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304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1 鉴赏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考点分解思维建模洞悉高频考点,快速强技提能考点1鉴赏诗歌形象角度1_人物形象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人物形象,提高鉴赏能力。主要人物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8)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

2、的雨霖铃、李商隐的无题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词)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词)人(作者)的形象特点。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熟技巧1鉴赏方法(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情感,定格形象。(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2答题步骤步骤一: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步骤二: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

3、诗歌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点说明、概括)。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词)人(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特别提醒:“步骤一”就是先“盖帽”,即说出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步骤二”就是以形象的特征为“中心论点”,运用上面所讲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诗歌的具体诗(词)句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在同一道题中,塑造形象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艺术形象的意义可能也不止一个,所以,“步骤二”和“步骤三”可能会重复出现。(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

4、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步骤一:步骤二:【读懂诗歌】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像,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解题思维】第一步:先通读全诗,从题干要求中找出是诗人形象还是人物形象,这首诗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第二步:分点概括说明人物形象的特点。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诗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

5、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形象特点。第三步:根据先“盖帽”后分析的模式组织答案。【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陈居士”是一位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人。(步骤二)“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解析】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6、首先要找到词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含意。然后用精练的话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蛾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别沈宜修帘前残月五更风,江上征帆挂碧艟。客路片云随远望,镜中双鬓叹飞蓬。索愁芳草千山绕,送恨啼莺万里同。待约芙蓉秋水绿,莫教黄菊冷烟尘。【注】沈宜修:江苏吴江人,明代女诗人。艟:古代的一种船。芙蓉:指诗人家乡的芙蓉湖。这首诗刻

7、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5分)抽样1:这首诗写了一位因友人远离而愁绪满怀的诗人形象。残月斜挂,镜中双鬓,索愁送恨,相约秋聚,无不诉说着离情别绪。阅卷点评抽样1:没有读懂诗歌,误将诗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为“诗人形象”,不能给分。抽样2:只对诗中女子的形象进行描述,没有概括出形象特征,不注重答题思路,只能给2分。抽样2:春日别离,思念如水,诗中的女子秀发凌乱,盼望丈夫秋日归来,以解自己的愁闷孤单之情。规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春日与丈夫分别后,女子因思念彻夜难眠,秀发如蓬草般凌乱,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希望丈夫能在秋日回来团聚,勿使自己如烟尘中的黄菊般孤单凄凉

8、。增分指导: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只是不如其他文学作品的形象丰满、完整,抓住其中的描写是赏析形象的关键。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女子的形象,诗中“镜中双鬓叹飞蓬”是写女子因思念彻夜难眠,又无意梳妆打扮;“索愁”“送恨”极写离情别绪,“待约”“莫教”又寄托着女子对丈夫回来团聚的希望。结合这些作答,即能找出恰当的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导学号:26612142】云门道中晚步李弥逊层林叠山献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注】云门:山阴县南若耶溪上

9、一座山名。若耶溪长数十里,溪上有六座寺庙,云门寺为其冠。云门道上,是山阴风景佳胜之处。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唐代诗人宋之问、王维在那里置有别业,风景极为优美。“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一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答案】这一联前一句写傍晚的游云,向着苍茫的落日奔驰,诗人的目光,也随着游云奔驰的方向,投向正在西沉的落日,表现出了具有阔远襟怀的诗人形象;后一句写清澈的流水正潺潺流淌,诗人的脚步,也紧随流水的方向直到前溪,表现出轻松闲适的诗人形象。(意思相近即可)角度2_景物形象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提高鉴赏能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常见特点: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

10、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

11、到了什么样的效果?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4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熟技巧1鉴赏方法(1)诗中赏画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赏画”的特征。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主要从下面四角度入手:(2)色调含情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3)缘景明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笔下的景物不是客观景

12、观,而是经过了诗人心境的过滤,心情的渲染的。所以,通过对诗歌景物意象特征的把握,可以推测诗人的心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4)双层挖掘有些诗歌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字面看是旷达豪迈,但深层情感却是辛酸无奈。2答题步骤(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