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286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 一波三折 彰显魅力 第七讲 一波三折(上)教学目标:1、明白情节曲折和设置悬念这两种习作方法; 2、通过赏析片段及游戏活动,在习作中能够运用情节曲折和设置悬念两种方法;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学会的习作方法中体会写作的乐趣。教学重点:1、明白情节曲折和设置悬念这两种习作方法; 2、通过赏析片段及游戏活动,在习作中能够运用设置悬念这种方法。教学难点:在习作中能够运用情节曲折这一方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开课语: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作文冲刺篇的课堂!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课堂,快跟随老师一起快乐遨游知识的海洋吧!第一环节:习作点评师:同学

2、们回答得很好,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大家也完成地很好,有几位同学的文章非常精彩(以鼓励为主,简要点评,这节课的重点在后面的学习。)第二环节:过关斩将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后,同学们来简单说说视频讲的什么故事。三打白骨精视频PPT师:视频讲的是什么故事呀?生:一家三口被妖怪抓走。师:那他们为什么会被妖怪抓走呢?生:师:是的,刚才那段视频其实就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电视剧中某一集的开头,有谁知道是哪一集吗?生:好像是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集。师: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于这个还是很熟悉的。这集在开头中讲述了一家三口被妖怪抓走,到底是为什么呢?让读者和观众在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

3、,进而产生了好奇心,继续看下去。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到的一种作文方法,它能使我们的习作变得更有趣,更具魅力。那么,这种方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个环节点石成金第三环节:点石成金师:同学们,你们此刻是不是很想知道,三打白骨精的开头作者吴承恩到底运用了什么方法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呢?马上为大家揭晓谜底设置悬念。设置悬念师:首先,我们要清楚何为悬念。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设置悬念说白了就是在精彩情节面前拉起一块布,让你看不到这最精彩的部分,但又让人引人入胜的感觉。设置

4、悬念可是有讲究的,它的悬念所设置的位置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篇首设置悬念。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二是在篇中设置悬念。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我们再来具体看看设置悬念的五种方法:1、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教材P50案例一渡船开篇一段话(师可以展示在PPT上,也可以直接让学生在书上看)师:这段话中,主要描写的是哪位人物?生:是那位年轻的妈妈。师:你能将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生读。师:谢谢这位同学的朗读,他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一位年轻妈妈的形象?生:很着急,也很伤心的年轻妈妈。师:你能说说你从哪些语句看出这位年轻妈妈很着急,很伤心呢?生:“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

5、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人物细节描写,那你们能说说这是属于哪一类描写吗?生:这应该是神态描写。师:对的,这就是神态描写。年轻妈妈坐在船头时,我们感受到了年轻妈妈是非常着急,也非常伤心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不知道啊,文中没有告知。生:是不是和怀里的孩子有关啊,有可能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正赶着去医院呢?生:是的,后面告诉我们妈妈怀中有一个孩子,而且她还是“把他帖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所以,她那么着急肯定是为了怀里的孩子。师:猜想多多,疑问多多!看来你们的心中都想知道,那位年轻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何事?生:是的。师:这就是设置悬念的第一种方

6、法所运用的妙处。它通过描写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来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让读者产生了疑问,进而有探究的欲望。但,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不止这一种,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种方法的探究。2、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教材P50案例二三人行开头内容,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一系列的心理描写紧紧地抓住读者,很自然地展开了情节。3、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教材P50案例三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的交代,让人们产生联想:“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

7、局如何?”这样的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更是激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4、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教材P51案例四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的周瑜让诸葛亮借箭情节。读者读到那就会产生疑问: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竟然还立下军令状,只用3天就能造好10万支箭吗?那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一悬念的设置自然会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5、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教材P51案例五小木船开头内容,读者读后就会有疑惑: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进而全文就以这只小木船为悬念、线索,将故事娓娓道来。练习:请大家看PPT,读一读抓阄这篇

