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4044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部分 古诗文 游 园 不 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值:碰到,遇到。 2.应:可能,大概。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3.怜:爱惜,怜惜,爱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怜悯”,是“爱”的意思。 5.苍苔:绿色的苔藓,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6.印:这里当“踩踏”讲。7.小扣:轻轻地敲。扣:同“叩”,敲。 8.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柴门。 9.关:关闭。这里指锁的意思。【译文】大概是

2、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踏上脚印吧。我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园门虽然闭得紧,满园子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一枝红杏伸到墙外来了。【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于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饶有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另外,

3、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赏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了诗人春天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有趣而又富于哲理。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颂。诗的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开篇首先交代了作者拜访朋友没有遇到主人,无法观赏园内迷人春色的失落与遗憾。写得诙谐幽默而又富有风趣,说可能是园子的主人爱惜园内的茵茵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脚印,所以“柴扉”久扣而“不开”。诗人故意将主人不在

4、家说成是有意拒绝,这恰恰为下文作了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构想,才巧妙地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主人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整个春色关在园内,自欣独赏,可是满园“春色”关怎能关得住?稍不留神,就有“一枝红杏”偷偷地“出墙来”,并且仿佛是有意告诉客人:“院子里已经是百花争春啦!”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妙,这拟人化了的“春色”和“红杏”,不仅形象鲜活生动,而且景中含情,情中寓理,使读者浮想联翩,获得人生哲理的启示“春色”是任何人都关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与娇艳,以它特有的方式昭示天下,春天已经来临。同时也从另一个

5、角度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新生的事物都是任何力量也封锁不了、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一切束缚与遏制,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蓬勃发展。作品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是写“游园不值”,“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不得不索然而归,把情绪压向低谷。就在诗人打算离开之际,突然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于是诗人的情绪一下就上升到了顶峰。由抑到扬,悬念跌宕,耐人回味。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做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2寻芳:游春,踏青。

6、即寻觅美好的春景。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5. 识得:感觉到。6. 东风:春风。【译文】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作者简介】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政绩显赫。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平生广注儒学典籍

7、,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泗水河边的春天美丽的景象,赞美了春天无限的生命力,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准确地反映出了春天的特征,成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

8、来形容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

9、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

10、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11、。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 1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2、尽:沉没,消失。3、穷:尽,达到极点。4、更:再。 【译文】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

12、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徙居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早年精于文章,名动一时,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家居15年,又为文安郡文安县尉,在任所去世。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所作从军、出塞等歌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之涣墓志铭),七绝凉州词和五绝登鹳雀楼(国秀集署为朱斌所作)是代表盛唐诗风并为古今传诵的名作。他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都有唱和。高适曾在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一诗中称其“才华仰

13、清兴,功业嗟芳节”,对他极表钦佩。唐人关于旗亭画壁的故事,也记载了他的诗在当时所受到的赞誉。王之涣诗今仅存6首,全唐诗收录。事迹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极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后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慢慢沉没。这

14、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诗的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做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思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这

15、首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题:书写。 3.西林: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4.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5.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6.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7.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8.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9.只缘:只因为。 10.此山:指的是庐山。【译文】从正面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从侧面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是著名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与父苏洵、弟苏辙被称作“三苏”。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