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366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4寓言两则第1课时苏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寓言两则这篇课文有两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二,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寓言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两则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仅仅从语言和情节上来理解并不是难事。但想要让孩子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

2、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想象、说话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巴望”“威胁”“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等词语的意思,读懂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含义。2.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顺序用三句话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3.细读故事,体会人物(角色)的内心想法,生动地、创造性地

3、讲述故事。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明白“农夫、鹬、蚌”傻在哪儿,进而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4.拓展阅读寓言故事,开展讲寓言故事比赛,丰富自己的积累。【重点】1.抓关键词句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顺序用三句话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2.细读故事,体会人物(角色)的内心想法,生动地、创造性地讲述故事。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明白“农夫、鹬、蚌”傻在哪儿。【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明白“农夫、鹬、蚌”傻在哪儿,进而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并从中

4、受到启发和教育。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精读揠苗助长,抓住故事中描写农夫心情及动作等词语,体会他当时迫切希望禾苗长大的心情和拔苗后自以为得计的心理,最终明白欲速则不达的寓意。3.精度鹬蚌相争,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先让学生谈谈读了故事后的感想,然后再引导总结出双方争利、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的寓意。4.拓展阅读寓言故事,开展讲寓言故事比赛,丰富积累。【教师准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2.本课的PPT课件。【学生准备】1.搜集到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2.

5、预习课文。2课时第课时1.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顺序用三句话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2.联系生活理解故事的寓意,读懂农夫傻在哪里;练习生动、有条理地讲述故事。【重点】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顺序用三句话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难点】联系生活理解故事的寓意,读懂农夫傻在哪里;练习生动、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方法一聊故事,导课题。1.我们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说说你喜欢的一个。(引导学生从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2.你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为什么?(引导:故事生动有趣;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3.今天我们就来读两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6、板书寓言两则)“寓、则”是两个生字,谁能来写一写?相机指导:(1)“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这一课有几个寓言故事?那么“则”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篇)还可以说新闻两(则);童话两(则)。(2)“寓”是一个形声字,下面的“禺”念“y”,书写一下笔顺;看看“寓”的字义,出示:“住的地方”,你能说说为什么是“宝盖儿”旁吗?再书写一遍这个字。(3)在“寓言”这个词中,“寓”的意思是“寄托”;寓言就是寄托了某个道理的一个小故事、一段话;还可以组成“寓意”(板书:寓意)就是这个故事或者这段话中寄托的这个道理。4.读懂“寓言”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读寓言故事的方法。谁来猜一猜?(根据板书引导,读故事,明寓

7、意)设计意图聊学过的寓言故事,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并通过解题意,引导学生明确读寓言故事的方法。方法二谈话导入,了解题意。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齐读题)2.学习“寓”。师:这个“寓”是我们这一课的其中一个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方法)师:同学们知道吗?“寓言”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看看它是通过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来源:学科网(板书:揠苗助长)(生读题,注意:“长”这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ng”。)师:“揠苗

8、助长”这个故事你看过或听过吗?(可能会说:我看的是拔苗助长,跟这个故事是一样的)3.师:也就是说“揠苗助长”又叫(拔苗助长!)(师在“揠”字下面板书:拔)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揠”的意思是(拔)4.那你能猜出这个题目的意思吗?(预设:把禾苗拔高帮助禾苗生长)读了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呢?(预设:为什么揠苗助长?怎么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设计意图从了解“寓言”的意义,到对“揠苗助长”的理解,再由题目产生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读通故事,学习概括。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吗?自己再练一练,遇到生字再读一读。2.检查生词的识读。PPT出示: 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焦急兴致勃勃毫不示

9、弱筋疲力尽纳闷喜笑颜开得意洋洋用尽力气(1)同桌互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2)指名读。第一行:两个成语,也是寓言故事的题目。重点指导读准“揠、鹬、蚌”;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揠”和哪个字的意思相同吗?(拔),结合故事谁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鹬、蚌”分别是什么?看图了解一下。(鹬是一种鸟,在水边常吃小鱼,嘴巴尖尖长长的;河蚌生活在水里,是一种贝类,有的可以产珍珠)结合故事谁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它们在争什么?(一个不松壳;一个不张嘴)指名读第二、三行(纵向对比读),读准“筋”“闷”的字音。“纳闷”口语中读作儿化“纳闷儿”。在文中画出这些词语,结合句子,你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吗?读一读,想一想,和同学议

