被告 (被上诉人)答辩。 例:判决书中对被上诉人的答辩写为“ 被上诉人答辩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 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得当应予 维持”。 二、事实认定的说理 主要内容 1、证据审查、采信、分析 2、事实查明 事实认定的说理 基本结构: 1、 双方当事人对事实问题的基本态度: 无异议事实与有异议事实 2、对异议事实的分析认定:分别举证、 质证、认证 3、对案件主要事实的查明 事实认定的说理 n 对于什么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违反 法

8、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应根据民事实 体法对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和方法进行 判断。 事实认定的说理 结构: n无争议事实 n有争议事实:1、争议焦点 n 2、对于一个焦点的举证情 况 n 3、质证 n 4、认证情况 对当事人有争议的事实, 1、根据要证明的问题证据分组 2、把证据的出示、质证、认证的层次感突 出来。 证明何种焦点问题; 出示了何种证据; 对方的质证意见如何; 法院对证据如何认识。 3、应写明证据分析的内容,如证据的真实 性 关联性、客观性。 事实认定的说理 n质证意见的写作 n 是否提出异议 n 异议的内容和理由以及对反驳证据或相反证 据的质证意见 事实认定的说理 n认证意见的写作

9、n写法一:逐一认证 n写法二:本院将在查明事实中予以综合认定 事实认定的说理 充分运用证据规则 1、运用证据法理论、法律逻辑和常规情理 分析证据三性 2、根据证据运用规则 ,在对证据的证明 力及相互关系上进行分析,阐述有关证 据能证明何种事实 事实认定的说理 证据的采信、分析 1、从证据资料到证据 证据资料本身并不等同于证据,只有 在对证据本身的证据能力进行考察之后 ,才能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将现有的证 据资料转化为证据。 证据能力排除规则 事实认定的说理 2、从证据判断到事实认定的过程 大陆法系的法官要依照证明力的规则来认定 证据和需要证明的事实之间已经达到了什么样 的程度,而英美法系的法官则

10、是依靠经验法则 来判断。 对于常识性的经验法则,通常无需证明而法 官直接予以采用。对于诉讼中所应适用的经验 法则,特别是专门性的经验法则,法官可以采 用合适的途径或方式予以查明,比如向一般民 众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向专业人士咨询或请 专家讲解等。 事实认定的说理 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n 合法性是判断证据证明力的重要尺度,非 法证据不具有证明力,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 的依据。证据规定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 基础上,设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即以侵 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故意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 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以违反法律禁止性 规定的方法(如窃听)取得的证据不具有合法性 ,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

11、实的依据,其他情形不 得视为非法证据。 事实认定的说理 n 第一,审查证据的证据能力 1、真实性。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客观性或者确实 性。它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 在的。任何案件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间发 生的。案件事实发生后,必然会在客观外界遗留下某 些物品或痕迹。这些事实以及它们同案件事实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证据的真实性是证据最本质的特征;但 这不意味着有关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一定是客观真实的 ,法律规定,一切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 作为定案的依据。 2、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 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n客观性固然是证据的重要特征,但仅有客

12、观性 的事实还不能成为证据,还必须与案件事实存 在客观联系。与案件情况没有联系的客观事实 ,不能起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不能成为 案件的证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是多种多 样的。有因果联系,条件联系,时间联系,空 间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其中,因果 联系是最常见、最主要的联系。一切倾向于证 明待证事实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的证据均为 相关证据,否则不具有关联性。 n3、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 法律规定的要求。证据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n (1)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 。收集证据必须依法进行。依法收集证据,既是程序正义的重

13、要 标志,也是在民事诉讼中获取确凿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重 要保证。只有合法收集的证据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通过违法侵 犯人的身体、住所或者函件等其他通讯方法所获得的证据不能采 用。 n (2)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形式有7种。这些证据形式是立法机关总结了我国多年的民事诉讼 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古今中外民事诉讼法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制 定出来的。它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内容。因此,凡是不符 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就不能视为合法证据。 n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如果证据的来源不合法,就不 能用作定案的根据。 n第二、审查证据的证明力 n证据的证明力也叫做证

14、据的证据力,是指证据事实对案件事实证 明作用的有无的证明程度的大小问题。 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与 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换言之,证据 事实不仅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应当是与案件事实存在某 种程度联系,对证明案件具有实际意义的事实。证据与案件事实 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间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必 然性联系、偶然性联系等分类。一般而言,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 的联系越紧密,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越强。当事人针对证据证明 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也是法 官心证的形成过程。 充分运用证据规则 第三、对证据内容、证明力大小

15、等作出判断 ,并据此确认要件事实,其结果有三种: 当事人的证据能够支持原告提出的全部 事实主张的,应当认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 立; 能够支持被告提出的否定性主张或其抗 辩事实主张时,应当认定被告的事实主张 成立或原告提出的事实主张不能成立;、 证据穷尽后案件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 状态时,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优 势证据规则来解决真伪不明的问题。 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n第一个层次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普遍适用于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 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 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n n 第二个层次是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也称之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 侵权诉讼,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 权诉讼,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 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