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3139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He-4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 B. 同质量的A与B所含分子数之比为n:m C.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D. 标准状况下,A与B的密度之比为n:m2、标准状况下,有6.72LCH4,3.01 1023个HCl,13.6gH2S

2、,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 B. 密度: C. 质量:D. 氢原子数:3、关于a g氢气和b g氦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氢气与氦气的体积比为a:2b B. 同温同压下,若a=b,则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体积相同时,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氦气的质量D. 同温同压下,若两者的体积相等,则其原子个数也相等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SO42-的数目是( )个。 A3.011023 B6.021023C0.5 D15、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A1

3、:4 B1:2C1:1 D2:16、将30 mL 0.5 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3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olL B0.03 molLC0.05 molL D0.04 moli。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10 g H2和10 g O2B6 L N2(标准状况)和11 g CO2C9 g H2O和05 mol Br2D224 mL H2(标准状况)和0.1 mol N2 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 BNa+、Mg2+、SO42、OHCK+、Na+、OH、Cl D

4、Cu2+、Ba2+、C1、SO42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10、体积为VmL、密度为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的某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为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 = Bm = Ca% = % Dc = 11、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KCl、K2SO4和NH4Cl 3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若配制该

5、营养液,取696 g K2SO4,则需KCl和NH4Cl的质量分别为( )A53.5 g和214 g B74.5 g和348 g C74.5 g和428 g D149 g和696 g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将8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D在标准状况时,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13、标况状态下,CO和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67g/L,则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1:1B2:1C1:

6、2D1:31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15、让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有尘埃的空气稀硫酸 蒸馏水 墨水,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B C D16、将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A4B3 C2 D1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H2O+CO

7、2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Cu(OH)2+SO42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1=AgCl+NO318、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0.1mol/L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1mol/L;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含Ba2+ B乙溶液中含SO42 C丙溶液中含Cl D丁溶液中含Mg2+二、非选择题(每空

8、2分,共46分)19、(1)某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429 g/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个。(3)同温同压下,盛有氧气的A容器与盛有NH3的B容器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A与B的体积比为。(4)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已知0.5L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1molCl-和 0.2mol SO42-,则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硫原子mg,则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4%的K

9、OH溶液,若蒸发50g 水后,其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溶液体积变为62.5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 水银 烧碱 大理石 氯化钠晶体 盐酸 氨气 蔗糖 氯气 液态H2SO4 硝酸溶液 乙醇溶液 NaCl溶液 熔融NaOH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有 。(2)现有NaOH、Na2CO3和Ba(OH)2 3种无色溶液,用一种 试剂(填化学式)就可以鉴别出。(3)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的悬浊液中加入

10、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物质。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为 。21、“84消毒液”是一种以 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甲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某同学量取100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molL-1。(3)该同学阅读

11、该84消毒液”的配方后,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如图乙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填序号),还缺少定容的玻璃仪器是。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O固体的质量为g。(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定容时加水过量,用胶头滴管吸出22、现有27

12、0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2L。计算:(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要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则需加入2mol/L的AgNO3溶液的体积是多少?2019-2020(上)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54分)DABAA CCCAD CDAAC BB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9、(1)32g/mol (2)6.021022 (3)2:1(4)0.1mol/L (5)1.0mol/L (6) mol/L (7)4mol/L20、(1) , (2)H2SO4(3)Ca2+2OH-+2HCO3-=CaCO3+CO32_+2H2O(4)CaCl2、K2CO3,Ag+Cl-= AgCl21、(1)3.8 (2)0.038 (3)CD bc de141.6 (4)AC22、(1)0.2mol(2)mol/L(3)200mL-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