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3324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2019102803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级全能生”24省2020届高三地理9月联考丙(A)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49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化的主要

2、载体,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调整。中国工业基地形成与演化的一般模式主要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工业结构和主导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四川攀枝花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至今仍处于小型阶段。其主导因素为( )A.自然资源 B.国家政策 C.基础设施 D.科学技术2.广东佛山迅速演变为大型工业基地,其工业结构变化可能是A.装备制造业比重减小 B.基础原材料工业比重增大C.轻工业比重持续增大 D.能源工业的比重保持不变3.有利于中国工业基地向大型阶段演变的举措有延长产业链并不断优化工业结构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共享信息并不断扩大工业区范围 多措并

3、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A. B. C. D.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主要集中种植以小麦、大麦、玉米和水稻为主的谷类作物,中南部亚平宁山脉的丘陵地带主要种植以葡萄和橄榄为主的经济作物,同时畜牧业分布也很广泛。据此完成4、5题。4.意大利主要农作物的最显著特征是A.喜温 B.畏光 C.忌渍 D.耐旱5.从内部结构看,意大利农业呈现出的特点是A.季节性 B.地域性 C.混合性 D.商品性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7.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 B.平水

4、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 D.河水向东流,造成南岸侵蚀后退8.该河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A.大气降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形成图中A、B、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基础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水分10.关于图中B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湿季 B.夏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湿季C.冬季高原空气对流弱形成干季 D.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11.当图中C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D地的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 B.非洲食草动物由南向北迁

5、徙C.刚果河水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D.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全年最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天气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4分)(2)分析图中东北部低压中心的形成过程。(6分)(3)预报日

6、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6分)(4)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及此季节多发的原因。(6分)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金属。锡石是锡最主要的矿物,锡石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是锡石的主要生产国。中国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及南岭一带,其中以广西南丹大厂规模最大。云南的个旧锡矿开采历史悠久,素有中国“锡都”之称。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镀锡板生产、各种合金、食品和饮料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等,同时也用于原子能工业、航空工业等领域。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的锡矿的主要分布。(1)简析

7、中国成为世界锡石主要生产国的原因。(6分)(2)简述云南个旧锡矿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3)试分析云南个旧锡矿开发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4)请为中国“锡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冬季的吉林省吉林市,是冰雪观光的乐园。每年1月中旬,吉林市都会举办“雾凇冰雪节”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盛大的冰灯游园会和冰雪运动会,有放河灯、彩船大游行和东北大秧歌表演,有满族、朝鲜族民俗节、关东风味美食节,有大型的经贸洽谈会、交易会、订货会,这些活动吸引

8、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简述吉林市发展冬季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10分)43.(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安市纪委监委2019年1月22日发布消息,备受瞩目的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圆满完成。秦岭地处陕西省中南部地区,东西约450km、南北约150km,山川纵横、生物繁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气候特点,使得当地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森林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简述秦岭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及保护对策。(10分)请考生在第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两汉

9、律极为繁杂魏时已加改革,但还不够简括。司马昭集羊祜、杜预等名儒重臣14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20篇,620条,27600余字。律与令合2926条又从令中划分出条例章程,称为故事,各归本官府执掌。268年,新律修成,晋武帝令抄录死罪条目,在亭、传(旅舍)悬挂,使人民之所趋避。从汉律令和说解773万字省约到12万字在法律编纂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人民生活上,多少减轻些动辄得罪轻重无准的威胁。久经丧乱的广大劳动群众这才有可能来恢复社会经济,补救战争的创伤。晋书食货志说,太康年间,“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成安其业而乐其事”+自东汉末大乱以来,这算是一个难得的光明时期。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

10、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律法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晋律法改革的影响。(6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威尔逊总统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是企图在短时间内建立独特的美国世界,这是一个粗略的、欠全面考虑的、危险的计划。然而1918年到1919年,欧洲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厌战情绪和焦虑,为了阻止战争的再度爆发,他们不惜付出任何牺牲。事实上,国际联盟复杂而不切实际的章程和明确限制的权利已经成为有效重建国际关系之路上的一个严重障碍。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人类如果要避免极具破坏性和大规模屠杀的世界大战,就必须参与到世界重建这项

11、艰苦的工作中来。国际联盟不过是一个纯粹的政治组织他不过是在承认各现存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对人类事务进行修补。这种在解决事实问题中无能为力的机制根本无法适应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的复杂的政治需求。那些狭隘的,陈旧的消亡的或垂死的道义和政治上的观念,必将被人类具有相同的来源和相同的命运这样一种更清晰和更简单的观念所取代。摘编自赫伯特世界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最终解散的原因及启示。(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18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中国科学社总部由美国迁回国内。李四光这

12、时从欧洲学成归国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在教学、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世界瞩目的成就。1922年5月,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李四光发表了著名学术演讲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向瑞典地质学权威安特生发起挑战。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的其他重要贡献科鉴定方法、地质力学的创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他还鼓励学生“不能为已成的学说压倒”要“为真理奋斗”,告诫他们,真正的做学问,既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事实根据,又要允许怀疑,提倡怀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的科学成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科学研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答案-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