8、文章。抓阄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几头黄牛在微风中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一对小姐弟在草地上追逐、嬉笑。父亲站在山坡下的土屋前,拉长嗓音喊道:“回家喽”姐弟俩扬起鞭子,赶着牛儿,顺着蜿蜒的山路往家走。父亲蹲在院里的老槐树下,一声不吭地抽着旱烟。姐弟俩回到家拴好牛,刚要进屋,父亲叫住了他们。父亲迟疑了一下,说:“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姐弟俩互相看了看,明天就能一块儿上学了,他们多高兴啊!父亲沉吟了半天,说:“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姐弟俩一下子呆住了。父亲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说:“咱家人手不够,这几头牛总得有人放,你俩得留下一个帮我放牛。这样吧,你们来抓阄,谁抓到我手里短的草茎谁就做牛倌

9、儿。”说完,父亲伸出两只攥着的大手。姐弟俩有些迟疑,互相看了看,谁也没动手。父亲对弟弟说:“来,你小你先抓!”同时还神秘地朝弟弟眨了眨左眼。弟弟在瞬间明白了这意味深长的一瞥,便伸手去拿父亲左手里的草茎。忽然,他又停住了。父亲吃惊地望着他。弟弟对姐姐说:“姐,你先抓吧。”姐姐走过去,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父亲的左右手,咬住嘴唇,久久拿不定主意。终于,姐姐的手在父亲的右手上停了下来,父亲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姐姐刚要拿,弟弟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着:“我比你小,应该让我先来!”姐姐和父亲都被弟弟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弟弟毫不犹豫地掰开父亲的右手,拿出草茎放在背后。姐姐只好默默地拿了父亲左手的草茎。父亲

10、沉默地看着一双儿女,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弟弟却伸出手嚷道:“爹,我的草短”话说得很激动,可他眼角分明含着泪珠。谁知姐姐缓缓地伸出手说:“看,我的更短”弟弟脸上的笑僵住了,满是疑惑。父亲黑着脸,不由分说地拉过姐姐,掰开她紧攥着的小手掌心里还有一截草茎。沉默了一会儿,父亲猛地站起来在老槐树上狠拍一掌。然后他把粗糙的大手轻轻放在姐弟俩的头上,喃喃地说:“好孩子,你们都去上学,这牛”夜,已经来临,村子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问题:这篇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的?板书: 家境贫困抓阄“作弊”手足情深 (设置悬念) (探因解疑) (解明疑旨)第二课时 师:上课了,上节课中,同学们通过学习的设置悬念法将抓阄

11、这篇文章赏析了一下。知道了作者正是通过描写人物家境贫困来设置悬念,最后探因解疑,解明疑旨,清楚了文章的主旨是姐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这篇文章没有难住你们,考倒同学们,你们是值得表扬的,所以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听小故 事,放松放松自己。但听故事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带着以下这个问题:这个小故事让你知道了什么?PPT:老锁匠选徒弟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

12、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大徒弟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二徒弟则有些垂头丧气。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

13、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师:听完故事,来说说这个故事让你知道了什么!生: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老师却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一个今天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呢?且听分解过渡:要想使习作更有趣味性,能吸引读者,我们除了上节课所学的设置悬念法,还有一种方法情节曲折。情节曲折情节,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节曲折,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不顺当,有波折,出人意料。情节曲折又可说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道理,因此,它也有比较常用的情节曲折法。共有三种:欲扬先抑、先果后因、倒叙。现在,我们简单来看

14、看这一种情节曲折法。1、欲扬先抑法我真没想到范文中,作者在安排情节上正是采取了欲扬先抑手法。作者先通过自己的心理描写,步步铺陈。文章中,随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愈来愈沉重;当爸爸从学校回来、进屋又顺手把门关上时,屋内的空气像是凝固了,“我”的紧张程度也达到了高潮。而事情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真是看似“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2、先果后因法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3、倒叙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李星华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 师总结:运用情节曲折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