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参考解析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11784494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参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参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参考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查题参考资料产生IL-12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肥大细胞E.NK细胞该题参考答题选项:A关于TCR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TCRT细胞的发生早于TCR细胞B.多数细胞表现为CD3<sup>+</sup>CD4<sup>+</sup>CD8<sup>+</sup>C.TCR基因重排的多样高D.识别抗原具有MHC的限制性E.VJ基因片段多于TCRT细胞该题参考答题选项:ACD25分子主要存在于A.Treg细胞表面B.Th1细胞表面C.Th2细胞表面D.Th17细胞表面E.Tfh

2、细胞表面该题参考答题选项:A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血清过敏性休克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D.输血反应E.新生儿溶血症该题参考答题选项:A发明牛痘预防天花的学者是A.PasteurB.JennerC.KochD.LandsteinerE.Ehrlich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A.C2a4bB.C4b2bC.C4a2bD.C2b4aE.C2a4a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人类HLA复合体定位是A.第17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2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与Th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是A.MHC类分子1、3功能区B.MHC

3、类分子1、1功能区C.MHC类分子3功能区D.MHC类分子2功能区E.MHC类分子的2m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错误的是A.无肿瘤特异性B.具有MHC限制性C.IL-2可增强其杀伤活性D.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E.可释放穿孔素溶解肿瘤细胞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下列哪项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所特有A.C3裂解为C3a和C3bB.C4裂解为C4a和C4bC.D因子参与D.C5裂解为C5a和C5bE.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该题参考答题选项:C机体抗肿瘤免疫主要依靠A.NK细胞B.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成分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E.TIL和LAK细胞该题参考答题选项:C下列物质可用人工被动

4、免疫的是A.类毒素B.外毒素C.抗毒素D.内毒素E.抗生素该题参考答题选项:C关于活疫苗哪点是错的A.是抗原物质B.用量较死疫苗少C.在体内存留时间短D.免疫力维持时间长E.一次接种该题参考答题选项:C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的Ig是A.IgE和IgBB.IgA和IgDC.IgM和IgDD.IgG和IgME.IgM和IgE该题参考答题选项:D旁路途径中哪一个是C3转化酶A.C1sB.C4b2aC.3bBaD.C3bBbE.D因子该题参考答题选项:D下列哪项不是IL-1的功能A.促进T细胞的增殖B.刺激单核吞噬细胞活化C.激活NK细胞D.直接诱导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该题参考答

5、题选项:D下列哪项不属于ICAM-3的配体A.LFA-1B.Mac-1C.CD2D.CD19E.CD299该题参考答题选项:D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CTL与靶细胞B.Th细胞与B细胞C.DC与Th细胞D.T细胞与靶细胞E.M与CTL该题参考答题选项:D关于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FasL介导的靶细胞凋亡B.穿孔素损伤细胞膜C.颗粒酶介导的靶细胞D.分泌TNF-诱导凋亡E.介导ADCC该题参考答题选项:D目前,检测血清中IgG和IgM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双向扩散实验B.单向扩散实验C.免疫电泳D.对流电泳E.ELISA该题参考答题选项:EMHC该题参考答题选项

6、:MHC分子:由MHC编码的的MHC类、类和类分子,MHC类和类分子为膜分子;MHC类分子为可溶性分子,主要为HSP、TNF和补体的一些成分。迟发型超敏反应该题参考答题选项:迟发型超敏反应:由Th1细胞所介导的,以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的的炎症反应,以及CTL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同种异型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同种异型: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抗体具有的特异性不同的抗原表位,称作同种异型。医学免疫学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抗原的的性质和组成,机体识别、排除抗原和免疫损伤的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该题参考答题选项: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移植排斥反

7、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抗原,即MHC类和类分子。佐剂该题参考答题选项:佐剂:属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是指那些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入机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即起辅佐抗原作用的物质。依据Ig肽链上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多变,可将Ig分为#,#两区。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可变区(V区),恒定区(C区)。致敏CTL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主要包括#、#和#。该题参考答题选项:穿孔素,颗粒酶,FasL外周免疫器官是由#、#和#组成的。该题参考答题选项: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根据Ig的抗原特异性,将Ig分为#、#和#三种类型。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以#细

8、胞介导为主的#和以#细胞介导为主的#两大类。该题参考答题选项:B,体液免疫,T,细胞免疫五类Ig在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是#,具有J链与分泌片的是#,分子量最大的是#,能介导过敏反应的是#,能通过胎盘的是#。该题参考答题选项:IgG,sIgA,IgM,IgE,IgG 。何为MHC限制性?在免疫应答中MHC分子是如何发挥其限制性作用的?该题参考答题选项:MHC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原称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组成以及表面分子与功能有哪些?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和巨噬细胞(macrop

9、hage, M)表面分子主要有:MHC I、II类分子,Fc受体,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CR),LPS受体(CD14),甘露糖受体(glucan receptor)主要免疫学功能:(1)吞噬、杀伤作用-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A. 毒性物质 - H2O2、O2-和NOB. 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C. 酶类- 溶菌酶(2)抗原递呈作用- T细胞活化(3)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1、IL-? 6、IL- 8、IL-12和TNF-等)。A.介导炎症性反应B.活化NK细胞C.促进Th1细胞分化等试述T、B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该题参

10、考答题选项:T、B淋巴细胞只有同时接受抗原特异性信号(第一信号)和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双信号刺激,才能进入完全活化状态,发挥免疫效能,否则走向凋亡或失能。(1)T淋巴细胞活化第一信号:TCR复合受体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传递特异性抗原信号,CD4/CD8结合MHC/类分子辅助第一信号的传递。(2)T淋巴细胞活化第二信号:CD28结合B7。(3)B淋巴细胞活化第一信号:BCR复合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的B细胞决定基,传递抗原特异性信号,CD21/CD19/CD81与结合在抗原上的C3dg结合辅助第一信号的传递。(4)B淋巴细胞活化第二信号:CD40结合CD40L。简述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

11、疫应答产生抗体特点的差异。该题参考答题选项:就一般疾病而言,初次免疫应答过程较长,需经过白细胞呈递抗原、T细胞接受并呈递抗原、B细胞接受抗原并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分泌抗体这几个步骤,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时间相对再次免疫应答要短一点(不同疾病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不同)。再次免疫应答时机体免疫反应要快一些,直接由记忆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抗体即可,而且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存留时间更长,数量也相对初次免疫应答更多,这也是个别疫苗间隔一段时间要加强的原因。T细胞发育过程中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的意义。该题参考答题选项:T细胞发育进入双阳性阶段时开始表达CD4+CD8+,CD3的表

12、达水平逐渐升高。在胸腺皮质中,同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或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发生结合的DP细胞可继续发育为单阳性细胞。其中与I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的CD8表达水平升高,CD4表达水平下降直至丢失,而与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4表达水平升高,CD8表达水平下降甚至最后丢失,不能与抗原肽-MHCI/类分子发生有效结合或结合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在胸腺皮质中发生凋亡,凋亡细胞占DP细胞的95%以上。此过程称为胸腺的阳性选择。经阳性选择的DP细胞存活,进一步分化为SP细胞,使T细胞获得了在识别抗原过程中自身MHC限制能力。SP细胞在皮髓质交接出及髓质区,与胸腺DC,巨噬细胞表面自身抗原肽-MHC类或类分子复合物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者,则被删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抗原成分的T细胞,此过程称为胸腺的阴性选择,也是T细胞获得中枢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