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120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长城和运河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城和运河 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还要让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3、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

2、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教学难点】1、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并能仿写。 课前准备来源:学,科,网Z,X,X,K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2、学生齐读课题。(出示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图片)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3、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嘉峪关 杭州 驾驶 曲折 蜿蜒 谱写 出现 民族 万里长城不朽的诗篇 涌现 奇迹 绸带 创造 祖先 连绵起伏 奇异的景象(2)学习多音字。都行曲(3)理解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4)听读课文。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揭示课题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

4、了什么事?2、出示(长城图片、运河的图片)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默读课文思考:(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2)在作者的眼里,运河是什么样的?(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长城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3、“穿行”能否改成“爬行”?(出示图片)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

5、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5、“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6、“祖先”该怎么理解?7、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8、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9、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0、指名读,生评议。(二)学习第二部分:运河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观

6、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3、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4、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来源:Zxxk.Com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来源:学科网5、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6、听读课文,再次感悟。(三)拓展延

7、伸1、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相应词语。(1)像蛇一样曲折爬行的样子。( )(2)或高或低接连不断的样子。( )2、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 )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 ),西到( ),万里长城( )。来源:Z_xx_k.Com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 )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来源:学科网北起( ),南到( ),京杭大运河(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五、课堂总结:1、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如兵马俑、都江堰、紫禁城、长安城、颐和园、圆明园、布达拉宫、赵州大石桥、敦煌莫高窟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2、全班默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默写。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