10、一议。(学生尝试学习;在朗读过程中再进一步学习)哪几个词语表示心情,你能说说吗?你有过这种心情吗?用表示这种心情的语气来读词语,看谁读得形象。3.读通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看看谁能读正确、流利。先读给同位听,请他当小老师检查一下,注意听听他的建议。指名读,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同时学习“宋”“枯”字。(读准“宋”,“宋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宋”还表示姓氏,谁姓宋?“枯死”是什么意思?)4.练习简要概括揠苗助长故事内容。(“得法”)一个故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你能根据这三点围绕“揠苗助长”提出三个问题吗?(为什么要“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过程是怎样的;“揠苗助长”的结果是什么?)5.默读

11、课文,找找问题的答案,看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自学)6.交流,提取关键词语。(起因巴望长快,焦急;经过一棵一课往上拔;结果枯死了)谁能对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三句话来简要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用上这些词语。练习、训练、引导讲清楚、有条理。7.练习简要概括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用法”)(1)用同样的方法,谁能根据鹬蚌相争这个题目提出三个问题?(2)默读课文,找答案,提取关键词。练习用上关键词,对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三句话来简要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看谁能讲清楚、有条理。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说话

12、的条理性。二、讲述揠苗助长,感知寓意,积累语言。1.过渡: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小故事。(1)这个故事是出自孟子,你们知道孟子是谁吗?(简要知道他是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被尊称为“亚圣”,是山东人)来源:学科网ZXXK这个小故事就是孟子讲述的一个故事。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故事流传至今,一代一代人读着,讲着,喜欢着。我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2)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能不能读懂故事,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来源:学#科#网(学生自学,有疑问组织小

13、组交流)2.要讲好故事,先把课文要读熟,记住了才能讲出来。三分钟的时间,边读边记。看谁的记忆力好。3.现在请你练习讲述故事,怎样讲才生动,别人才喜欢听呢?要想一想,练习着讲生动。4.抓“焦急”,讲述故事起因。(1)谁愿意试一试来讲第一自然段,大家听一听提出建议。(组织听,组织评价)(2)这个农夫的性格有个特点,性子(急)。你身边有性子急的人吗?说说性子急的人有哪些特点。这个故事是怎样来表现一个性子急的人的呢?这段话中就有一个带有“急”字的词语是什么?(焦急)“焦急”什么意思?说说意思相近的词语。“焦”这个字,本身表示“饭”做得要糊了,都发硬了,我们说饭烧焦了;“焦”在“焦急”这个词里是烦躁、着

14、急的意思,你看这个人都“急”到什么程度了?你能想象出他焦急的样子来吗?(引导想象:转来转去,坐立不安,老是念叨等)他会念叨什么呢?他为什么焦急呢?在文中画出写原因的句子。(他巴望着自己一点儿也没有长)出示句子,“巴望”什么意思?说说意思相近的词语。“巴”还可以怎样组词?(尾巴,眼巴巴)“巴”在这里的字义是“盼,期望”,你能读出“眼巴巴”的盼望的意思吗?读一读。“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禾苗究竟长了没有?为什么他觉得没有长?(焦急)读出焦急的想法。还有哪里写出了他焦急?(抓“天天”,想象他天天到田里看的情境)5.谁来讲讲这个性子急的人天天焦急的事,想象他的表情,会有什么动作,会说些什么?

15、大家来讨论一下,可以借助表演来表现这个性子急的人,看看谁讲得生动、有趣,大家爱听。(指名讲故事,指导学生生动讲述,适当借助夸张的动作,体会讲故事的乐趣)6.抓“急忙”,讲述故事过程。他的急性子还体现在第二自然段中,也有一个带有“急”的词语,是哪一个?(急忙)“急忙”什么意思?有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谁来讲一讲这一自然段,我们听听急不急?7.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里表现他是个急性子的人。说说。(交流,相机引导)“终于”这个词语说明在想出办法之前还有一个过程。我们来用这个词语造句,谁能用这个句式来说:,我终于。“终于”做成,说明事情一定是不容易的,想象一下,他想办法的过程会是怎样的?谁能表演一下?来源:学科网Z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